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這個村支書,當了42年村支書,專注辦好兩件事

杜景華可能是運城最資深的村主幹了。今年,是他連續擔任夏縣胡張鄉西下馮村黨支部書記的第42個年頭。

運城這個村支書,當了42年村支書,專注辦好兩件事


評價自己40多年的黨務工作,杜景華謙虛而認真地說:“我這42年,堅持幹好了兩件事。”

兩件事:其一,主動調整產業結構,順時應勢、一調再調,用適應市場的能力幫助村民擺脫貧困;其二,以超前眼光、超常思維規劃村莊,目前全村最寬的巷道30米,最窄的也有近10米。

日前,記者在西下馮村,見到了這位遠近聞名的基層黨支部書記。

30多年不間斷調整產業結構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中國這艘古老的巨輪糾正航向,堅定地朝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方向駛去。

同一年,在當了3年村組幹部之後,杜景華正式擔任村黨支部書記,成為西下馮村新的領頭人。

村民們評價,杜景華當時的行事風格,很有一番改革開放的闖勁兒。

剛開始幾年,他帶領村民種糧食、種棉花,但也只能吃飽肚子,手頭依然不寬裕,杜景華百思不得其解。終於,在1986年的一天,一篇文章給了他新的答案。

他在一本果樹雜誌上看到了一篇文章,講的是用土窯洞儲存蘋果的新技術。當時,運城的蘋果市場剛剛興起,行情一片向好。而西下馮村邊,就有兩條溝,窯洞可以隨便打。

杜景華帶著村幹部外出考察,回來後就在溝邊打了幾孔窯洞,第一年他自己儲存了幾萬公斤蘋果。過了春節,市場行情更好,轉手一賣,收益頗豐。效益是最好的說服,很快,村民們積極跟進,開始做起了蘋果存儲業務。

這時,村裡出面,對兩條溝作了規劃,窯洞怎麼打、什麼標準,都有人告訴村民。

村民外出收果或打窯洞缺資金,村裡也會幫著聯繫銀行。10年中,杜景華以村裡的名義,累計為村民解決款項高達3500萬元。

幹什麼有人引,怎麼幹有人教,有困難還有人幫,這都加快了西下馮調整產業結構的步伐。

最興盛時,該村有存儲蘋果的窯洞200多孔,年存儲量超過1000萬公斤,全村近一半的村民擁有儲果窯洞。每年到了蘋果收穫季,該村成百上千人外出收果,不僅給自己增加了收入,也帶動了周邊縣市的蘋果行情。

在存儲蘋果的過程中,村民看到蘋果能賺錢,也開始栽起蘋果樹。村裡順勢引導,產業結構逐漸從小麥、玉米、棉花向經濟林轉移,最多時全村超過一半的耕地栽植著蘋果樹。

1995年之後,隨著蘋果存儲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市場波動風險的提高,西下馮村蘋果存儲產業逐漸衰落,效益大不如前,村民們紛紛退出。市場發生了新的變化,杜景華帶著村民又開始尋找新的產業。他們到了山東壽光等地考察設施農業,最後選定了日光溫室油桃產業。

1997年,杜景華聯合其他兩名村民,投資了20萬元,先行建起了20畝日光溫室。其他村幹部也身先士卒,踴躍建設日光溫室,栽植油桃。事實又一次證明了調產的效果,一畝油桃純利潤能達到5000元以上,有效填補了蘋果存儲產業衰落之後的空白,保障了村民收益。

2005年,當發現一種大棚杏收益率比油桃更高時,西下馮村又一次毫不猶豫地實施調產,改栽早熟杏,並對日光溫室進行更新改進。相比以前,新的日光溫室雖然一次性投資達到3萬多元,但是收益也更大,除去一次性固定投資外,每畝的年純收益平均都在2萬元以上。

今年3月底4月初,該村新杏上市,每公斤售價達到20元,即便是後期也大都能賣到一公斤10元。

梳理30多年來西下馮村不斷調整產業結構的經驗,不強迫,不越俎代庖,村民的事讓村民自己決定,是重要的一條。無論什麼年代,無論怎麼調產,都是村幹部先考察,再傳達,給村民講清講透之後,村幹部特別是村主幹先行先試,用實實在在的收益做通群眾思想工作的“最後一公里”。

