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與母親相依為命,母親癱瘓16年,他說娘沒了,我就是孤兒了

1958年的中國,工業發展的火熱,各地工廠濃煙四起,趕著發展的步伐。這時,夜空中一顆星星落了,地上一聲啼哭亮了。

馮小剛與母親相依為命,母親癱瘓16年,他說娘沒了,我就是孤兒了

出生貧苦

馮小剛,出生在那個貧瘠的年代,乾旱、洪水、地震等災害頻發,帶給人民的苦痛,也帶給了他。天災剛過,人禍又至。他的父母走到了感情的盡頭,選擇了離婚,馮小剛跟了母親。

在與母親相依為命的日子中長大,馮小剛對父親的概念很是淡薄。

他的父親馮飛,曾在北京高校任教,後來被認定為右派份子,被遣送回籍,而正由於父母離婚,才保住了馮小剛姐弟兩個和母親的北京戶口,留在了京城繼續生活。

母親是當時印刷廠中的一位醫生,在與馮飛離婚後,獨自扛下了撫養兒女的重擔,由於過度勞累,身上落下了很多的病根。雖然家境並不富裕,但母親對馮小剛的教育卻從未缺乏,自始至終教導他為人要善良,要寬容。

在母親的羽翼下成長起來的馮小剛少了一股子男子氣,動不動就愛哭鼻子。往往在他流淚的時候,母親總會在旁邊開導安慰。

相對於馮小剛的愛哭,母親就堅強多了,她並沒有因為離婚就自暴自棄,反而更加的熱愛生活,她在窗臺上養的吊蘭,也如她一般頑強地生長著。

馮小剛與母親相依為命,母親癱瘓16年,他說娘沒了,我就是孤兒了

兩位貴人

馮小剛高中畢業後,就進入了北京軍區文工團,擔任舞美設計。後來前往坦克六師宣傳隊工作,並在次年正式參軍入伍。

在部隊裡呆了六年,這六年的磨練,讓他少了些柔弱,多了些氣勢。1984年,部隊要精簡人員,許多人被納入了轉業名單,馮小剛就是其中之一。

經過了諸多坎坷,馮小剛最終在城建開發總公司確定了工作。徹底的脫下了陪伴他六年的軍裝。在鏡子前,他看著最後一次穿著軍裝的自己,久久無法回過神來。

在城建開發總公司工作時,他遇見了鄭曉龍,鄭曉龍在當時就已經是名氣頗高的大導演了,這算是馮小剛的貴人之一。

跟著鄭曉龍,他接觸到了很多以前感覺很遙遠的東西。鄭曉龍看他很是順眼,就在第二年,把馮小剛調往北京電視藝術中心做美工了。

馮小剛出身窮苦,算是社會下游人士,在跟著鄭曉龍的這段時間裡,他接觸到了越來越多上游社會的人,其中一個就是王朔,是他的另一位貴人。

馮小剛崇拜王朔不是一天兩天了,很多王朔寫的小說,馮小剛都會來來回回的讀上好多遍,甚至能按著小說的章節背下來。馮小剛評價王朔“抬頭望見北斗星”,可見他對王朔的崇拜是多麼的深刻。

經過了幾年的發展,馮小剛已經成為了一名正式的編劇。1991年,馮小剛與鄭曉龍共同擔任劇情片《遭遇激情》的編劇,憑藉這部影片獲得了第1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的最佳編劇獎提名,並且在同一年與王朔聯合編寫了《編劇部的故事》。

這為他今後的電影事業奠定了非常紮實的基礎。

馮小剛與母親相依為命,母親癱瘓16年,他說娘沒了,我就是孤兒了

成為導演

次年,馮小剛憑藉與鄭曉龍合作編寫的《大撒把》獲得了第1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提名,並且一躍成為導演,在1993年和鄭曉龍共同執導《北京人在紐約》的拍攝。

這是馮小剛執導的第一部作品,是他導演生涯的起點所在。

馮小剛能有如此成就,和他本身的成長經歷有著很大的關係。

與鄭曉龍他們這些自小就生活在大院兒裡的有錢人家不同,他出身平民,沒有資源沒有背景,一切只能夠靠自己去一步一步的走出來,他不在乎自己的面子,他抓準了一切的機會往上爬,從軍隊到美工,從美工到編劇,再從編劇到導演,其中的艱辛與苦楚,只有他自己知道。

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在都是一個末尾的角色,給別人端茶倒水,做著僕人的活兒。

但他沒有怨言,因為他懂得如何去利用那些比自己聰明還比自己有背景的人,他依附於這些人,再慢慢的超過他們。他受過很多嘲諷,很多羞辱,但他忍過來了,所以才成就了導演馮小剛。

1997年,馮小剛導演了電影《甲方乙方》,是由王朔的小說《你不是一個俗人》改編而成,在創作時用了小品串聯式的電影結構,成為了中國內地電影史上第一部賀歲片,打開了這一商業模式的源頭。

