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降價都賣不動,英菲尼迪產品線落後才是罪X禍首

在消費者印象裡,英菲尼迪品牌的存在感極低,只有在段子裡可以看到該品牌的身影。其知名度遠不及同為日系豪華品牌的雷克薩斯與謳歌,偶然一次躥紅大眾視野,還得拜國內某明星酒駕所賜。

英菲尼迪在前兩個月發佈了財報,在2019年,東風英菲尼迪全年國產車型終端銷量僅為33417輛,其中英菲尼迪QX50全年終端銷量21580輛,Q50L全年終端銷量則為11837輛,兩車銷量相加剛好為33417輛, 而Q70L與QX60一臺都沒有賣出去。英菲尼迪對於2020年笑臉該規劃是,比2019年多賣183臺即可也就是3.36萬臺。英菲尼迪如此不自信,刨根問底小編髮現還是出在產品上。

瘋狂降價都賣不動,英菲尼迪產品線落後才是罪X禍首

英菲尼迪產品定位開頭就碰壁

英菲尼迪剛來到我們國家時,首創豪華品牌可以提供客戶備用車頓時獲得良好的客戶口碑。世界上最早的Coupe SUV FX35搶佔2007年豪華SUV浪潮,中規車型供不應求,平行進口商那邊也要加價。(並非存在產能不足,單純的飢餓試水營銷)在獲得不少消費者的認可後,英菲尼迪幹了件與日產一樣傷害自身品牌口碑的“蠢事兒”,完全沒有堅守住“豪華品牌”的格調。

瘋狂降價都賣不動,英菲尼迪產品線落後才是罪X禍首

2008年,不少英菲尼迪車主發現,自己加價購買的英菲尼迪FX35在當地4S店竟然被折扣超過6位數。設想一下,如果自己是車主是否會向身邊的朋友再推薦英菲尼迪品牌旗下車型?更可怕的是,所有的消費者會久而久之的認為,指導價格基礎上打個七八折才是英菲尼迪的正常售價。

瘋狂降價都賣不動,英菲尼迪產品線落後才是罪X禍首

我們再來看看同期日系豪華品牌凌志的做法,當年的銷量平平淡淡,改名到“雷克薩斯”後瞬間知名度墜落谷底。但是雷克薩斯很好的堅守“豪華品牌”無硬性要求絕不會打折換銷量的底線,從2013年開始雷克薩斯開始逆流而上,不光沒有折扣還需要大額度加價,很好抓住消費者“買漲不買虧”購車心理,使得雷克薩斯在國內的品牌知名度足以和BBA抗衡。

瘋狂降價都賣不動,英菲尼迪產品線落後才是罪X禍首

老氣橫秋的產品實力

英菲尼迪在2010年與奔馳合作後,本以為傍上了大款可以擺脫一些之前“低價換量”遺留的低端形象問題,正式走向事業最高峰的懷抱。奔馳是相中了日產造小車的能力,兩家實力不對等的公司也能互相找到利用價值。

確認完關係後,英菲尼迪生怕世人不知自己依靠奔馳背書,利用奔馳的聲望與資源往自己臉上貼金。比如MFA平臺的QX30與GLA孿生兄弟,Q50與奔馳C級孿生兄弟。

然產品力與價格並不成正比,GLA的銷量走高,主打性價比的進口QX30上市即無人問津,價格定位上有很大問題,甚至英菲尼迪4S店銷售也會告訴你,高於20萬買奔馳GLA 1.6T不香嗎?

