小升初之小學語文課本名家名篇拓展閱讀,快快收藏吧!

小學語文課本名家名篇拓展閱讀

三年級上冊

語文園地六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

出自【唐】王維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註釋】(míng):日落,天色將晚。 空山:空曠,空寂的山野。 :剛剛。 竹喧:竹林中笑語喧譁。喧:喧譁,這裡指竹葉發出沙沙聲響。 (huàn):洗衣服的姑娘。浣:洗滌衣物。

隨意:任憑。 春芳:春天的花草。 :消散,消失。 王孫:原指貴族子弟,後也泛指隱居的人。 :居。此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隱士》:"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的意思,王孫實亦自指。反映出無可無不可的襟懷。

【賞析】這首五言律詩,描繪了秋雨初晴後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尚,表現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並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以自然美來表現人格美和社會美。全詩將空山雨後的秋涼,松間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聲音以及浣女歸來竹林中的喧笑聲,漁船穿過荷花的動態,和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一種豐富新鮮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水畫,又像一支恬靜優美的抒情樂曲,體現了王維詩中有畫的創作特點。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

出自【唐】杜甫 《絕句二首》其二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花欲燃:花紅似火。 【譯文】江水碧綠使水鳥的白翎顯得更加潔白,山峰青翠映襯得花兒像燃燒的火一樣紅。今年的春天眼看又過去了,不知什麼時候才是我回家的日子。

【賞析】此詩為杜甫入蜀後所作,抒發了羈旅異鄉的感慨。"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以江碧襯鳥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輝;以山青襯花葩的紅,青紅互為競麗。一個"逾"字,將水鳥借江水的碧色襯底而愈顯其翎毛之白,寫得深中畫理;而一個"欲"字,則在擬人化中賦花朵以動態,搖曳多姿。兩句詩狀江、山、花、鳥四景,並分別敷碧綠、青蔥、火紅、潔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賞心悅目。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謂不美,然而可惜歲月荏苒,歸期遙遙,非但引不起遊玩的興致,卻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傷。此詩的藝術特點是以樂景寫哀情,唯其極言春光融洽,才能對照出詩人歸心殷切。它並沒有讓思歸的感傷從景象中直接透露出來,而是以客觀景物與主觀感受的不同來反襯詩人鄉思之深厚,別具韻致。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

出自【唐】杜牧 江南春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賞析】"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描繪了江南那花紅柳綠的世界。到處鶯歌燕舞,到處綠樹紅花;那帝水的村莊,那依山的城郭,尤其是那迎風招展的酒旗。"千里"說明是寫整個江南,但整體又是通過一個個具體的意象表現出來的。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裡有過渡到江南風光的重要組成部分——寺廟,揉進了滄桑之感,南朝遺留下來的許許多多佛教建築物在春風春雨中若隱若現,更增添撲朔迷離之美。

這首七言絕句不僅描繪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還再現了江南煙雨濛濛的樓臺景色,使江南風光更加神奇迷離,別有一番情趣。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

出自【南宋】陸游 遊山西村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註釋】臘酒:臘月裡釀造的酒。 足雞豚(tún):意思是準備了豐盛的菜餚。足:足夠,豐盛。豚,小豬,詩中代指豬肉。 山重水複: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疊疊。 柳暗花明:柳色深綠,花色紅豔。 簫鼓:吹簫打鼓。 春社:古代把立春後第五個戊日做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穀神,祈求豐收。 古風存:保留著淳樸古代風俗。 若許:如果這樣。

閒乘月:有空閒時趁著月光前來。 無時:沒有一定的時間,即隨時。 (kòu):敲門。

【賞析】首聯渲染出豐收之年農村一片寧靜、歡悅的氣象。一個"足"字,表達了農家款客盡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詩人對農村淳樸民風的讚賞。

次聯寫山間水畔的景色"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裡描寫的是詩人置身山陰道上,信步而行,疑若無路,忽又開朗的情景,不僅反映了詩人對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間事物消長變化的哲理。

