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是怎么喝酒的?

北京人是这么喝酒

(一)

有调查显示,北京人爱喝酒。北京人不但爱喝酒,自尊心特别强,但对别人也十分尊重。无论是在酒场上还是平时,喜欢称“您”和“爷”。这个称呼与“天子脚下”有关,如“乾隆爷、王爷、官爷、军爷”。姓氏称呼的“张爷、李爷、赵爷”。做买卖的称“倒爷”,能说会道的称“侃爷”,拉板车的称“板爷”,就是光着大膀子的也要称呼其“榜爷”。

人称喜欢用“怹”和“您”,甚至俩人喝高了,在酒桌上吵起来了都用“您”,“您这个人儿,真不是个东西。”

老北京讲究“先茶、后酒、饭后烟”。大家入座后首先上茶,先茶清口,边喝茶边点菜。点菜一般先请客人点,以此类推,每人点一个。然后东道主才开始点菜。上菜,一般都是先凉后热,荤素搭配,最后一道汤。

北京人待客非常热情,自尊心强,很少有人在家里大宴宾客。喝酒的地点、规格等也因人而异,事关尊严和面子。如是亲家见面,决不能丢份儿,必定要选好日子找一个像模像样的饭店。

再就是求人办事,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重,酒菜要讲究,来不得半点儿马虎和大意。老北京人喜欢喝的酒种类不少,主要是以白酒为主,尤其喜欢喝莲花白、菊花白,说是能滋补养神,舒筋活血,就是宫里的帝后们,除了喜欢喝皇家窖藏外也喝这种酒。近些年来,北京人喜欢喝“二锅头”,说是“来俩红的”,就是“红星二锅头”,说是“来俩牛的”就是“牛栏山二锅头”,“牛栏山二锅头”还要分“红牛、白牛、绿牛”。还有一种小包装的叫“扁二”。

上个世纪80年代北京流行喝啤酒,瓶装的,听装的,后来又实行喝“扎啤”。这一扎有多少那就没个准了,有一瓶的,有合两大杯。由于啤酒度数低,喝多喝少也就没个准了。后来,随着喝酒人群的扩大和女同胞的加入,往往要准备白、啤和红三种酒,一来二去,人们渐渐觉得红、白搭配是淑女和绅士的完美结合,所以,现在北京人的酒桌上如有女士的话,红酒是不可缺少的了。

北京人喜欢喝名酒的人为数不少,但是在招待客人的时候喜欢请来客当地的名酒。假如您是从山西来的,他请您喝杏花村。您是从山东来的,他请您喝景阳冈。您是从河北来的,他请您喝山庄老酒。同时还喜欢喝那些市面上不怎么流通、而且还不好买到的酒。在给人月个新鲜感的同时,还会使酒桌的话题多了不少。

北京人喝酒也有许多不成文的规矩。先说斟酒吧,俗称“满酒”,有“酒不满,心不诚”之说,甭管用多大的杯,都得满满喽。敬酒碰杯的时候,总是习惯起身、离座,双手端杯。碰杯的时候总要比受敬人低月点儿,杯口儿不能高过客人或长辈的杯子,轻轻一碰,以表尊敬。而且还有“先干为敬”的说法。其实就是以身作则,点头仰脖一饮而尽。那种真诚、热情、恳切的态度,让你不得不跟着喝下去。

劝酒时也非常热情,恐怕客人吃不好,喝不好,丢连自己的面子,传出去好说不好听。所以,酒桌上的那种热情劲,不难让你喝出北京人淳朴古老的遗风和纯洁的友情。酒肉穿肠而过,滋润了干枯的心田,烧热了萎靡的精神,即便是喝醉了也让你心甘情愿。

酒是用来壮胆的,桌是用来拍板的。北京人喝酒也不完全是为了交往、友情、和哥们儿感情,不少也是为了工作、业务和事业。

朱时茂自导自演的电影《戒烟,不戒酒》有句台词;“我喝酒也是为了工作嘛。”他老婆问;“我怎么没看见李嘉诚喝酒呀?”“你看到的都是李嘉诚清醒的时候”。“而他却在不清醒的时候,“板”拍大了,捅了一个50万元的大窟窿,因此还丢了饭碗子。还是因为喝酒,阴错阳差地喝起了一个广告公司,而且越喝越发达”。

当然了,文艺作品就是文艺作品,它不过是反映了京里人喝酒的一个侧面而已。

北京人喝酒,无论是为了“情”还是为了“利”,个个能说会道。也可能是经常见到达官贵人,听到一些传闻逸事,以及道听途说的官场秘密的也不少。当然不免也就成了酒场上侃大山的本钱。

如今北京是我们的政治文化中心,酒桌上侃大山的习俗在一些人群里也就延续下来了,由“侃爷”变成了“语言大师”,酒喝得越是酣畅淋漓口才发挥得越好。来了兴致,能把耗子吹成牛,有的说,没的也敢说。电影《不见不散》中葛优的一段台词就非常典型。说是把喜马拉雅山炸开50公里宽的一个口子,把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引过来,把青藏高原这块不毛之地能变成鱼米之乡。瞎侃,你那变成鱼米之乡了,下游要冲毁多少山川,淹没多少土地呀。

还有,北京人说话不落地儿,透着那么一点儿“损”劲。比如,一位外地人在酒桌上说;“昨天走的仓促,来不及了,县长把我们叫到他们家里又交代了一番。”

那位京里人呢,掩饰着微笑,然后宽宏大度而还会带着一点体谅,点点头儿说;“和领导搞好关系很重要,某某某请我到他家吃过两次饭了。”外地人第二天酒醒了才咂摸过味来,他说的那个“某某某”怎么也算是正部级领导吧,比县长得高多少级呀!说白了,这可能与北京的人文环境有关,也可能是与几百年的京城文化有关吧。(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