英菲尼迪Q50亦是如此,2014年Q50進口版就已經匹配上M274 2.0T發動機,價格並沒有比搭載VQ37HR的Q50便宜多少。被消費者誤認為減配,而英菲尼迪當時並沒有理會,而是繼續宣揚奔馳的牛逼之處。以至於2014年進口版Q50銷量不佳,只能將其國產加長化提高產品力,進口版Q50 VQ37HR版本繼續在國內銷售。

瘋狂降價都賣不動,英菲尼迪產品線落後才是罪X禍首

國產化的Q50L產品力一樣趕不上同級別,產品初期就已經趕不上主流的科技配置,加長後外觀上也沒有與進口Q50拉開較大距離。時至今日,Q50L只有年度小改款,沒有增加些許亮點配置。動力總成依舊是2014年的M274 2.0T,該款引擎服役多年,質量口碑也拿不出手,連奔馳都將它給淘汰掉了。

小編的朋友曾是英菲尼迪Q50S的粉絲,因當初資金不足,遂在2017年購入國產版Q50L。他的車,我經常開,這臺車的槽點很多,首先是搭載安卓2.1.1系統的車機(2019年國六該款依舊是該系統)。

瘋狂降價都賣不動,英菲尼迪產品線落後才是罪X禍首

它的響應延遲很大,CPU與運存因技術老舊無法應對倒車影像,當朋友站在倒車攝像頭後面5秒,倒車影像才會顯示後方有人,Carlife體驗也不流暢,藍牙播放音樂時常卡頓、炎炎夏日整個屏幕發燙,想要切換個收音機電臺都得等上1-2秒延遲,特別像是10年前的安卓手機。

瘋狂降價都賣不動,英菲尼迪產品線落後才是罪X禍首

其次是7AT變速箱與發動機之間的配合並不靈敏,低於30KM/H檔位偶然會從3檔降到2檔,會有“卡拉”一聲,加速響應因為車重和變速箱調校問題也不如使用同款動力總成的奔馳C級。平順度放到今天來說也是跟不上6AT甚至是雙離合變速箱。

瘋狂降價都賣不動,英菲尼迪產品線落後才是罪X禍首

更可怕的是,Q50L最低配標價26.48萬的車型沒有LED光源,必須購買標價29.48萬元的車型才可享受LED光源。並且全系車輛沒有配備ACC自適應巡航,噪點極高的360度全景影像必須購買標價30.48萬元的車型才可以享受,主動剎車全系沒有。如此低的配置完全不能與市面上其他豪華品牌競爭,甚至不能與普通品牌競爭。

瘋狂降價都賣不動,英菲尼迪產品線落後才是罪X禍首

Q70L這款車是與寶馬7系競爭的,在2013年以前銷路還算可以,在二手車市場價格比較穩定,聲勢浩大。後排空間很大、航空級座椅非常舒適、優雅的外形的確很大佬範兒。

瘋狂降價都賣不動,英菲尼迪產品線落後才是罪X禍首

它的引擎是VQ25HR與VQ35混動,由於車價較高,3.5L混動很快就被拿掉,隨著國六到來Q70L被迫換上M274引擎,它的魅力因此驟減。它的內飾也跟不上時代,太具有時代感了,低配車型用料也沒有C級豪華車的感覺。2.0T動力放在Q50L身上已經很肉了,放在Q70L身上誇張點說有點走不動道。綜上所述,Q70L因為產品力低下,2019年銷量為零。

瘋狂降價都賣不動,英菲尼迪產品線落後才是罪X禍首

再來看看SUV產線,JX35(QX60前身)在《爸爸去哪兒》第二季裡出了名,3.5L高轉引擎吸引了不少實業家,賣點是高享受的舒適7座,內飾用料十分豪華,Bose音響也強於同級別第三代寶馬X5的哈曼卡頓。

瘋狂降價都賣不動,英菲尼迪產品線落後才是罪X禍首

萬萬沒想到,英菲尼迪JX35還沒來得及趕上國家開放二胎的順風車賺得盆滿缽滿,就換成了QX60,引擎也被更換成日產樓蘭同款2.5T直列四缸機械增壓+弱混,搭載CVT變速箱也讓它變得非主流。這款車小編有絕對的發言權,試駕了挺長一段時間,動力匹配度的確沒有多大問題,但動力水準明顯若雨同級別2.0T渦輪增壓車型,混動也沒發揮優勢,日常市區油耗在13L/100KM比2.0T同級別豪華車型更高一點。車身龐大缺乏優化轉彎半徑,漢蘭達倒車一把能過的彎路,QX60總要“扭扭捏捏”倒個兩回,方向盤偏沉悶。