人們在探討學問、研究問題時,往往會有這樣的情況:山迴路轉、撲朔迷離,出路難尋,於是頓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鍥而不捨,繼續前行,忽然間眼前出現一線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開朗,發現了一個前所未見的新天地,這也是此聯給人們的啟發。

三聯描摹了南宋初年的農村風俗畫卷,也不難體味出詩人熱愛傳統文化的深情。春社,農家祭社祈年,滿著豐收的期待。陸游在這裡更以"衣冠簡樸古風存",讚美著這個古老的鄉土風俗,顯示出他對吾土吾民之愛。

末聯,詩人已"遊"了一整天,此時明月高懸,整個大地籠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給春社過後的村莊也染上了一層靜謐的色彩,別有一番情趣,於是胸中自然流出:但願而今之後,能隨時拄杖乘月,輕叩柴扉,與老農絮語。一個熱愛家鄉與農民親密無間的詩人形象躍然紙上。

陸游這首七言律詩結構嚴謹,主線突出,全詩八句無一"遊"字,而處處切"遊"字,遊興十足,遊意不盡,又層次分明。

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後山前處處梅。(王安石)

出自【北宋】王安石 庚申正月遊齊安

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後山前處處梅。未即此身隨物化,年年長趁此時來。

【賞析】詩人在庚申年(北宋神宗元豐三年)正月遊覽了齊安(現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齊安背靠高山(大別山),面對大江(長江),是一個山水兼備的好地方;但與眾不同的是,初春時分,齊安這裡的山地與水邊往往氣候迥異。

詩中第一句"水南水北重重柳" 寫的是濃濃的春色:長江的南岸與北岸,成林成片的柳樹已經開始露出嫩綠的枝葉;第二句"山後山前處處梅"寫的是冬景:頂霜傲雪的紅梅在大別山的崇山峻嶺間處處開放。春天的景色與冬天的景色在齊安大地上竟然同時共存,的確是一幅令人感到驚異的景象。

這種冬春交替同時出現的景象,在別的地方很少看見,對此難以忘懷的詩人吟出了第三四句:"未即此身隨物化,年年長趁此時來"。——人的形骸和世間萬物一樣,最終是會化為烏有的;但只要我的形骸還沒到化為烏有的那一天,我每年就都會趁著這個時分,再來這裡來尋訪這難忘的勝景。可見,詩人對眼前的美景色是何等眷戀。

三年級下冊

語文園地二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王維)

出自【唐】王維 送梓州李使君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依先賢。

【註釋】梓州:梓州是隋唐州名,治所在今四川三臺。 李使君:李叔明,先任東川節度使、遂州刺史,後移鎮梓州。 (hè):山谷。 杜鵑:鳥名。 一夜雨:一作"一半雨"。 樹杪(miǎo):樹梢。 漢女:漢水的婦女。 (tóng):橦木花織成的布,為梓州特產。 巴:古國名,故都在今重慶。 芋田:蜀中產芋,當時為主糧之一。訟芋田,指巴人常為農田事發生訟案。 文翁:漢景帝時為蜀郡太守,政尚寬宏,見蜀地僻陋,乃建造學宮,誘育人才,使巴蜀日漸開化。

:翻然改變,通"反"。 先賢:已去世的有才德之人,這裡指文翁。

【賞析】開頭兩句互文見義,起得極有氣勢:萬壑千山,到處是參天的大樹,到處是杜鵑的啼聲。既有視覺形象,又有聽覺感受,讀來使人恍如置身其間,大有耳目應接不暇之感。緊接著的"山中一半雨,樹杪百重泉",先描繪深山冥晦,千巖萬壑中晴雨參半的奇景,再繪出雨中山間道道飛泉,懸空而下。詩人遠遠望去,泉瀑就如同從樹梢上傾瀉下來似的。

作者以欣羨的筆調描繪蜀地山水景物之後,詩的後半首轉寫蜀中民情和李使君政事。"漢女"、"巴人"、"橦布"、"芋田",處處緊扣蜀地特點,而徵收賦稅,處理訟案,又都是李使君就任梓州刺史以後所掌管的職事,寫在詩裡,非常貼切。最後兩句,運用有關文翁治蜀的典故,王維以此勉勵李使君,希望他效法文翁,翻新教化,而不要倚仗文翁等先賢原有的政績,泰然無為。

