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当上皇帝后重用贾诩,孙权得知后为何断言魏国要亡?

小米数码


贾诩作为凉州士人中的一员,在董卓、李傕这些武人掌控朝廷之时,他能做的只能是团结在他们周围,不存在站到对立面,这是不可能的事。汉末的乡党情怀是普遍现象,没有人能独善其身,现实也不可能让他游离于凉州集团之外。

董卓时期

在董卓时期,贾诩只不过是中郎将牛辅下属的校尉而已,他距离董卓的中间还隔着牛辅,让他匡正朝纲,这也是不可能的事,董卓信赖的人是蔡邕、王允。

等到董卓身死,并州人王允掌权,凉州人的身份一下子成了原罪,王允的不肯大赦,加上“尽诛凉州人”的谣言,贾诩帮助目光短期的李傕等人找回生存下去的方向。这一点,如果非要用上帝视角的“东汉灭亡”来看,认为贾诩是乱世,这是偏见,是预设“王允是大汉忠臣,匡正朝纲的能臣”的立场去强行诬陷的结果。

史书上的事实是:王允掌控朝政,吕布掌兵,王允的亲属,亲信占据三辅要职,大儿子入朝为侍中,这算什么?再看他无视士孙瑞,杀害蔡邕,才掌权几天,就急不可耐打击异己,扶植亲信,这算哪门子忠臣?

王允是忠臣,这是演义设定,可以的;但在史书上,种种迹象表明:王允无非是个出身光鲜的董卓罢了。

李傕时期

接着就是李傕掌政时期,贾诩已经跻身朝廷重臣,他辞让左冯翊、尚书仆射,也是出于低调避嫌,在此期间,李傕与关东诸侯进行大和解,这一点,已经与董卓掌政时完全不同。

董卓时期,长安朝廷与关东是绝对对立的,董卓死掉后,矛盾的根本问题得到解决,关东诸侯纷纷看准时机,向长安背书表忠心。

这一点,史书上没有明写,故事都是分散在某些个人的传记中,好像关东这帮人各个都是大汉忠臣,向长安纳贡是给皇帝看,而不是给李傕看似的。实际想想,献帝年纪多大?他们怎么可能绕开李傕呢?

例如《武帝纪》写曹操这段没明写,倒是在《钟繇传》里明确写了李傕对曹操的不信任话来,证明曹操的表忠心文章最终是写给李傕看的。

陈志《钟繇传》:是时,汉帝在西京,李傕、郭汜等乱长安中,与关东断绝。太祖领兖州牧,始遣使上书。傕、汜等以为“关东欲自立天子,今曹操虽有使命,非其至实”,议留太祖使,拒绝其意。繇说傕、汜等曰:“方今英雄并起,各矫命专制,唯曹兖州乃心王室,而逆其忠款,非所以副将来之望也。”傕、汜等用繇言,厚加答报,由是太祖使命遂得通。

李傕、郭汜这帮武人出身卑贱,他们从头到尾的表现,就丝毫体现不出一点政治智慧出来,比如对于关东诸侯,他们更是除了会打打杀杀用武力解决问题,周忠和贾诩提议用朝廷诏书征调朱儁入朝,朱儁果然不战而降,这种兵不血刃的计谋,李傕他们是万万学不来的。

所以,我认为,在李傕时期,朝廷种种对地方割据势力的和解行为,都与贾诩脱不了关系,因为我也实在无法从史书中找到同时期能有这种地位和影响力(能够指点李傕为政)的凉州士人了。

东归时期

献帝东归是历史上一场悲剧,四百余年汉朝的威严扫地,同时也是一场精彩绝伦的权谋大戏,因为愿意带皇帝东归的人,并非各个都是忠臣(只有极少数人确实是忠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算盘,不论是武将还是文臣。

这一切又都是从李郭之乱开始。李傕开始劫持皇帝时,还拉拢贾诩入伙,贾诩拒绝了,坚持站到皇帝身边,试图保卫皇帝的尊严。张绣要走时,还拉贾诩走,贾诩拒绝了,他要选择做个忠臣。

等待张济赶来长安劝和时,贾诩从中安抚李傕、郭汜各路人马,促成东归,他也是有功的。

东归开始后不久,郭汜第一个退出,随后杨定被排挤退出,段煨要做忠臣,杨奉却不让他做,非要联合众人诬陷段煨是个逆贼,好了,事已至此,和段煨同为老乡的贾诩还能留在东归队伍中吗?善于审时度势的贾诩已经看出,献帝无非已经落在了杨奉、董承等人手里,这些人,也不过是些莽夫,根本靠不住!他不可能留在献帝身边继续做忠臣了,杨定已经离队,段煨被排挤,他这个凉州人在队伍中就是多余的。

