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好基友死于妇人之手?说说张衡想不通的4大领导信任裂变

导语

隋大业八年(公元612年),隋炀帝怀着东征高丽失败的满腔不爽,自辽东返程。途中接到张衡诽谤朝政的举报,

杨广不调查、不审判,一纸诏令让张衡家中自尽。要知道,这位张衡曾经在杨广尚未得宠之时,特别透露过杨坚好勤俭、恶奢华的价值取向,可以说为杨广取杨勇而代之立下过汗马功劳。虽说杨广此举有卸磨杀驴之嫌,但从张衡角度看,这又是怎样一个故事呢?曾经赢得的天大恩遇,自然不是一夜间信任崩塌,今天我们一起来观摩一下,杨广、张衡这对君臣是如何在四次领导信任裂变中,一步步消耗殆尽,直至水火不容……

隋炀帝好基友死于妇人之手?说说张衡想不通的4大领导信任裂变


一、利益冲突:宠臣变路人的裂变

初,帝欲大营汾阳宫,令御史大夫张衡具图奏之。衡乘间进谏曰:“比年劳役繁多,百姓疲弊,伏愿留神,稍加抑损。”帝意甚不平,后目衡谓侍臣曰:“张衡自谓由其计画,令我有天下也。”乃录齐王携皇甫诩从驾及前幸涿郡祠恒岳时父老谒见者衣冠多不整,谴衡以宪司不能举正,出为榆林太守。《资治通鉴·隋纪五》

君王私利与社稷公利的矛盾冲突在儒家“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价值观灌输下,孕育了一代代读书人理想抱负与仕途现实的结构性冲突

张衡规劝杨广大兴土木自然有心怀社稷的良好初衷,然而在杨广看来,天下谁人劝谏都可理解,唯独宠臣张衡的冒头实在是万难理解:其一,杨广节俭律己只为迎合杨坚,并非本性所为;其二,杨广多年隐忍,“报复性”享受也符合其行为逻辑;

其三,杨广的恩遇源自张衡为之谋利,如今竟变了面目?

别人不理解,难道相交多年的张衡你也不理解?不掺和那些谏官也就罢了,为何非要把为虎谋食变为与虎谋皮?此人不敲打,又怎能成器?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不仅仅是指觊觎皇位者,也包括限制皇权者。杨广虽然顾念张衡过去的功劳,但也很清楚,杨广仍然是杨广,张衡已然不再是张衡了。找了个借口,打发出朝廷了。

隋炀帝好基友死于妇人之手?说说张衡想不通的4大领导信任裂变


二、恩威冲突:爱着变爱过的裂变

久之,衡督役筑楼烦城,因帝巡幸,得谒帝。帝恶衡不损瘦,以为不念咎,谓衡曰:“公甚肥泽,宜且还郡。”复遣之榆林。《资治通鉴·隋纪五》

论迹亦或论心,到底哪一种更能体察一个人呢?“人心隔肚皮”,抓不到一个人的心,行为成为了认知人性的晴雨表,可惜很多人缺一点“行为艺术”的觉悟。

杨广还算是一个长情之人,很久以后又想起了张衡。与杨广预计的“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后,张衡形销骨立不同,张衡竟足足胖了一圈,一路上的怜悯化成了厌恶:其一,没有把杨广的心思领会清楚,没明白杨广为何疏远他,却心宽体胖地把体罚变成了休假;其二,没有把杨广的权威放在心上,对雷霆震怒没有忏悔、惊恐,又谈何享受杨广的雨露恩泽?其三,皇帝拔擢或者贬谪大臣也是一种交流、敲打,张衡不能会意,便无法通过筛选,成为杨广的贴心人。

“欲把心思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杨广此时的心境,是孤独的、失望的,过去得心应手的左右手,已然没有利用价值、索然无味。

不过,功莫大于救主。不到万不得已,哪个皇帝愿意滥杀功臣?张衡曾经可能拥有的远大前途,最终缩水成为了一张榆林太守的“饭票”。


三、政见冲突:鸡肋变废品的裂变

未几,敕衡督役江都宫。礼部尚书杨玄感使至江都,衡谓玄感曰:“薛道衡真为枉死。”玄感奏之;江都郡丞王世充又奏衡频减顿具。帝于是发怒,锁诣江都市,将斩之,久乃得释,除名为民,放还田里。《资治通鉴·隋纪五》