《送梓州李使君》作為一首送別詩。詩中沒有一句涉及送別之時、之地、之情、之事,全篇都是描繪巴蜀的山水、風情和民事。然而讀後深思,就會發覺此詩緊緊圍繞李氏即將赴任的梓州步步展開,層層深入,全詩融注著詩人對李使君欣羨、期望、勸勉的一腔真情,有對於國家大事、民生疾苦、友人前途的深切關心。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王維)

出自【唐】王維 積雨輞川莊作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野老與人爭度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註釋】積雨:久雨。 (wǎng)川莊:王維在輞川的宅第,隱居之地。在今陝西藍田終南山中。 空林:疏林。 煙火遲:因久雨空氣溼潤,煙火上升緩慢。 (lí):一年生草本植物,嫩葉可食。 (shǔ):穀物名,古時為主食。 餉東菑(zī):給在東邊田裡幹活的人送飯。餉(xiǎng):送飯食到田頭。菑:已經開墾了一年的田地,指初耕的田地。

漠漠:形容廣闊無際。 陰陰:幽暗的樣子。 夏木:高大的樹木。夏:大。 (zhuàn):小鳥婉轉的鳴叫聲。 黃鸝:黃鶯。 "山中"句:深居山中,望著槿花的開落以修養寧靜之性。槿(jǐn):植物名,其花朝開夕謝。古人常以此物悟人生枯榮無常之理。 清齋:素食的意思。 露葵:經霜的葵菜。葵為古代重要蔬菜,有"百菜之主"之稱。 野老:指作者。 爭席罷:指自己要隱退山林,與世無爭。《莊子·雜篇·寓言》載:楊朱去從老子學道,路上旅舍主人歡迎他,客人都給他讓座;學成歸來,旅客們卻不再讓座,而與他"爭席",說明楊朱已得自然之道,與人們沒有隔膜了。 "海鷗"句:《列子·黃帝篇》載:海上有人與鷗鳥相親近,互不猜疑。一天,父親要他把海鷗捉回家來,他又到海濱時,海鷗便飛得遠遠的,破壞了他和海鷗的親密關係。何事:一作"何處"。

【賞析】《積雨輞川莊作》是唐代詩人王維山水田園詩中的名篇。此詩描寫輞川山莊久雨初停時的景色,前四句寫詩人靜觀所見,後四句寫詩人的隱居生活。詩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禪寂生活與輞川恬靜優美的田園風光結合起來描寫,創造了一個物我相愜、情景交融的意境。全詩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畫,清新明淨,形象鮮明,表現了詩人隱居山林、脫離塵俗的閒情逸致。

雨裡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王建)

出自【唐】王建 雨過山村

雨裡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婦姑相喚浴蠶去,閒著中庭梔子花。

【註釋】竹溪:小溪旁長著翠竹。 婦姑:嫂嫂和小姑。 相喚:互相呼喚。 浴蠶:古時將蠶種浸在鹽水中,選出優良蠶種,稱為浴蠶。

閒著:農人忙著幹活。 中庭:庭院。 (zhī):常綠灌木,春夏開白花。

【譯文】雨中有一兩戶人家傳來雞鳴,小溪流水潺潺兩邊長滿翠竹,鄉村小路越過小溪,木板橋歪歪斜斜。村裡的嫂嫂和小姑相互呼喚去浴蠶,庭院裡盛開的梔子花因農忙而無人欣賞。

【賞析】這首七言絕句以簡煉而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村農忙圖景。"雨裡雞鳴一兩家"言居家之少,為山村特有的景象,"竹溪村路板橋斜"寫出了山村景色的靜謐深幽。第三句寫姑嫂冒雨浴蠶,表現農家之忙,第四句"閒著中庭梔子花",以花之"閒"反襯農家在春蠶季節之忙。全詩處處扣住山村特色,融入勞動生活情事,從景寫到人,從人寫到境,運用新鮮活潑的語言,新鮮生動的意象,傳出濃郁的鄉土氣息。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杜甫)

