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講曉生
不是他願不願,那是各種環境所逼迫的不得已!
白起為歷史背了黑鍋,為秦昭王背了罵名。
當時的環境是這樣的:
1、秦昭王躲在幕後,對白起殺不殺降卒的請示,不表態!
對殺40萬之眾的降卒,白起肯定不會擅自做主。這牽涉到軍事戰爭以外的政治輿論影響。
白起向最高領導秦昭王做過多次請示彙報,“……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
但老謀深算的秦昭王沒有任何表態,即沒有點頭同意也沒有搖頭否認。
他的暗語意思就是:我不反對就是同意,沒有否認就是同意。
但讓我背上殺降罵名,也是不可以的!
為了消除極壞的殺降輿論影響,這黑鍋還要有人背,
那個人是誰,大家都懂的!
白起等不來領導的明確指示,時間又耗不起。
被逼無奈,只能作了這背鍋俠。被罵了2千年!
事後,白起和秦昭王的關係從微妙轉向了裂痕擴大!
2、軍事上,除了殺光沒有第二條可行的辦法。
把降卒放回趙國,是縱虎歸山,轉身又是最棘手的勁敵。
把降卒收編秦軍,是養虎遺患,禍亂秦軍戰鬥力在所難免。
把降卒卸甲歸田,是騎虎難下,養不起、管不好、用不了。
綜合各方原因,唯一的辦法就剩下殺光了!
3、經濟上,決戰之前,秦趙兩國百萬兵力已經耗光了各自國家的家底。
哪個國家也負擔不起數十萬之多的人口消費。
這些人不論劃給地盤讓他們種地、還是讓他們去做國家工程……。
都是極大的麻煩和安全隱患。
誰也不會傻到冒著巨大的風險當那個“不殺之恩”的好人。
換個角度思考,
如果是趙國取勝,
他們可能收納投降的秦軍嗎?
白起違抗秦昭王命令,被賜令自殺後,
當時的秦國百姓都是可憐同情他 的態度,“鄉邑皆祭祀 ”。
司馬遷在總結白起一生功過時,稱讚他有“料敵合變,出奇無窮”的奇才。
而對他的過失,尤其是對長平殺降這麼重大的事件沒作任何批評。
只輕描淡寫地說“然不能救患於應侯”。
這已不是批評了,完全是同情白起的口氣。
可見,史聖也覺得殺降並非白起本意,
實屬被逼無奈,是值得原諒的。
換位思考一下,面對當時環境。你是白起又能如何?
冷月青史
我個人覺得白起在長平之戰後坑殺四十萬趙國降軍不是他自己自願的。這一切都是被秦昭王逼的,“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白起也是一樣。我這麼認為的原因有以下三個。
第一個原因:坑殺降軍有損自己的名聲。我們都知道,古代人很講究自己的名聲,在歷史上發生過不少捨命不捨名的事情。白起也肯定知道如果殺了投降的軍士,有損自己的威名,白起是平民出身,更加知道自己的一切來之不易,要是幹出這樣的事情,肯定會千夫所指、遺臭萬年。
第二個原因:古代人相信鬼神之說。在古代,科學不發達,很多事情科學無法解釋,所以幾乎所有人相信鬼神之說,人們相信輪迴,如果坑殺四十萬降軍,這得是多大的罪過,不說來世,今世白起也會遭報應,不會有個好下場。
第三個原因:坑殺降軍會招來很多的麻煩。白起知道如果自己真的做了這件事情,就會被很多人認作是一個大魔頭,不光這些軍士的族人,甚至天下人都會以殺了自己為己任。說不定會禍及家人,自己的家人也會遭到報復。
綜上所述,白起不是自願的,這麼做完全是秦昭王的旨意,那麼秦昭王為何又這麼做呢?