市場經濟不是永恆不變的,無論什麼項目都有著自己的生命週期。所以,調整產業結構最重要的不是幫村民找一個一勞永逸的脫貧項目,而是通過一次次帶領村民主動適應市場的變化,在市場經濟中學會“游泳”的本領,鞏固發家致富的基礎。

“幾十年來堅持不斷調產,就像上了市場經濟的大學校,現在我們村的人基本都算畢業了,大家對調產都能接受,產業可以的就接著幹,不行的就及時換,都習慣了。”杜景華說。

20多年持續改造村巷

和城市相比,農村除了在基礎設施水平上比較落後外,村莊的整體規劃也存在明顯的欠賬。不少村莊規劃不合理、不科學,不適應新時代的新需求。比如現在天然氣、自來水、光纜都要入戶,如果人們居住相對集中、規劃相對合理的話,操作難度和施工成本都會大大降低,從而節省大量公共資源。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西下馮村早在1995年前後,就開始實施村巷的整體規劃和改造。經過20多年的努力,基本改造成功。目前,該村6條主街道、6條大巷道,規規整整。其中,最寬的主街道有30米寬,一般的有20米至25米寬,就算窄的巷道,也有近10米寬。

“早規劃,早實施,早實現,少損失。”杜景華這個規劃理念,放在現在貌似普通,但如果是在20多年前的農村,確是非常超前的。

當然,杜景華的理念,有著現實需求的考量。

當時村裡的存儲蘋果產業正值最高峰,每年1000多萬公斤的存儲量,意味著在蘋果收穫季有大量的卡車在村裡進出。很快,村裡的道路就撐不住了,坑窪顛簸不說,每逢雨雪天氣,幾乎無法通行。而此時,因為一次次產業結構調整取得成功,村“兩委”在村民心中的威信空前提高,村幹部在村民大會上一提出規劃的想法,立馬得到村民的支持。

客觀需要,條件也成熟,一項持續20多年的村莊改造工程從此展開。

開會討論時投贊同票是一回事,你要拆我家房子我同不同意是另外一回事。被很多基層幹部稱為“天下第一難”的拆遷,在西下馮村也同樣遇到很大阻力。更何況當時也沒有賠償一說,工作能不能推進,完全要看村幹部的執行力和村民的配合程度。

有軟磨硬抗的,有破口大罵的,甚至還有因為拆遷互相對峙引發衝突的。“太難了,前後累計拆了5000多間房啊,才成現在的樣子。不拆怎麼辦,當時還是土房,現在大家蓋起了兩層樓,你怎麼動?”杜景華說。

當然,村裡的規劃和改造是循序漸進的,短期內房子全拆重建根本行不通。村“兩委”首先通過了統一的宅基地標準,將原來不同年代大小不等的宅基地全部統一成半畝左右,以此為標準結合村民當前住址對宅基地位置進行了重新規劃。村民不建新房的話,就維持原狀,如果有村民新建房,那麼就必須在新規劃的位置建,這就意味著新規劃位置上如果有別家村民房屋的話就得拆房騰地兒。

“你蓋房子呢,為啥要拆我的房子?”一些村民想不通,儘管之前村莊規劃徵求意見時他們也是贊同的。村幹部只能一次次、一家家地做工作、講道理。

好在,這“天下第一難”的工作,因為分散在20多年的時間軸上,才對其難度稍作了弱化或稀釋。在卓有成效的思想工作和村民的配合下,這件事情終於做成了。這兩年,在上級的支持下,村裡又對各個巷道進行了整體綠化、美化和亮化,西下馮村成了遠近聞名的新農村建設示範村。

“雖然當初思想上想不通,拆了幾間土房子,但從現在看,早規劃還是好的。”一村民說。

從2017年開始,每年的農曆十月十二至二十一,西下馮村在那條30米寬的主街道上舉辦的農副產品交流會,年年人頭攢動,商品琳琅滿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