出自【唐】杜甫 《曲江二首》其二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

【註釋】曲江:河名,在陝西西安市東南郊,唐朝時候是遊賞的好地方。 朝回:上朝回來。 :押當。 :欠人的錢。 行處:到處。 深深:在花叢深處;又可解釋為"濃密的樣子"。 :現。 款款:形容徐緩的樣子。 傳語:傳話給。 風光:春光。 共流轉:在一起逗留的盤桓。 :違背,錯過。

【譯文】上朝回來,天天去典當春天穿的衣服,換得的錢每天到江頭買酒喝,直到喝醉了才肯回來。到處都欠著酒債,那是尋常小事,人能夠活到七十歲,古來也是很少的了。但見蝴蝶在花叢深處穿梭往來出現,蜻蜓在水面款款慢飛,時不時點一下水。傳話給春光,讓我同穿花的、點水的蜻蜓一起逗留吧,那怕是暫時的欣賞,可別連這點心願也要違背啊!

【賞析】作者遊曲江正值暮春,所以詩就極見傷春之情,故暮春之景與惜春、留春之情融合無間。詩人典春衣買酒,由買到賒,以至"尋常行處",都欠有"酒債"。這樣的代價換得個醉醺醺,究竟是為什麼:"人生七十古來稀。"意謂人生能活多久,只因"仕不得志"。故惜春、留春之情飽含深廣的社會內容,耐人尋味。

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晏殊)

出自【北宋】晏殊 破陣子·春景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裡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

【註釋】破陣子: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名。又名《十拍子》,雙調六十二字,平韻。 新社:社日是古代祭土地神的日子,以祈豐收,有春秋兩社。新社即春社,時間在立春後、清明前。 碧苔:碧綠色的苔草。 飛絮:飄蕩著的柳絮。 巧笑:形容少女美好的笑容。 逢迎:碰見,相逢。 疑怪:詫異、奇怪。這裡是"怪不得"的意思。 鬥草:古代婦女的一種遊戲,也叫"鬥百草"。 雙臉:指臉頰。

【譯文】燕子飛來正趕上社祭之時,清明節後梨花紛飛。幾片碧苔點綴著池中清水,黃鸝的歌聲縈繞著樹上枝葉,只見那柳絮飄飛。

在採桑的路上邂逅巧笑著的東鄰女伴。怪不得我昨晚做了個春宵美夢,原來它是預兆我今天鬥草獲得勝利啊!不由得臉頰上也浮現出了笑意。

【賞析】古時在春秋社日時,人們會兩次祭祀土地神,即春社和秋社。社日時,鄰里聚會,酒食分餐,賽會歡騰,非常熱鬧。而古代女子在社日和清明時節可以停止勞作,做一些鬥草、踏青、盪鞦韆之類的遊戲,這首詞就是以春社為背景所寫。

這首詞以輕淡的筆觸,描寫了古代少女們春天生活的一個小小片段,表達了作者對春的讚美和對美好事物的嚮往、追求。上片寫景,詩人以輕淡的筆墨.清新的構圖.顯現出暮春時節裡的一派靜謐、安詳的田園景色。下片寫人,描畫了採桑女勞動休息時的歡樂.把她們天真活潑的形象和純潔無瑕的心靈寫得極為傳神。

語文園地五

【唐】孟郊 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註釋】遊子吟:題下原注:"迎母溧上作。"作者居官溧陽縣尉時所作。吟:吟誦。

遊子:出門遠遊的人。即作者。 :將要。 意恐遲遲歸:恐怕兒子在外遲遲不回家。意恐:擔心。歸:回來,回家。 :說。 寸草:小草,萱草,這裡比喻子女。萱草(花)是中國傳統的母親花,相對於西方的康乃馨。 寸草心:以萱草(花)來表達子女的孝心。心:既指草木的莖幹,也指子女的心意。 報得:報答得了。 三春暉:春天的陽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春季的三個月,舊稱農曆正月為孟春,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暉:陽光,形容母愛如春天溫暖、和煦的陽光照耀著我們。