秦昭王一心想統一天下,而最大的絆腳石就是趙國,只要扳倒趙國,那麼其他六國是沒有實力抵擋秦國的鐵騎。
如果把這二十萬人放回去,他們肯定會重新拿起武器抵抗秦國,如果一直扣押,那麼就需要大量的軍士看管,並且需要大量的糧食去養活這些人,會消耗秦國的實力。所以說不管是放掉還是扣押,對秦國來說都是不利的,所以秦昭王下令坑殺掉。
小北史話
孫子兵法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行軍打仗,糧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結束於公元前260年的秦趙長平之戰,可以說是長達500年的春秋戰國時期,乃至整個中國古代史上最為慘烈的一場戰役。這場戰役以趙軍40萬被秦軍坑殺為結局,至今令人心悸不已。長平之戰,是所有研究歷史研究戰爭的人繞不過去的一個坎,每個人都會站在自己的角度對此戰進行一番評說。海宸明月認為,秦趙對壘,兩軍戰略戰術、將領水平、軍士能力並沒有太大的差距,趙軍野戰能力遜於秦軍,早期趙軍採取避戰拖延戰術——從戰術上分析是正確的選擇。但真正導致趙軍戰敗的是趙國的綜合國力不濟,糧草保障出了大問題。而白起坑殺趙軍40萬降軍,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糧草保障無法滿足需求。40萬降軍沒有飯吃,一旦再鬧兵變,後果不堪設想。
從戰略上分析,趙軍作為守方,選擇打持久戰是上上策,且長平距離趙都邯鄲不過200裡,而距離秦都咸陽在400裡以上。從後方保障的距離上來說,這是有利於趙軍的,並且趙軍是本土守土作戰,而秦軍是遠距離攻擊作戰,如果趙國的綜合國力足夠雄厚,就這麼耗下去,秦軍不戰自退——且由於消耗巨大,此時如果有另外一個國家對秦國發起進攻,則秦國危在旦夕。因此,早期廉頗選擇堅壁清野,堅守不出的策略實屬必然。
兩軍相持,實際比拼的是雙方的後勤能力。按理說,戰場態勢應是趙軍以逸待勞,而秦軍遠道而來,糧芻輜重補給維艱才對。但實際情況卻截然相反,長期的重兵對峙給後勤帶來的壓力竟然成為壓垮趙國的最後一根稻草!
問題偏偏就出現在趙國的綜合實力上,趙國後勤保障,只是在距離上略有優勢,但在持續保障能力上,卻又不明顯的不足——戰略上只能打持久戰,但趙國卻無法為持久戰持續提供保障,趙國真難。而春秋戰略時期的綜合國力,實際上就是農業發展水平——自己產糧的能力。趙國的農業仍不及魏、齊、秦等國發達。一方面,長平之戰前秦國已擁有關中、四川、江漢和河東四大糧食產地,其中主產地關中的土地質量被《禹貢》評為“上上”;而趙國主要糧食生產區包括晉陽為中心的太原盆地和邯鄲為中心的漳滏流域只被《禹貢》評為“中中”。這是趙國農業比之秦國的先天不足。
另一方面,商鞅變法將“耕戰”確立為秦國國策,將農業生產提高到了最高戰略位置。但趙國並不如秦國一樣重視農業,就連趙武靈王的變法,也未見涉及農業生產,所以後代文獻稱趙國“商家錯於道,諸侯交於路。然民淫好末,侈靡而不務本”,國民的經商意識濃厚,《史記·貨殖列傳》就說,“齊、趙設智巧,仰機利”。說明當時趙國商業發達,但農業相對滯後的狀況。這樣一來,秦國的糧食儲備遠超趙國,按照《史記》的說法,“秦富十倍天下”。還有,自從公元前290年魏國將河東(今山西西南部)400裡之地獻給秦國,這一春秋霸主晉國起家之地經過秦國30年的苦心經營,到長平之戰前已成為秦軍在山西東南與韓、趙作戰的後勤基地,秦國可以從將大量糧食沿渭河、黃河、汾河通過水運(古代效率最高的運輸方式)從關中運到這裡再轉運前線,從河東向長平前線運輸糧食,距離不足200公里,與邯鄲到長平距離相當,而交通狀況比起需要翻越太行山的趙國方面則要好得多。從這個數據去分析,實際上秦國的保障無論是從能力上還是從距離上,都是佔優的。打持久戰,如果僅僅是秦趙對決,秦國的保障並沒有處於下風,反而略佔優勢。但如果打得太久最後雖說拿下了趙國,秦國自己也消耗得差不多,不可能還有能力去攻打其他國家,因此,從戰略上講,秦國必須採取速決戰。採用反間計,讓趙國臨陣換將,換下守而不戰的廉頗,換上戰而無守的趙括,也是出於戰略上的需要。
