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泣血空悲歌的姜維

陳壽在《三國志》中評說姜維(字伯約):“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眾黷旅,明斷不周,終致隕斃”。字裡行間鮮有溢美之言,少有褒獎之意。

如此評論姜維,似乎不像陳壽一貫的做派。評說蜀漢英雄,陳壽通常是多褒揚少貶損,比如,稱讚關羽、張飛為“萬人敵”,當世虎臣;讚譽蔣琬方整有威重,費禕寬濟而博愛;即便是扶不起的阿斗(劉禪),也溫婉評價說:“後主任賢相則為循理之君,惑閹堅則為昏暗之後”。

繼諸葛亮之後任勞任怨、獨撐傾斜蜀漢大廈的姜維難道真的沒有可圈可點之處嗎?其實不然,陳壽之所以這樣差評姜維,是因為他自身迫於生存的無奈。陳壽究竟有怎樣的無奈?這要從姜維“詐降鍾會”說起。

英雄泣血空悲歌的姜維

蜀漢後期,曹魏王朝也是日薄西山,朝政由司馬家族把持。公元263年,司馬昭欲吞併西川,便指派鍾會和鄧艾率軍進攻蜀地。蜀將姜維領兵駐紮劍閣拼死阻擋,苦戰月餘,鍾會始終未能得逞。姜維與鍾會對峙無法脫身,鄧艾乘機帶兵繞過劍閣,成功偷渡陰平,斬殺了綿竹守將諸葛瞻父子,揮軍直逼成都。劉禪孱弱無能,不做一丁點有謂或無謂的掙扎抵抗,直接開城投降,城內百姓若不是看見他與文臣武將那一張張“苦瓜臉”,還以為是在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姜維聽聞蜀漢滅亡,悲憤不已,但勢如覆水,不可收回,姜維不得不遵從劉禪旨意投降魏軍。然而,姜維身降心不降,他決定將計就計,藉助鍾會的力量,尋機北進討伐司馬氏,意圖復興漢室,完成諸葛丞相的遺願。於是,在取得鍾會信任之後,設計擒獲了鄧艾父子,報了奪城之恨。隨後,又挑唆鍾會反司馬氏,自立益州牧,與司馬昭分庭抗禮。鍾會權慾薰心,依計行事,誰料人算不如天算,事情最終敗露,鍾會被魏兵亂箭射死,姜維見大勢已去,揮劍自裁,利刃刺穿腹部紮在廊柱上,雖已氣絕,但依然怒目仰天,不肯閉眼,魏軍監軍衛瓘知其心意,惋惜地說:“蜀國之亡,絕非將軍之罪,實是後主無道而致啊。”話落,姜維閉目垂頭。

英雄泣血空悲歌的姜維

表面上看,姜維詐降與陳壽的無奈並無一毛錢的關係,但究根到底,問題恰好就出在這裡。

最初,陳壽是蜀漢公司的職員,為董事長劉禪工作。後來,司馬炎滅吳並蜀,一統天下,受禪稱帝,建立西晉王朝,陳壽又變成了西晉集團的員工,由於他能書會寫,被老闆司馬炎提拔為“修史”部門經理。你陳壽端司馬家的碗,就得受人家管,如果你想問題、做事情不遵從老闆的意圖、不看老闆的眼色,那麼,丟掉工作事小,丟掉性命事就大了。單就姜維來說,在陳壽的心裡應該是知恩圖報、忠勇守義的之人,況且他們同是故國人。但在司馬炎的眼裡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仇“魏”分子,圖謀不軌之徒,恨不得喝其血食其肉。試想,你陳壽即使賞識姜維,那也不敢任性公開誇讚,如若敢明目張膽地表揚老闆憎恨之人,公然與老闆做對,哪麼,產生的後果也就可想而知了。但陳壽不傻,老闆不許說的話他堅決不說,老闆不讓乾的事情他堅決不幹,老闆討厭的人他堅決厭惡,老闆批評他堅決貶低,與老闆保持一致,才能立於不敗之地。順者昌逆者亡絕對是封建專制時代保身立命的最普遍的哲學。

話又說回來,既然是傳記,那總得給姜維一個定論吧,就如同石碑上的墓誌銘,不管是好還是壞,須得寫上幾行字,以昭告後人,總不能像武則天一樣立塊無字碑,讓後世無端地去揣測,若是這樣,就是對故人不負責任,對歷史不負責任。兩權相害取其輕,所以陳壽無奈地給了姜維差評,唯有如此,才能迎合老闆司馬炎的意志,也才能表明自己的立場。

