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这个村支书,当了42年村支书,专注办好两件事

杜景华可能是运城最资深的村主干了。今年,是他连续担任夏县胡张乡西下冯村党支部书记的第42个年头。

运城这个村支书,当了42年村支书,专注办好两件事


评价自己40多年的党务工作,杜景华谦虚而认真地说:“我这42年,坚持干好了两件事。”

两件事:其一,主动调整产业结构,顺时应势、一调再调,用适应市场的能力帮助村民摆脱贫困;其二,以超前眼光、超常思维规划村庄,目前全村最宽的巷道30米,最窄的也有近10米。

日前,记者在西下冯村,见到了这位远近闻名的基层党支部书记。

30多年不间断调整产业结构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这艘古老的巨轮纠正航向,坚定地朝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驶去。

同一年,在当了3年村组干部之后,杜景华正式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成为西下冯村新的领头人。

村民们评价,杜景华当时的行事风格,很有一番改革开放的闯劲儿。

刚开始几年,他带领村民种粮食、种棉花,但也只能吃饱肚子,手头依然不宽裕,杜景华百思不得其解。终于,在1986年的一天,一篇文章给了他新的答案。

他在一本果树杂志上看到了一篇文章,讲的是用土窑洞储存苹果的新技术。当时,运城的苹果市场刚刚兴起,行情一片向好。而西下冯村边,就有两条沟,窑洞可以随便打。

杜景华带着村干部外出考察,回来后就在沟边打了几孔窑洞,第一年他自己储存了几万公斤苹果。过了春节,市场行情更好,转手一卖,收益颇丰。效益是最好的说服,很快,村民们积极跟进,开始做起了苹果存储业务。

这时,村里出面,对两条沟作了规划,窑洞怎么打、什么标准,都有人告诉村民。

村民外出收果或打窑洞缺资金,村里也会帮着联系银行。10年中,杜景华以村里的名义,累计为村民解决款项高达3500万元。

干什么有人引,怎么干有人教,有困难还有人帮,这都加快了西下冯调整产业结构的步伐。

最兴盛时,该村有存储苹果的窑洞200多孔,年存储量超过1000万公斤,全村近一半的村民拥有储果窑洞。每年到了苹果收获季,该村成百上千人外出收果,不仅给自己增加了收入,也带动了周边县市的苹果行情。

在存储苹果的过程中,村民看到苹果能赚钱,也开始栽起苹果树。村里顺势引导,产业结构逐渐从小麦、玉米、棉花向经济林转移,最多时全村超过一半的耕地栽植着苹果树。

1995年之后,随着苹果存储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市场波动风险的提高,西下冯村苹果存储产业逐渐衰落,效益大不如前,村民们纷纷退出。市场发生了新的变化,杜景华带着村民又开始寻找新的产业。他们到了山东寿光等地考察设施农业,最后选定了日光温室油桃产业。

1997年,杜景华联合其他两名村民,投资了20万元,先行建起了20亩日光温室。其他村干部也身先士卒,踊跃建设日光温室,栽植油桃。事实又一次证明了调产的效果,一亩油桃纯利润能达到5000元以上,有效填补了苹果存储产业衰落之后的空白,保障了村民收益。

2005年,当发现一种大棚杏收益率比油桃更高时,西下冯村又一次毫不犹豫地实施调产,改栽早熟杏,并对日光温室进行更新改进。相比以前,新的日光温室虽然一次性投资达到3万多元,但是收益也更大,除去一次性固定投资外,每亩的年纯收益平均都在2万元以上。

今年3月底4月初,该村新杏上市,每公斤售价达到20元,即便是后期也大都能卖到一公斤10元。

梳理30多年来西下冯村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的经验,不强迫,不越俎代庖,村民的事让村民自己决定,是重要的一条。无论什么年代,无论怎么调产,都是村干部先考察,再传达,给村民讲清讲透之后,村干部特别是村主干先行先试,用实实在在的收益做通群众思想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市场经济不是永恒不变的,无论什么项目都有着自己的生命周期。所以,调整产业结构最重要的不是帮村民找一个一劳永逸的脱贫项目,而是通过一次次带领村民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在市场经济中学会“游泳”的本领,巩固发家致富的基础。

“几十年来坚持不断调产,就像上了市场经济的大学校,现在我们村的人基本都算毕业了,大家对调产都能接受,产业可以的就接着干,不行的就及时换,都习惯了。”杜景华说。

20多年持续改造村巷

和城市相比,农村除了在基础设施水平上比较落后外,村庄的整体规划也存在明显的欠账。不少村庄规划不合理、不科学,不适应新时代的新需求。比如现在天然气、自来水、光缆都要入户,如果人们居住相对集中、规划相对合理的话,操作难度和施工成本都会大大降低,从而节省大量公共资源。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西下冯村早在1995年前后,就开始实施村巷的整体规划和改造。经过20多年的努力,基本改造成功。目前,该村6条主街道、6条大巷道,规规整整。其中,最宽的主街道有30米宽,一般的有20米至25米宽,就算窄的巷道,也有近10米宽。

“早规划,早实施,早实现,少损失。”杜景华这个规划理念,放在现在貌似普通,但如果是在20多年前的农村,确是非常超前的。

当然,杜景华的理念,有着现实需求的考量。

当时村里的存储苹果产业正值最高峰,每年1000多万公斤的存储量,意味着在苹果收获季有大量的卡车在村里进出。很快,村里的道路就撑不住了,坑洼颠簸不说,每逢雨雪天气,几乎无法通行。而此时,因为一次次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功,村“两委”在村民心中的威信空前提高,村干部在村民大会上一提出规划的想法,立马得到村民的支持。

客观需要,条件也成熟,一项持续20多年的村庄改造工程从此展开。

开会讨论时投赞同票是一回事,你要拆我家房子我同不同意是另外一回事。被很多基层干部称为“天下第一难”的拆迁,在西下冯村也同样遇到很大阻力。更何况当时也没有赔偿一说,工作能不能推进,完全要看村干部的执行力和村民的配合程度。

有软磨硬抗的,有破口大骂的,甚至还有因为拆迁互相对峙引发冲突的。“太难了,前后累计拆了5000多间房啊,才成现在的样子。不拆怎么办,当时还是土房,现在大家盖起了两层楼,你怎么动?”杜景华说。

当然,村里的规划和改造是循序渐进的,短期内房子全拆重建根本行不通。村“两委”首先通过了统一的宅基地标准,将原来不同年代大小不等的宅基地全部统一成半亩左右,以此为标准结合村民当前住址对宅基地位置进行了重新规划。村民不建新房的话,就维持原状,如果有村民新建房,那么就必须在新规划的位置建,这就意味着新规划位置上如果有别家村民房屋的话就得拆房腾地儿。

“你盖房子呢,为啥要拆我的房子?”一些村民想不通,尽管之前村庄规划征求意见时他们也是赞同的。村干部只能一次次、一家家地做工作、讲道理。

好在,这“天下第一难”的工作,因为分散在20多年的时间轴上,才对其难度稍作了弱化或稀释。在卓有成效的思想工作和村民的配合下,这件事情终于做成了。这两年,在上级的支持下,村里又对各个巷道进行了整体绿化、美化和亮化,西下冯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虽然当初思想上想不通,拆了几间土房子,但从现在看,早规划还是好的。”一村民说。

从2017年开始,每年的农历十月十二至二十一,西下冯村在那条30米宽的主街道上举办的农副产品交流会,年年人头攒动,商品琳琅满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