言为心之声。在波谲云诡的封建社会,任何言论都可能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剪辑,成为一条自我索命的绳扣,也无怪乎“多磕头、少说话”这样的秘诀风靡盛行了。

如果说,劝谏减轻劳役、不搞行为艺术是杨广某种程度上的“权力过敏”,那么臧否人物、评论朝政就是严格意义上的政治行为了。薛道衡是杨广上位后立威的第一个靶子,亦是其管制言论的典型案例。张衡为其喊冤,在杨玄感的告发下显得愈发刺耳:

其一,杨广不允许钦定铁案被翻案,无异于是一种合法性的自我打脸;其二,杨广不允许反面舆论风行,拥有近臣身份的张衡参与传播更是推波助澜;其三,张衡嘴上不把门,交浅言深,不重用亦难以免除其潜在祸患,于是杨广动了杀心。

“用一年时间学说话,用一生时间学闭嘴”。因为,一句话、一个态度背后往往反映着一个价值导向、一个未来趋势。敏感的操盘手,自然不愿放任杂音的传播。

张衡惹祸的大嘴巴,令其连长期“饭票”也再难保证,仕途上已然被宣判死刑。

隋炀帝好基友死于妇人之手?说说张衡想不通的4大领导信任裂变


四、体面冲突:冷漠变愤恨的裂变

张衡既放废,帝每令亲人觇衡所为。帝还自辽东,衡妾告衡怨望,谤讪朝政,诏赐尽于家。衡临死大言:“我为人作何等事,而望久活!”监刑者塞耳,促令杀之。《资治通鉴·隋纪五》

狗不幸落水后,往往迎来的不是救命的稻草,而是急速坠来的石头。人在落魄时,最容易接收到来自方方面面的恶意,在不断积聚的怨气中坠入命运的深渊。

杨广作为逆势上位的新君,大有一番超越前朝的宏图伟志,东征高丽更是炫耀武功,树立万世不拔之基业的核心项目。成功,杨广自然作一番雄主胸襟的姿态;失败,杨广则必然会对非议者深恶痛疾。失势的张衡祸起萧墙,等来了最狠的下刀:其一,时机狠,把握了杨广气急败坏、点火就着的情绪节点;其二,由头狠,不举报渎职、贪腐,就在杨广的伤口大撒盐巴。

其三,破坏狠,此番诽谤绝非普通意义的毁谤,而是一种撕破脸,彻底毁掉杨广体面的毁谤,皇权的屠刀再难阻止。

“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破的”,张衡的老境无疑是颓唐的,在杨广令其亲属监视的狠辣用心下,家庭内部也有了与之划清界限的自动站队,无国、无君、无亲,又是怎么一股透心凉意?

张衡引来的祸事,进一步引发了最后堡垒的崩溃,天下之大,再难有张衡的立锥之地!

隋炀帝好基友死于妇人之手?说说张衡想不通的4大领导信任裂变


爱读君曰

张衡的悲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既有杨广权力阴影的胁迫,又有个人方面的悲剧。爱读君看来,张衡有意无意地触碰了隋炀帝杨广的逆鳞,若非曾有拥立之功,早已死于权力的屠刀之下了。其疏于明辨形势、疏于形象管理、疏于自我管控、疏于家政把握的教训无疑是深刻的:

隋炀帝好基友死于妇人之手?说说张衡想不通的4大领导信任裂变


  • ①核心利益的奶酪动不得。
  • ②顺从的行为艺术少不得。
  • ③既定事件的定性论不得。
  • ④风雨欲来时内部乱不得。
隋炀帝好基友死于妇人之手?说说张衡想不通的4大领导信任裂变

【爱读行动派】始终相信:“以欣赏艺术品的角度观摩历史人物,善推理,求真经,只为过好今生今世!”

我是【爱读行动派】,别具一格解读历史职场,深耕帝王将相枯荣背后的究竟逻辑!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敬请关注、点赞、转发、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