其實這也符合古今中外作戰中,所有進攻的一方都希望能夠速戰速決,沒有誰希望進攻的時候打成持久戰。如是那樣,幹嘛要去進攻呢?主動進攻就是要挑軟柿子捏,戰鬥越快結束越好。
在綜合國力的比拼中,趙國敗下陣來。在趙軍壘壁的重要據點大糧山,相傳廉頗在此唱籌量沙以迷惑秦軍,已經反映了趙軍前線糧食的匱乏。在本國糧食儲備已不足以供應長平前線的情況下,趙國被迫向富庶的齊國求援,“(齊)王建立六年(公元前260年),趙無食,請粟於齊”。兩國原本關係良好,前不久的前265年,齊師救趙,挫敗秦軍。但做出救趙決斷的齊襄王次年去世後,齊王建年幼,其母君王后聽政。從這時起,齊國徹底失去了威王、宣王時代的大國雄心,直到滅亡的幾十年裡都在奉行“事秦謹,與諸侯信”的混日子戰略,置身戰國漩渦之外而求一時苟安,在趙國“百萬之師折於外”的嚴重時刻,竟然見死不救。
國內乏糧,外援無望,趙國已經無法繼續進行戰爭,前線趙軍面臨無糧而不戰自潰的危險。所以,就趙國的軍事抉擇而言,國家經濟狀況無力支撐持久防禦,撤退則很有可能不戰自敗,相反主動攻擊或有一線勝機,即使戰敗也可與敵有生力量同歸於盡,遠勝不戰自敗。主動攻擊突然變成了一個無奈的選擇。
因為綜合國力不濟,在相持下去趙國將出大問題。公元前260年,趙括抵達長平走馬上任,立即全面改變了廉頗的防禦戰略;修改了軍法,更換了一批將領。最後輕敵冒進中計被圍殲,45萬趙軍全軍覆沒,引發一場幾乎招致亡國的災難,令趙括身死之後徒留一個“紙上談兵”的誤國罵名。誠然,趙括為將確有其取敗之道,譬如貪功逞強而剛愎自用,但他上任本身就意味著只能靠戰場上迅速決戰求得生機的趙國,將一位願意出戰的將領替換下了不願出戰的將領。趙括面臨的囧境就是,明知野戰打不過,卻又不得不戰。戰是死,拖下去也是死——至少戰還有一絲機會。趙軍失敗,真的誰也別怪,要怪就怪自己的綜合國力不濟,沒法保障軍隊打持久戰的需要。要怪就去怪趙國所處的戰略位置非常重要,秦要統一全國,必須拿下趙國才能順利東進,否則就只能窩在太行山以西。這不是一個有野心的秦王所能容忍的。佔據如此重要的位置,卻不努力增強國力,此趙國對壘秦國之必敗的根本之所在。所以海宸明月經常說,位置和機遇好不好,往往不在位置和機遇本身,而在於佔據位置和機遇的人的實力。
秦軍一下子增加了40萬兵力,要吃要喝的,如果保障應付得過來,那秦軍的力量一下子強大了許多,平時想徵那麼多兵都難——秦國已經將15歲以上的男子徵到軍隊了,再徵下去,後方將沒有勞動力——有些農活還必須得男子才能幹,保障跟不上,拿什麼去打仗?如果可以保障得過來,增加了40萬兵力的秦軍,統一全國的步伐肯定要快許多。問題就在於,在保障上,秦軍也是難以持續,只能勉強保障秦軍自己的幾十萬兵馬,他們沒有多餘的糧草給投降過來的趙軍。秦軍統帥——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白起,心裡面肯定早就算好了這筆賬。他內心非常盼望趙軍早點投降以結束戰爭,但又不希望趙軍投降,因為保障真的跟不上。唯一的辦法,只有壞要做到底,背上千古罵名——將40萬投降的趙軍坑殺。
倘若趙括能把這名賬算清楚,或者說趙軍裡有這麼一個明白人,組織40萬人誓死朝一個方向突圍,不敢說全部能夠活下來,但絕對不會這麼被坑死。戰死至少還算是英雄,投降被坑埋而死——這種死法太窩囊。
長平之戰,趙括將防禦戰略調整進攻戰略,是基於趙國綜合國力來說的,這種調整是沒有錯的,是符合趙國情況,也符合趙王意圖的,至於秦國的“反間計”之說,倒是被演義化了,更大的可能是趙國的將計就計。但從戰術上分析,趙括卻犯了大錯,戰術上乃須以守為攻,以小勝取大勝,即不與秦軍打大仗,派出小股部隊不斷的與秦軍打小仗,疲憊秦軍,同時派出部隊去截糧——秦軍截趙軍的糧,趙軍就去截秦軍的糧,打個對對攻,待秦軍派出更多的兵力去保護糧草的時候,趙軍回過頭來又攻擊秦軍的大本營,讓遠道而來的秦軍顧頭不顧尾,總會出現重大破綻的時候。遺憾的是,趙括又過於急於求成了,同前任守將廉頗,正好走了兩個極端,倘若都折中一點,趙軍不至於如此落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