贾诩很灵活的切换阵营,投入到追击献帝的李傕队伍当中,在王师大败之时,贾诩以一人之力,保住了不少大臣的性命,这是他尽自己所能做的事。

最后,献帝逃至安邑,太守王邑也是凉州人,献帝派太仆韩融与李傕和解。东归暂告一段落。

张绣时期

和解之后,李傕郭汜以为献帝不会报复,这是目光短浅的表现。贾诩也知道李傕、郭汜等人所作所为是乱臣贼子,被朝廷清算是早晚的事,于是他离开李傕,选择去帮段煨、帮张绣,这两位同乡。

张绣在建安初,是曹操的主攻目标,贾诩已经敏锐的看出,归顺许都朝廷(曹操)才是最终目标,所以劝张绣投降,可是,曹操后来的行为激怒了张绣,第一,女人,第二,嚣张。

可能贾诩由此认为曹操也不过尔尔,于是他帮张绣再次背叛了曹操,贾诩派人跟曹操说,我们凉州军准备让出宛城来,要从你们军营中通过,另外武器太多,卸下来不方便,请允许我们随身佩戴。

就这样的请求,曹操居然没发现异样来!

曹操逃出来了,他的命是儿子曹昂让马换来的。如果贾诩成功杀了曹操,后世也就没有《武帝纪》,更没有《三国志》了。

此后,面对曹操的多次进攻,贾诩的智谋可以说是与曹操平分秋色,例如曹操第三次征讨时,应该带了荀攸去的,依然没有占到便宜,只能退兵。

后来,曹操的自我反省,改变,又让贾诩认为曹操将会胜过袁绍,在官渡之时,贾诩再一次劝张绣归顺曹操,这一次决断,可谓神来之笔。化干戈为玉帛的曹操,不但不计前嫌,还拉着贾诩的手,称赞他的功劳。

后来,段煨在汉廷养老,张绣成了曹操早期的首席功臣,李傕郭汜被朝廷清算,贾诩继续保持低调。他早就看出,袁绍之后,曹操不可避免的将走向权臣的顶端,在曹丕曹植的太子之争上,他又看准时机,在最关键的时刻帮曹丕投出最关键的一票,以至于曹丕称帝后,第一个想要报答的人就是贾诩。

这事细思恐极,有点恶趣味。(贾诩间接害死了曹操的嫡长子曹昂。)

后话

真要讨论汉亡的根源,曹操集团才是主因,再上溯,也是王允(激怒凉州人)、袁绍(反董起兵)等人的锅,贾诩的所作所为最简单的目的不过是让自己活下来。乱世中,活下来才是最关键的事,对吧?

大汉亡不亡,归根结底是权臣们所能决定的事,贾诩哪有能力决定大汉的命运走向?后世所谓抨击他的言论,无非是开了上帝之眼的,预知历史进程的结果。

当然,如果非要他去参与了反曹(衣带诏、耿纪等事),用身死殉国来证明自己对大汉的忠诚,我觉得这是强人所难。华歆、陈群、王朗这些食汉禄的中原士人都不曾做到,我们何必单单苛求贾诩一定要做从一而终,为大汉殉节呢?


谁是姚明改革的绊脚石


孙策病死的前后,孙氏的势力范围已达会稽丹阳等五郡,但是当时的情景是宾客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江东处于权利交接的同时又因豪杰并起,而且没有稳固君臣之间的关系和名份。说孙权接手了一盘散沙不足为过。

可是,孙策依然决定舍弃亲子接掌,而是选择了亲弟孙权继任来保存孙氏基业,就是因为孙权有一个孙策自认不如的天赋,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识人用人,能尽其才,是孙权的看家本领,也是他保守江东的凭借。

然而,他却对曹魏的一项人事安排嗤之以鼻,连连失笑。而被嘲笑的两人还不是什么无名之辈,其中一人曾以寥寥数语而使几经蹂躏的东汉永无翻身之时。他就是被后世公认的“三国第一毒士”,贾诩。进而连带曹魏的开国之君曹丕,也不能幸免。