英雄泣血空悲歌的姜維

好在,陳壽聰明,懂得曲折迂迴,既然不能明著褒獎,那就隱喻暗示,自己不能說可以借他人之口講出來。據《蜀書·蔣琬費禕姜維傳》記載,諸葛亮在天水收服姜維,見小夥子朝氣蓬勃,小有韜略,孝母敬老,心生喜歡,在給長史張裔、參軍蔣琬的推薦信中毫不掩飾地說:“姜伯約做事忠心勤奮,思考問題詳細周密,其德行勝過李紹和馬良等,的確為涼州上等士人。據我觀察,姜伯約有膽有識,精通兵法,才力過人,而且忠心於大漢,宜委以重任”。後來,諸葛亮有意把姜維作為他的繼任者來培養,並將平生所學傾囊相授。

姜維能入諸葛亮的法眼,得到權威認證,足見他的才能非同一般。誠然,一家之言未必真,所以,陳壽在傳記中又引用了劉禪的貼身秘書郤正的評論:“姜伯約居上將之顯位,處群臣之首列,住室簡陋,家無餘財,側室無侍妾之歡,後庭無音樂之娛,衣服僅求夠用,車馬僅求乘用,節儉飲食,不華不奢,公家所給費用,隨時用盡不留”。

英雄泣血空悲歌的姜維

看起來,姜維雖位高權重,但不驕淫奢華。對這樣廉潔樸素的幹部,領導理應給予物質獎勵和精神表彰,以鼓舞其信心,激勵其士氣。然而,劉禪這個領導偏偏情薄義寡,耳聾眼花,對姜維的品行充耳不聞,對其才能視而不見。即便這樣,也就罷了,但劉禪寵幸宦官黃皓,聽信讒臣閻宇,任由他們包括陳壽讚譽的費禕給姜維上眼藥、使絆子,使得姜維工作處處制肘,屢屢受阻。領導不支持,同僚下爛藥,北伐無幫手,註定了姜維壯志難酬,空留遺恨。南宋愛國詩人陸游憤憤不平,作《劍門感蜀亡事》嘆惜姜伯約:自惜英雄有屈伸,危機應變亦逡巡。陰平穹寇非難御,如此江山空負人。的確如此,薄情劉禪負了姜維,但忠義姜維卻不負蜀漢。

紛爭三國,但凡英雄豪傑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信守“士為知己者死”的做人信條,敬服“知恩圖報,執禮重義”的倫理道德,姜維亦不例外。在五虎上將以及擎天支柱諸葛亮相繼去世之後,蜀漢元氣大傷,內部,劉禪貪圖享樂,不思進取,奸饞跋扈,綱常敗壞,國力日漸衰弱;外部,吳蜀聯盟土崩瓦解,曹魏雄兵虎視西川,內外交困,蜀漢大廈搖搖欲墜。假如,乘蜀漢衰微之際,姜維另投司馬家族,憑他的才幹,謀得一官位,過上滋潤的士大夫生活應該不成問題,亦或發動兵變,取劉禪而代之,建立姜氏王朝,也未嘗不可。但歷史沒有假如,只有史實。姜維感念知遇之恩、授學之情,決然扛起諸葛亮的大旗,痴心不改、不屈不撓繼續“北伐中原,匡扶漢室”未竟事業。英雄縱有凌雲志,天道不酬空遺恨。最終,姜維還是功敗垂成,一己之力未能撐住蜀漢這座千瘡百孔的破敗大廈,殘磚碎瓦把他掩埋在墮落的王朝裡,湮沒在歷史的塵埃裡。

英雄泣血空悲歌的姜維

感恩報德,重情守義,固然是做人處事的好品質,但前提是要明世知勢,如果不識時務,不明世理,那麼,就算是以身相報,以命謝恩,終不過是一曲泣血的讚歌,一幕血書的悲劇,姜維如此,梁山好漢吳用、花榮報恩宋江魂斷蓼兒窪亦是如此。

匡扶漢室南柯夢,英雄泣血空悲歌。陳壽評價是真也好,是假也罷,都如雲煙消散在歷史的天空裡。如何要辨個褒與貶、對與錯?我倒想起李清照的一句詩: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