【賞析】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孟郊一生貧困潦倒,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的卑微之職,此詩是他居官溧陽時的作品。對於孟郊這位常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遊子來說,最值得回憶的,莫過於母子分離的痛苦時刻了。此詩描寫的就是這種時候,慈母縫衣的普通場景,而表現的,卻是詩人深沉的內心情感。同時在宦途失意的境況下,詩人飽嘗世態炎涼,窮愁終身,故愈覺親情之可貴。

語文園地七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

出自【唐】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註釋】少府:官名。 :到、往。 蜀州:今四川崇州。 城闕(què)輔三秦:這句是倒裝句,意思是京師長安三秦作保護。城闕,即城樓,指唐代京師長安城。輔,護衛。三秦,指唐長安城附近的關中之地。秦朝末年,項羽破秦,把關中分為三區,分別封給三個秦國的降將,所以稱三秦。 風煙望五津

:在風煙迷茫之中,遙望蜀州。風煙:江邊因遠望而顯得迷茫。五津:指岷江的五個渡口,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這裡泛指蜀川。:對人的尊稱,這裡指"你"。(huàn):出外做官。 海內:四海之內,即全國各地。古代人認為我國疆土四周環海,所以稱天下為四海之內。 天涯:天邊,這裡比喻極遠的地方。 比鄰:並鄰,近鄰。 無為:無須、不必。(qí):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處告別。 沾巾:淚水沾溼衣服和腰帶。意思是揮淚告別。

【譯文】古代三秦之地,拱護長安城垣yuán宮闕。風煙滾滾,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與你握手作別時,彼此間心心相印;你我都是遠離故鄉,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內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遠隔在天涯海角,都像在一起。請別在分手的岔路上,傷心地痛哭;像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淚落沾衣。

【賞析】該詩是送別詩的名作,意在慰勉勿在離別之時悲哀;此詩一改往昔送別詩中悲苦纏綿之態,體現出詩人高遠的志向、豁達的情趣和曠達的胸懷。"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成為遠隔千山萬水的朋友之間表達深厚情誼的不朽名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

出自【唐】張九齡 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註釋】懷遠:懷念遠方的親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遼闊無邊的大海上升起一輪明月,使人想起了遠在天涯海角的親友,此時此刻也該是望著同一輪明月。

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一說指親人。 怨遙夜:因離別而幽怨失眠,乃抱怨夜長。遙夜:長夜。 竟夕:終宵,即一整夜。 憐光滿:愛惜滿屋的月光。憐:愛。當熄掉油燈,一個人靜靜的在屋裡享受月光之霞美,會有種"憐"的感覺,這是種發自內心的感受。光滿:月光直射到屋內,照射充盈的樣子。 :溼潤。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月華雖好但是不能相贈,不如回入夢鄉覓取佳期。盈手:雙手捧滿之意。盈:滿(指那種滿蕩蕩的充盈的狀態)。

【譯文】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輪明月,此時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長,整夜裡不眠而把親人懷想。

熄滅蠟燭憐愛這滿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涼。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給你,只望能夠與你相見在夢鄉。

【賞析】此詩是望月懷思的名篇。詩人望見明月,立刻想到遠在天邊的親人,此時此刻正與我同望。有懷遠之情的人,難免終夜相思,徹夜不眠。身居室內,滅燭望月,清光滿屋,更覺可愛;披衣出戶,露水沾潤,月華如練,益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雖美卻不能採擷以贈遠方親人,倒不如回到室內,尋個美夢,或可期得歡娛的約會。全詩語言自然渾成而不露痕跡,情意纏綿而不見感傷,意境幽靜秀麗,構思巧妙,情景交融,細膩入微,感人至深。

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汪洙)

出自【北宋】汪洙 神童詩·四喜

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明成化年戊辰年間,有個叫王樹南的人在此詩的每句前面各添二字,改成為:十年久旱逢甘雨,萬里他鄉遇故知。和尚洞房花燭夜,教官金榜題名時。