後來憑藉《沒完沒了》、《一聲嘆息》、《大腕》、《天下無賊》等電影躋身中國最有名氣的大導演行列。開創了馮氏喜劇的道路,徹底將那些曾經看不起他的人踩在了腳下。

馮小剛與母親相依為命,母親癱瘓16年,他說娘沒了,我就是孤兒了

母親病倒

而在他事業步步高昇的時期,母親的身體卻倒了下去。在母親45歲時患上了癌症,兩年後又患上了腦血栓,徹底癱瘓在床。

《人生在線》紀錄片拍攝期間,有一次馮小剛開車回家看望母親。

那是一座老式住宅樓,屋子面積不大,陳設也有很多年頭了,裡裡外外無不散發著貧困家庭的氣息,這時的馮小剛應該是有能力換一個好一點的房子,但母親不想麻煩兒子,就一直沒同意,無奈,只好讓姐姐馮小軍在家照顧癱瘓的母親。

當馮小剛坐到床邊,握住母親的手,還未開口說話,母親便趕忙問他最近忙不忙啊?

不用老是惦記她。旁邊的姐姐告訴他母親最近的手總是麻,馮小剛便問是不是一直在床上躺著身子壓的麻,於是在床頭給母親系了個繩子,好讓母親自己把身子拉起來活動活動。

又與母親說了一會兒話,講了講自己的近況,待她休息了,就和姐姐談起了心事。姐姐說想讓馮小剛在劇組給她找一份工作幹。

聽此,馮小剛沒有思考便拒絕了,並不是不念親情,只是身為圈內人,他知道劇組有多麼的亂,裡面什麼樣的人都有,怕姐姐到裡面吃虧。

其次雖然以他的身份介紹自己的家人去劇組工作只是一句話的事,但難免會被人說閒話,怕姐姐聽了心裡難受。所以才在第一時間拒絕了姐姐的請求。

姐姐告訴馮小剛,在他去拍《大林莽》的時候,母親就病倒了,只是怕耽誤他的工作,就一直沒有說,姐姐辭了自己的工作連著在醫院守了七天七夜,實在扛不住了才告訴馮小剛。

對此馮小剛更是滿心的愧疚,思慮再三,便在劇組給姐姐找了個管理服裝的工作。

臨走時,馮小剛再次前往母親的床邊,輕輕的告訴母親自己要走了,母親的眼淚譁就流了下來,母親對馮小剛的思念很是深沉。

自她20歲失去雙親,一個女子來到北京漂泊,後來又離婚、患上癌症、臥病在床,一躺就是16年,縱然再堅強的人,也會忍不住的流淚。看著默默哭泣的母親,馮小剛趕忙安慰,承諾一段時間後會再來看她。

曾經母親接受完檢查,醫生告知馮小剛說母親是患了老年痴呆,但馮小剛並不相信,因為在他眼裡,母親始終是清醒的,看著母親眼中的悲傷和對自己濃濃的愛,絕不是老年痴呆的人所能擁有的。

馮小剛與母親相依為命,母親癱瘓16年,他說娘沒了,我就是孤兒了

母親逝世

一年後,2001年,母親永遠的閉上了眼睛,臨走之前在馮小剛的耳邊說:“兒子,你會順順利利的,所有的苦難都讓媽媽一個人替你嚐盡了。你有出息,我的罪就沒有白受。”

這句話對馮小剛的影響巨大,在之後的電影中,有些角色也多多少少的帶著一些母親的影子,馮小剛在母親走後表示,無論準備多久。

在母親真的離開這一天,還是會難以接受,娘在家就在,娘沒了就是孤兒了。他為母親寫的輓聯是:“媽媽辛苦了,您老休息吧。”

馮小剛的妻子徐帆,把母親的葬禮安排的井井有條,很多馮小剛都未曾注意的細節,她都考慮到了,看著她在母親的葬禮上忙裡忙外,馮小剛深情的說娶了徐帆,是他三生有幸。

如今的馮小剛確實如母親所希望的出息了,成為了國內人盡皆知的大導演,《唐山大地震》、《老炮兒》、《我不是潘金蓮》等優秀作品更是層出不窮,他擅長用調侃的方式去講述一個個小人物的故事,用一部部電影反映出人性的善惡。

有人評價他是一位遊走在商業與藝術之間的導演,用一步一個腳印的方式,在娛樂和藝術之間找到了一條雙軌並進的道路。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半輩子的柴米油鹽,父母只為了讓我們有著選擇未來的權力,不至於被生活逼著前行。

馮小剛與母親相依為命,母親癱瘓16年,他說娘沒了,我就是孤兒了

馮小剛從母親那裡學到的,不僅是善良,更有著堅強與樂觀的心態,這才是母親為他留下的最大財富,憑藉這些,才能從那個一無所有的窮小子變成家喻戶曉的大導演。

母親的身影會永遠的刻在他的心中,今後人生的每一筆,每一步,都會有著不一樣的風采。而他的作品,就如那天上星,總是散發著熠熠光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