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元打出202萬效果,奧迪廣告“翻車事件”玩出話題營銷的霸道

前段時間,朋友圈發生了一個“疑似“翻車現場。情況是奧迪投放了一個朋友圈廣告,結果播放的廣告片是英菲尼迪的視頻,如下圖,眼尖的網友迅速截圖曝了出來。

202元打出202萬效果,奧迪廣告“翻車事件”玩出話題營銷的霸道

事故發生後,官方也很“及時”,並第一時間發佈了致歉函,整個廣告總共花費202元,是不是很有趣?202元的成本,就完成了一次朋友圈的話題刷屏,不但奧迪、英菲尼迪沒有因此受損,反而獲得了指數級的曝光,這就是話題營銷的魅力,當然,從這件事的發展來看,不太像刻意為之,因為奧迪和英菲尼迪都屬於國際大廠,要和騰訊完成這麼一出聯動炒作,的確有一定難度,一般大品牌的營銷思路是寧願效果小,也不要犯錯,所以很多炒作論的聲音大體是站不住腳的。

202元打出202萬效果,奧迪廣告“翻車事件”玩出話題營銷的霸道

在甄妙營銷實驗室的社群裡,有群友對騰訊廣告的審核機制也做了說明:

202元打出202萬效果,奧迪廣告“翻車事件”玩出話題營銷的霸道

的確,按照正常邏輯推理不可行的事情,才是話題營銷會被引起注意的本身,假設我們大膽的想一下,如果這件事出自於某家同時服務這兩個品牌的公關公司之手的話,是不是話題營銷就成立了?恩,這個我沒去細查,但是如果真的是有推手在操作,這個幕後的人一定是非常瞭解網民心理的,那這次翻車事件就另當別論了。不管是否刻意為之,話題中涉及的幾大品牌在這次刷屏中不但毫髮無損,反倒爆了一波流量,最關鍵還是主動搜索流量,我在之前的4F超級話題營銷法的課程裡講過,主動關注、搜索量是最值錢的流量。

用4F分析此次話題營銷,你會發現依然按照標準線路在演化:

1 發射(爭議朋友圈截圖被曝光)

2 裂變(大家爭相把圖片轉發到各大社群和朋友圈)

3 發酵(大家開始議論,包括我本人在內就第一時間開始寫文章分析,這些都是發酵

4 好的結果(不管是在社群、朋友圈還是我的文章看到,都會引發大家對此事的關注,然後產生搜索,最後完成對兩個品牌的心智轉化)

至於其他的品牌如何去借勢,其實效果有,但不會太大,但是免費的話題營銷蹭流量,何樂而不為呢?但是依照話題營銷的黑洞原理,每一個借勢的品牌的確可以獲得一波蹭的流量(但是這個流量主要來源於自己原先的流量),而最大的獲益者依然是話題營銷的主體,也就是這個話題黑洞,所有的借勢都會變成吸入黑洞的一份助力,最終完成話題品牌全網的流量爆炸。

202元打出202萬效果,奧迪廣告“翻車事件”玩出話題營銷的霸道

202元打出202萬效果,奧迪廣告“翻車事件”玩出話題營銷的霸道

202元打出202萬效果,奧迪廣告“翻車事件”玩出話題營銷的霸道

最後祝賀@奧迪 @英菲尼迪,202元的成本,值了,這就是話題營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