還有改成空歡喜的《四喜》:久旱逢甘露—— 一滴,他鄉遇故知——債主。洞房花燭夜——夢中,金榜題名時——重名。

與四喜對應的人生四大悲:少年喪父母,中年喪配偶,老年喪獨子,少子無良師。

宋·洪邁《容齋四筆·得意失意詩》中,將"寡婦攜子悲、將軍被敵擒、失寵宮女淚、落第舉子心",也稱為四悲。

《神童詩》,舊傳為宋代汪洙所撰寫的五言律詩。傳世的《神童詩》實際是後人以汪洙的部分詩為基礎,再加進其他人的詩,還增入了隋唐乃至南北朝時期的詩歌,經歷代編補修訂而編成。《神童詩》詩體皆為格律工整的五言絕句,文字淺顯易懂,是適合少年學詩的範本。

其開篇為"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三冬今足用,誰笑腹空虛。"

"自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歲寒知松柏,患難見真情。(無名氏)

歲寒知松柏,患難見真情。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歲寒知松柏,患難見真情"把人生可能遭遇的困境比作寒冬,把挫折中親友的關懷幫助比作不改本色的松柏.說明珍貴的情誼在嚴峻的考驗和鍛鍊中才會愈顯光彩。

"歲寒知松柏"出自《論語·子罕第九》: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意思是到了寒冷的冬季,才知道松樹柏樹是最後凋謝的。

歲寒:指每年天氣最寒冷的時候,比喻汙濁的社會或艱苦的環境。 :樹木落葉子。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邢俊臣)

出自【宋】邢俊臣 臨江仙

巍峨萬丈與天高。物輕人意重,千里送鵝毛。

邢俊臣是宋朝的一個歪才詞人,性滑稽,喜嘲詠,經常出入禁中,善作《臨江仙》詞,末句必用唐律詩兩句為謔,以引起時人之一笑。

宋徽宗皇帝,置花石綱,蒐羅江南的奇卉石竹。有塊"運神石",要幾十只大船排列起來載運。大石到後,宋徽宗大喜,放在艮獄萬歲山下,叫邢俊臣作《臨江仙》詞,以"高"字為韻。邢俊臣作出詞,末句雲:"巍巍萬丈與天高。物輕情意重,千里送鵝毛。"

宋徽宗皇帝的內侍梁師成,此人經常以文學詩詞自誇,向皇帝進詩,宋徽宗稱讚他詩寫得好,皇帝對邢俊臣說:"汝可為好詞以詠師成詩句之美?",並要以"師"字為韻。邢俊臣馬上口占一詞,末句雲:"用心勤苦是新詩。吟安一個字,捻斷幾莖髭zī。"皇帝大笑,弄得梁師成狼狽不堪。

梁惱羞成怒,後找藉口將邢俊臣貶為越州鈴轄;太守王嶷yí聞其名,置酒款待,那夜他大醉而歸。第二天,他攜詞見太守,敘述自己寥落之狀,末句是:"捫窗摸戶入房來。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臺。"太守又款待他暢飲,席間有一妓很秀麗,肌膚白如玉雪,但是腋下臭狐味難聞,他作的詞末句是:"酥胸露出白皚皚。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千里送鵝毛的由來:唐貞觀年間,唐朝的藩國回紇hé為了表示對大唐的友好,派使者緬伯高帶一批珍奇異寶去拜見唐太宗。這批貢物中,最珍貴的是一隻罕見的珍禽——白天鵝。

這天,緬伯高來到沔miǎn陽河邊,看見白天鵝伸長脖子,張著嘴巴吃力地喘息著,他心中不忍,便打開籠子,把白天鵝帶到水邊讓它喝了個痛快。誰知白天鵝喝足了水,一扇翅膀便飛上了天!緬伯高向前一撲,只拔下幾根羽毛,沒能抓住白天鵝。

一時間,緬伯高直愣愣地發呆,腦子裡來來回回地想著一個問題:進貢,拿什麼去見唐太宗呢?回去,又怎敢去見回紇國王呢!思前想後,緬伯高決定繼續東行,他拿出一塊潔白的綢子,小心翼翼地把鵝毛包好,又在綢子上題了一首詩:"天鵝貢唐朝,山重路更遙。沔陽河失寶,回紇情難拋。上奉唐天子,請罪緬伯高,禮輕情意重,千里送鵝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