孙权嘲笑的原因主要是,曹丕在篡汉之后,任命了贾诩为太尉。

太尉一职,后改为大司马。因权势过重,汉高祖至汉武帝几经撤立。东汉时期也是如此反复,可以看到当权者对于这个主管全国军事的主官也是爱恨交加,难以取舍。

到了曹丕建立魏国重新设立太尉,其地位是超出其他两公的(丞相和御史大夫,即司徒和司空)。曹丕任贾诩为太尉,足以证明曹丕确实有看重贾诩的意思。

而孙权之所以不看好曹丕和贾诩,其中确实有不妥之处。

一、人品

贾诩,武威姑臧人。很早就有才名,被举为孝廉为官。为官期间也未有什么惊人表现,很是平庸。

一段时间后,因母亲病故,贾诩就势辞官归家。

也就在路上,贾诩遇到一帮氐族的叛乱份子,贾诩和同行的几十人一同被劫持。

氐族此时虽不能主导西凉的局势,可是时常与羌族一同叛乱。在东汉末期,受命平叛时常有皇甫规,段颎以及张奂三人先后为帅。但是三人的所侧重的路线不同,皇甫规和张奂两人多以剿抚并行,更是以清正廉明享誉西域各地。段颎侧重以暴制暴,强调赶尽杀绝以绝后患。

贾诩为了不被氐族叛乱份子残害,多次宣称自己是段颎的外孙,使得氐族投鼠忌器,不仅不敢加害贾诩,反而是恭敬有加的将其释放。

至于与他同行的人则无一脱逃,尽皆死于非命。这一段经历,使得贾诩的人品被定性。

之后,贾诩又主动投身于董卓。董卓被吕布和王允联手设计除掉后,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等人听从了贾诩的策略,相互联合攻取了长安,诛杀王允,驱逐吕布,劫持了汉献帝刘协,使得东汉朝廷无法管理地方,加上黄巾军还有剩余力量存活,各州郡尽皆自立门户或相互吞并,天下自此大乱。

紧接着贾诩又相继投奔段煨、张绣等,却没有一个善类,要么是割据一方的军阀,要么是在众大军阀环伺之下的小军阀,成为城头草,处世的风格只有一条,以自身的利益为中心。这种做法被延续下来,对贾诩几乎有再造之恩的张绣,在曹丕追责张绣杀其兄长曹昂之事,也未见贾诩为故主求情。

贾诩在黄初元年(公元220)为太尉,此时已经74岁高龄,三年后既黄初四年六月,在任上离世。曹操在世时,贾诩的职务一直没有变动,还是在建安九年(公元204年)也就是贾诩劝解张绣归降后曹操五年后,才获得的太中大夫,主要行使谋士的职能而已。并未在曹操的封国魏国之内任职。

太中大夫一职直到曹丕登基之后才被拿掉,整整被曹操闲置了十多年的时间。这与曹操任人唯贤,不以他人过往及人品为喜好的风格不符。

贾诩对此的看法是,非太祖旧臣,而策谋深长,惧见猜疑。

其实,贾诩的这段经历还是与他人品有些关系,纵观曹操倚重的谋士如荀彧荀攸叔侄以及程昱郭嘉等人,无不是品行如一的人,贾诩虽屡获曹操咨询,却也没见曹操将其大用。

而曹操的继任者曹丕却是反其道而行之,一继位就任命贾诩为太尉。这无形之中也将曹丕真实的品性,透露了出来。古话说的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向标榜自己为明君的孙权肯定会嘲笑曹丕和贾诩一番的。

二、亡国论

在史书上是没有看到孙权有关曹魏的定语。即便是有,也是一种猜测。不过,这种猜测确实有一定的依据。

曹操平定北方主要依仗的是武将和文臣的合力。根据所在的地段不同,武将多是来自于曹操的本家,是为谯沛集团。文臣谋士多是出自于汝颖集团。

贾诩的出身,上文已经说过,是出自武威,也就是为人熟知的西凉。

西凉在两汉时期,出的最多的是一干能征善战的武将,而不是谋士,主要是因为与羌族还有更早之前的匈奴一直保持着对战的状态,几乎两汉的每代帝王都要耗费一大部分的精力去应对。

贾诩却成为其中的另类,其早期的经历即为官之前必定也颇为奇特。据唐朝的史学家考证,贾诩的先祖是西汉名臣贾谊。如果从家学和环境考虑的话,贾诩则更为奇特了,他甚至可能是文武双全。

但是,就是如此一位人才,在进入曹操阵营之后,却是左右为难。

他究竟该依托武臣,还是加入到文臣之中,从而确保自身的利益?

