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性地解決絕對貧困問題的重大意義與精神研究

10月24日,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上海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共同主辦,華東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華東理工大學)基地承辦的“中國歷史性地解決絕對貧困問題的重大意義與精神研究——2020年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研究論壇”在華東理工大學召開。


中國歷史性地解決絕對貧困問題的重大意義與精神研究

  “中國歷史性地解決絕對貧困問題的重大意義與精神研究——2020年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研究論壇”會議現場 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所具有的實踐意義

  華東理工大學副校長李濤、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炳林教授分別致辭。華東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陳俊傲主持開幕式。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南京師範大學教授王永貴作了“以科學思維引領後小康時代美好生活建設”的主旨報告。《文匯報》理論部主任楊逸淇主持主旨報告。

  李濤表示,貧困問題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我國一直是世界減貧事業的積極倡導者和有力推動者,為人類的減貧工作貢獻了中國智慧。按照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華東理工大學從2012年開始定點幫扶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區域。專家學者共同研討“中國歷史性地解決絕對貧困問題的重大意義與精神研究”這一宏大的課題,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也是高標準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和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期待各位專家學者為學校的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和發展獻計獻策。

  王炳林認為,理解新發展階段既要立足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又要展望未來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其中未來的現代化具有如下特徵:一是大規模人口擺脫貧困之後實現的現代化;二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三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現代化;四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五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在上述五個現代化維度中才能更好理解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的實踐意義和世界意義。

  王永貴提出,扶貧工作是一項關乎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事業,應當從治國理政戰略高度理解扶貧事業的意義。面對後小康社會有可能出現的新機遇和新挑戰,只有運用科學思維才能加以化解。一是要運用系統性思維,即樹立系統性思維,突破瓶頸問題;二是要以辯證思維破解後小康時代人民美好生活發展中的關鍵問題,包括髮展和安全(危和機)、長和短(常和變)、快和慢(當前和長遠)等問題;三是要善用創新思維抓住後小康時代發展的契機;四是要養成法治思維築牢後小康時代的根基;五是要用底線思維來防範後小康時代美好生活建設的風險因素。

  

探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向美好生活的路徑

  華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解麗霞,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同濟大學國信評估院院長郭強,東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王治東,上海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金瑤梅,上海政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教授徐俊峰分別就“新時代脫貧攻堅的中國經驗”“後小康時代走向美好生活的路徑與標準”“關於美好生活的研究大有可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視域下的生態文明建設探析”“馬克思反貧困思想及其當代價值”作主題發言。《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常務副主編曹泳鑫研究員作點評。上海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副秘書長、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理論處原調研員李明燦主持第一階段的主題發言。

  新時代中國成功地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減貧道路和發展道路,並形成中國特色的減貧方案和減貧經驗,解麗霞闡述了五個方面經驗:第一,實現了從分配公平到生產幫扶的脫貧攻堅經驗;第二,走過了一條從全面扶貧到精準脫貧的路子;第三,實現從生產幫扶到消費扶貧的扶貧路徑轉變;第四,走出瞭如何從擺脫貧困到實現小康的經驗;第五,要總結從物質富足到精神文明富足的經驗。

  郭強表示,後小康時代不僅要使富裕的主體覆蓋全體人民,富裕的內容也要涵蓋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後小康時代人們邁向美好生活路徑的實現,可通過實踐開展美好社區建設示範探索,以提升中國人的文明程度,進而引領美麗中國和美麗世界的發展。

  王治東提出了未來關於美好生活的研究應著眼以下問題:一是美好生活的實現應當繼續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是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穩致遠的根本所在;二是美好生活的主題既要具有歷史繼承性,又要堅持現實科學性,更要兼具未來凝聚性;三是美好生活作為當代馬克思主義的重要議題,同時也要符合兩個百年目標和社會主要矛盾的實踐邏輯;四是美好生活的實現需要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

  應當從縱向和橫向兩個層面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內涵。金瑤梅認為,“全面”講的是各方協調,“小康”則是國人從物質小康到精神小康需求的歷史性變化,其中生態環境構成精神小康重要一環。建設美麗中國,還面臨著各種挑戰,應當採取系列措施應對挑戰,通過樹立生態新理念、實現綠色發展方式、以及規範生態文明制度協同發力進而助力美麗中國建設。

