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元打出202万效果,奥迪广告“翻车事件”玩出话题营销的霸道

前段时间,朋友圈发生了一个“疑似“翻车现场。情况是奥迪投放了一个朋友圈广告,结果播放的广告片是英菲尼迪的视频,如下图,眼尖的网友迅速截图曝了出来。

202元打出202万效果,奥迪广告“翻车事件”玩出话题营销的霸道

事故发生后,官方也很“及时”,并第一时间发布了致歉函,整个广告总共花费202元,是不是很有趣?202元的成本,就完成了一次朋友圈的话题刷屏,不但奥迪、英菲尼迪没有因此受损,反而获得了指数级的曝光,这就是话题营销的魅力,当然,从这件事的发展来看,不太像刻意为之,因为奥迪和英菲尼迪都属于国际大厂,要和腾讯完成这么一出联动炒作,的确有一定难度,一般大品牌的营销思路是宁愿效果小,也不要犯错,所以很多炒作论的声音大体是站不住脚的。

202元打出202万效果,奥迪广告“翻车事件”玩出话题营销的霸道

在甄妙营销实验室的社群里,有群友对腾讯广告的审核机制也做了说明:

202元打出202万效果,奥迪广告“翻车事件”玩出话题营销的霸道

的确,按照正常逻辑推理不可行的事情,才是话题营销会被引起注意的本身,假设我们大胆的想一下,如果这件事出自于某家同时服务这两个品牌的公关公司之手的话,是不是话题营销就成立了?恩,这个我没去细查,但是如果真的是有推手在操作,这个幕后的人一定是非常了解网民心理的,那这次翻车事件就另当别论了。不管是否刻意为之,话题中涉及的几大品牌在这次刷屏中不但毫发无损,反倒爆了一波流量,最关键还是主动搜索流量,我在之前的4F超级话题营销法的课程里讲过,主动关注、搜索量是最值钱的流量。

用4F分析此次话题营销,你会发现依然按照标准线路在演化:

1 发射(争议朋友圈截图被曝光)

2 裂变(大家争相把图片转发到各大社群和朋友圈)

3 发酵(大家开始议论,包括我本人在内就第一时间开始写文章分析,这些都是发酵

4 好的结果(不管是在社群、朋友圈还是我的文章看到,都会引发大家对此事的关注,然后产生搜索,最后完成对两个品牌的心智转化)

至于其他的品牌如何去借势,其实效果有,但不会太大,但是免费的话题营销蹭流量,何乐而不为呢?但是依照话题营销的黑洞原理,每一个借势的品牌的确可以获得一波蹭的流量(但是这个流量主要来源于自己原先的流量),而最大的获益者依然是话题营销的主体,也就是这个话题黑洞,所有的借势都会变成吸入黑洞的一份助力,最终完成话题品牌全网的流量爆炸。

202元打出202万效果,奥迪广告“翻车事件”玩出话题营销的霸道

202元打出202万效果,奥迪广告“翻车事件”玩出话题营销的霸道

202元打出202万效果,奥迪广告“翻车事件”玩出话题营销的霸道

最后祝贺@奥迪 @英菲尼迪,202元的成本,值了,这就是话题营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