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的导盲犬事件背后,是人们长久以来对“残障人士”的漠视

“哭泣”的导盲犬事件背后,是人们长久以来对“残障人士”的漠视

近日一则,山西太原发生的一起导盲犬被司机和乘客赶下公交哭泣的事件,让人看了心里很不是滋味,更多的也是整个浮躁逐利的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漠视,但凡车上有一位乘客懂的导盲犬经历的怎样的培训,但凡大家空出一点时间关心一下弱势群体生活的困难,我想也也不至于发生这般令人揪心的事,本文将通过介绍导盲犬训练的过程,望能消除大家对导盲犬的偏见。

“哭泣”的导盲犬事件背后,是人们长久以来对“残障人士”的漠视

很久以前,我就听人说过,我国现有各类残疾人总数约6000万人,可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但在路上我们几乎看不见他们身影,因为我们的无知对他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直到现在似乎还是没有引起重视,出门本就困难的人,就连坐公交都要被嫌弃了,我想这仅仅只是众多问题中的冰上一角。现让我们去看看这一角中一只合格的导盲犬是如何长成的。

严格的选拔

大家都知道,闭着眼睛在外面走有多危险,因此要充当盲人朋友眼睛的导盲犬,任重而道远,选拔条件也是很苛刻的,性格上不仅要温顺,还需要足够的智力、具备善解人意的能力,因此,品种的选择上,往往是世界名犬,像金毛巡回猎犬、拉布拉多以及德国牧羊犬等。

“哭泣”的导盲犬事件背后,是人们长久以来对“残障人士”的漠视

确定了狗子的品种后,还要在一群不过5—6周大的小犬中,通过一些技巧选拔出其中的佼佼者,在开始一系列高难度的培训,这个过程往往需要一年半的时间,而这一系列的花费大概就需要10万元,可见有多不容易。

接下来就让我们具体看看,一只不过6周大的小狗需要具备怎样的能力,才会被挑选上。

  • 在一群狗子面前放上一些好吃的,测出小狗们的定力
  • 放恐怖音乐,测出狗子的勇气
  • 在狗子玩的起劲的时候,呼唤它,测试它的忠诚

因此兼具定力、勇气、忠诚的狗子才算是具备一只合格导盲犬该有的最基本的素质,而这仅仅是开启严格训练的入场券。

“哭泣”的导盲犬事件背后,是人们长久以来对“残障人士”的漠视

得到了入场券的小狗,会在两个月后送到志愿者的家里寄养,目的是熟悉人的生活环境。

一岁时,小狗们的性格基本稳定,接受、反应能力也达到了最佳,训练师就会接它们回来训练,训练的过程在半年左右。

这半年间,小狗需自如地完成所有基本技术。

  • 遇见障碍物的反应。比如在楼梯口的反应

训练师会带小狗到楼梯口,用手拍拍楼梯或别的东西,让小狗停下来并侧过身靠着训练师,就这样一遍又一遍,让小狗形成习惯,一见到楼梯就自动停下来,侧过身挡住人的身体,直到成功率达到99%。

“哭泣”的导盲犬事件背后,是人们长久以来对“残障人士”的漠视

  • 与未来主人的默契

导盲犬要和未来的主人一起进行训练,主人要学习如何与导盲犬一起工作,如何命令,如何喂养等等。

小狗则要认识新主人的居住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如果双方配合默契,导盲犬才会被盲人领回家,正式开始“上岗工作”了。

综上,可以看出。,导盲犬的训绝非易事,我国许多法律也明文规定的导盲犬的权力,甚至本次事件的发生地,的地方公交条例中也是有记载的,可惜越是事不关己的事越不被人重视。

  • 《残疾人保障法》第58条规定:“盲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 国务院颁发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第16条也明确提出:“视力残疾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无障碍服务”。
  • 《山西省城市公共客运条例》第四章三十二条第(五)项明确规定,禁止携带动物乘车,但导盲犬除外。

结语

不知道导盲犬的权利,不懂法律对弱势群体保护,在人人都追名逐利的无心顾及他人的种种前提下,我能理解公交司机为了乘客安全着想的初衷,也能理解乘客不想被耽误时间而出言伤人的情绪,以及当事人被迫下车的无奈和狗子委屈的心情,也因为理解所以我相信,当他们消除了对导盲犬的偏见时,下次见到导盲犬时大家能笑脸相迎。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我们能够不断提高对残障人士的关注,而不是一次又一次的不了了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