事实上,贾诩并没有明确加入哪一方,他在曹操在世时,采取了张良的做法,一改之前极具进攻性的战略前瞻眼光,也抛弃了他拥有的洞察人性的本领。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

只是在曹丕需要一些计谋来增加他成为王太子几率的时候,贾诩给与了一番建议。

一个就是杨修举报曹丕私通外臣。

另一个是曹丕询问如何稳固现有之位。

最终,曹丕遵循贾诩的建议,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获得了太子之位。

曹丕所接受的建议是符合汝颖集团的喜好,也因此获得了一定的支持,包括荀攸钟繇和陈群等人。

如果换一个角度来说的话,曹丕实质并不是咨询贾诩的意见,更像是逼迫贾诩拿出真实的态度。

在荀彧和荀攸,郭嘉和程昱相继离世之后,原本属于中间派且智谋过人的贾诩无形之中成为了曹操阵营之中元老。加上曹丕极为疑惧谯沛集团支持的曹植等宗室,以武力威胁自己的帝位,一再进行打压。文武双全微微偏向文臣的贾诩,就在这种情景之下上位。

这明显的释放了一个信号,曹魏内部斗争是以文臣为主导且占据优势,而不是宗室武将为主导,大权有旁落的迹象,为此就有亡国的迹象。

总之,贾诩不被重用,显示了曹操以武定国的路线,而曹丕重用贾诩,则表明了曹丕日后治理朝政的目标。

最重要的是贾诩对一统天下的策略,对孙权来说自然是一件喜事,而相对曹操曹丕父子来说是却比较消极。贾诩先后劝说曹操和曹丕不要以武力征服东吴孙权,而是要养精蓄锐,增强国力,而后以德服人。

可如果从贾诩本身考虑的话,贾诩以前以自身为中心的想法,已经被现实击垮,并开始转变,但在曹操和曹丕的反对之下,再次溃败下来,更为糟糕的是上天留给贾诩的时间并不多了。


唐代丹药


魏文帝曹丕当上皇帝后重用贾诩,委以三公太尉之职,孙权得知后觉得可笑,并断言魏国要亡。

为何孙权得知曹丕重用贾诩后,会断言魏国要亡呢?“三公具瞻所归,不可用非其人。”因此,担任三公之人非常重要,应该可以引导社会风气,并且能够树立道德楷模。但是,贾诩重谋轻德,巧谋不顾家国,善于权谋求生,善于见风使舵,并非有德之人,而曹丕却委以三公之职,自毀长城,所以孙权才说魏国要亡。

巧谋不顾家国

据说董卓被杀后,王允等人准备清算董卓的余部,贾诩也在名单内。当时,许多董卓余党非常害怕,准备各自逃亡,贾诩挺身而出,劝李傕、郭汜等人反攻长安,“听闻长安城中正在商议着打算把凉州人斩尽杀绝,而诸位阁下抛弃属众独行,一个亭长就能把你们抓住。不如带领部队向西,沿途收敛士兵,再进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如果能够幸运地成功,尊奉国家(的命令)征服天下,如果不能成功,再逃走也不迟”。

李傕、郭汜等人依贾诩计策,率军奔袭长安。长安城破后,李傕等人放纵军队到处掳掠,长安百姓被杀达数万人,原来长安官史也大都被杀,如太常种佛、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司隶校尉黄琬、左冯翊宋翼、右扶风王宏和司徒王允及其妻子。

贾诩巧谋让李催等人攻下长安,但同时给长安带来灾难,长安几乎变成废墟,该行为可谓失德。

善于权谋求生

贾诩年轻时,因为生病辞官回家,路上碰巧遇到氐人叛乱,贾诩与路人一起被氐人抓住。

当时的太尉段颎,镇守西凉,在氐人中威望很高。于是,贾诩谎称自己是段颎的外孙,由于氐人害怕段颎报复,便把贾诩放了,同行其余人都被杀。

贾诩使用权谋诈术来求生,并非大儒之行为。

善于见风使舵

最初,贾诩原是董卓的一名部将,当董卓被杀死后,贾诩便献计,让李傕和郭汜反攻长安。

随后,李傕等人遭遇失败,贾诩开始投奔段煨。然后,因段煨的猜忌,贾诩又转投张绣,成为谋士。贾诩在张绣账下,用计两次打败了曹操。

最后,在官渡之战,贾诩劝张绣一同归降曹操,让曹操取得宫渡之战胜利。此后,贾诩在曹操麾下效力,并被曹丕重用。

可见贾诩多次更换山头,善于见风使舵,追随过很多势力,毫无忠心可言,并不是有德之人。

总而言之,当时贾诩不是一个德高望重之人,难怪有“昔魏文帝用贾诩为三公,孙权笑之。”

以上是@凝沙成石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您有不一样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一起讨论。喜欢本文的朋友,帮忙点个赞,或关注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