瘋狂降價都賣不動,英菲尼迪產品線落後才是罪X禍首

QX60被動安全配置較低,2020款車型都沒有膝部氣囊、併線輔助、車道偏移輔助、車道保持輔助、主動剎車、主動安全系統、疲勞駕駛提醒、自動泊車入位、發動機啟停、Auto Hold自動駐車、ACC自適應巡航通通都沒有,這可是指導售價47.98萬元的車型,別說放在2020年缺乏產品競爭力,就算是放在2018年前也一樣缺乏競爭力。

瘋狂降價都賣不動,英菲尼迪產品線落後才是罪X禍首

英菲尼迪QX50是好不容易憋出來的,不過FM平臺後驅變前驅,通過犧牲操控感換來向高級感和舒適性的妥協。現款QX50拿的出手的,只有榮獲“沃德十佳發動機”稱號的VC-Turbo可變壓縮比發動機、選裝榮獲“沃德十佳內飾”的聖托里尼內飾套裝(選裝需要1.98萬元僅高配車型),以及全車17個高性能揚聲器的Bose音響系統了(僅高配車型)。

瘋狂降價都賣不動,英菲尼迪產品線落後才是罪X禍首

車身尺寸不增反減,從外觀上來看並沒有一絲能與豪華中型SUV貼邊的氣質,總體乘坐空間小於寶馬X3。2020款英菲尼迪在4月15日上市,上市之際便有了7萬元價格下降空間,老款車型則有8萬元的下降空間。新增星巖棕車身顏色、更換新版鑰匙、升級InTouch智能互聯、新增ProPILOT自動駕駛輔助、全系標配手機映射,同時還有部分車型取消了像前霧燈、三區高級恆溫空調和真皮座椅等配置。

瘋狂降價都賣不動,英菲尼迪產品線落後才是罪X禍首

很顯然,此次英菲尼迪再次推出了變化不大的常規年度改款車型,已經為消費者帶來不了新鮮感,更多的是還是刷一下存在感,這背後也顯示出英菲尼迪產品“匱乏”的尷尬。

瘋狂降價都賣不動,英菲尼迪產品線落後才是罪X禍首

擺在英菲尼迪面前的還有個致命問題,那就是產品更新過慢導致產品力不足小劉昂下滑,為了銷量大幅度優惠的惡性循環。Q50L目前有6-9萬元不等的市場優惠幅度;Q70L的終端優惠幅度甚至高達7-10萬元,入門車型裸車價格已跌破30萬元,不過面對沃爾沃S90與CT6的襲擊依然缺乏產品力;QX60也有著7-9萬元的大幅降價;全新QX50雖然產品最新,但7-8萬的優惠很常見,頂配車型超過10萬元的優惠幅度也不罕見。

瘋狂降價都賣不動,英菲尼迪產品線落後才是罪X禍首

總結:只能說英菲尼迪QX50完成了成功換代趨勢,大部分車型依然停留在10年前古老刻薄的內飾與配置,以QX50一臺車的力量完全無法拯救英菲尼迪。如今我們談到英菲尼迪,它的賣點是什麼?自家銷售可能都很難說清,消費者為何需要購買英菲尼迪旗下車型,難道只是對比BBA,價格便宜嗎?很抱歉,二線豪華品牌還有凱迪拉克、沃爾沃、謳歌、雷克薩斯有很多話語權,英菲尼迪顯然不配。

綜合英菲尼迪目前面臨的銷量不景氣,產品線孱弱,小編認為英菲尼迪在華能夠保持微增長已經是最好的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