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理工生,一定要拿起科技写作这把钥匙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作为理工生的你,如果能刻意练习科技写作,拿起科技写作这把钥匙,人生将被开启,一路开挂!

介绍一下我的经验。我与科技写作的不解之缘,要从30多年前考入理工科大学—―天津大学说起。我的专业“电化学工学”是新型交叉学科,学的课程涉及的专业面较多,记得当时看到这个专业的相关介绍时,最强烈的感受是——会有大量的未知等着我去发现。事实证明的确如此,大一大二上完基础课之后……大三开始做实验搞发明,大四就发表了论文,走出了科技写作的第一步。时光倏忽而过,细细想来,我之所以坚持科技写作,一写就是数十年,大抵还是源自于内心的热爱,而这份热爱,正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科技写作可揭示事物的本质,这是我喜爱写作最重要的原因,因为在我看来,这是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所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虽然在大学就发表了论文,工作中也未曾间断过写作,但我自知自己的水平太低,大学毕业十几年后,我开始在职攻读吉林大学的博士学位。我导师教会了我如何将杂乱的数据进行逻辑分析,达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目的。他平时很和蔼,但在科研方面对我们要求严格。我们怕他,却又异常佩服他的专研精神——他可以通过连续几天不分昼夜地研究,快速抓住未知领域的关键问题。。他用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教导我们:做研究一定要有长时间的冥思苦想,否则是不会有新发现的。在老师的影响下,我更加明白了科技写作的意义,并在其指导下三年发表了十几篇论文,提前拿到学位。

为什么科技写作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这是因为科研实践和归纳写作是相互促进的。我的经验是,先查资料分析理论上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如果有,根据分析思路进入试验阶段,然后将数据和结果整理成论文草稿,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试验中存在的问题或新的客观规律,据此再次进行试验,拿到结果后再分析……循环往复,直至成功。科技论文不只是对试验过程的直观表述,而是针对科学领域的某一课题,进行概括的论述以及严密的论证和分析,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

其次,科技写作是为了学习自己不懂的知识。我写作并不是为了讲授知识,而是为了弥补我的不足。几年前我被邀请给企业的负责人们讲解专业知识,为了讲得更加简单易懂,我苦思冥想地自编了一本书籍作为教材,本着“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原则,我结合前人的智慧和自己的经验,把理论比喻成常见现象,例如大家总是记不住“金属在腐蚀过程到底发生了什么反应”。我就让大家把被腐蚀的金属想象成天空的臭氧层,因为活泼灵动发生了氧化反应,腐蚀出空洞;把被保护的金属想象成大地,大地被覆盖上各种绿植,发生了还原反应。这就解释了跨海钢筋桥梁为什么在腐蚀性很强的海水中毫发无损的原因:钢筋桥梁连着一块活波金属,只需定期更换被溶解了活波金属,就能确保桥梁不腐蚀。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家对课本的反应不错,我自己也颇有收获。

科技写作中最难的就是写科技专著了,而撰写科技专著的过程,更加是学习的大好机会。科技专著是用来传播传承科学技术知识的,所以,书中不仅要有作者自己的研究成果,整本书还要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要介绍前人的理论与发明,也要引用许多同行和合作者的成果,我向他们求教了许多相关的知识。我想,如果不是因为写作,我很可能不会有这么好的学习契机去了解这些内容,也就不会构建出如今更系统的知识体系了。在此,也要对耐心为我讲解的专家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最后要说的是,写作使我的目标更加明确。意大利作家圣维塔莱说:“写作常常以失败或自身的觉醒而告终。”他又说,“不过,每次遇到失败,都会使幻想有所更新。”每当重读自己写作的内容,我总会诚惶诚恐,感觉有许多错漏缺点,与科技大佬们相比,更是不够成熟。但回头去想,也恰是因为写作,让我有了对比,从而更清晰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据此,更加明确了自己未来的提升和发展方向。

如果你是理工生,一定要拿起科技写作这把钥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