  徐俊峰認為,首先,貧困話題在馬克思的理論體系中具有決定性因素:物質和精神維度構成貧困內容,不同制度條件是影響貧困的發生因素,共產主義社會中才能消除相對貧困。其次,結合後小康時代思考反貧困理論,我們應當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農村和城市的貧困問題、物質貧困與精神貧困的關係、相對貧困和絕對貧困這幾對關係,這是馬克思反貧困思想所體現的當代價值。

  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將為世界減貧提供中國方案

  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張東輝,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張遠新,華東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陳紅娟,西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金建萍,華東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邱衛東分別就“費希特的貧困問題研究”“中國貧困治理的巨大成就及重大意義”“比較視域下中國解決絕對貧困的經驗探究”“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實效”“走向美好生活時代的物化困境及破解之道”作主題發言。國防大學政治學院教授孫力作點評。《上海宣傳通訊》編輯部主任呂東卉主持第二階段的主題發言。

  張東輝表示,首先,應當關注費希特解決貧困問題的思路對於馬克思主義研究的價值;其次,費希特解決貧困問題的思路給我們當今解決貧困問題提供了路徑,即以系統思維思考貧困問題。

  從成就和意義兩個層面總結中國的貧困治理。張遠新認為,首先,中國貧困治理在以下方面取得成就:一是農村貧困人口減少意味著中國即將歷史性解決絕對貧困;二是貧困地區農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大幅提高;三是貧困地區的生產生活條件明顯得到改善;四是中國的減貧方案和成就為世界減貧作出貢獻。其次,中國貧困治理的意義體現為: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促進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和社會的安定團結、推動全球減貧事業的發展。

  反貧困作為一個世界性難題引起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國家的普遍關注。陳紅娟表示,就中美在解決貧困問題的不同而言,中國對絕對貧困問題的解決內嵌於制度的正義,而美國無論是學者還是政府層面對這一問題存在一定分歧。其次,制度在解決貧困問題上發揮正義需要政府主導、市場配置以及社會全面參與。最後,解決絕對貧困的效益指向應當長效化和內生化,因而激發群眾自身的能量和創造力,使得外向型扶貧向內生型扶貧轉變。

  結合西北實效性的案例呈現來總結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實效和經驗。金建萍提出,從廈門和寧夏自2010年開始的協作扶貧實踐中得出:實效一是做大特色產業,攜手勠力促增收;實效二是做好產業承接,精準發力奔小康;實效三是做強電商產業,賦能助力開新路。就東西部扶貧協作的經驗而言,可歸結為謀劃長遠的扶貧協作戰略、營造全新的扶貧協作環境和要深化夯實扶貧協作舉措。

  邱衛東認為,首先,基於對中國綜合社會調查數據庫的數據分析,能夠看到收入水平和受教育水平與幸福感之間的關聯,在收入水平較高的人身上也會存在焦慮現象的結果使我們重新審視了究竟何為美好生活。其次,現實美好生活仍然遭遇資本所帶來的物化困境,尤其是在世界市場經濟的背景之下,探索出一條克服資本悖論,追求經濟增益,實現廣大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路徑顯得十分必要。最後,這種克服應當以充分利用資本為前提,進而引導資本或者市場來為人民服務,只有這樣才能在矛盾世界中找到平衡點去化解由資本所帶來的矛盾悖論。

  華東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汪斌鋒主持自由交流發言。江西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宜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範松仁表示,從現在到建黨一百年這段時間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應當在四個方面加以繼續推進:一是要在根子上想辦法,以思想文化建設來引領脫貧致富;二是生產力發展是解決老百姓生活水平的關鍵因素;三是要持續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四是應當思考鞏固脫貧成果的長效性。

  華東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杜仕菊作會議總結髮言時表示,第一,到2020年底,我國將完成確保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確保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的目標。今後還要繼續解決相對貧困問題,就是要繼續解決人民的發展權問題。第二,從解決貧困問題的主體力量看,多元主體的作用得到發揮。我們依靠黨的領導,依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從發展的角度看,除了上述優勢以外,如何依靠社會力量,以及激發人民的內生動力,充分調動落後地區人民的積極性來發展自己,是有待更進一步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

原標題:中國歷史性地解決絕對貧困問題的重大意義與精神研究——2020年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研究論壇在華東理工大學召開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查建國 夏立 陳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