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4種客家美食,你可能吃過,但背後的故事你不一定知道!

釀豆腐的由來

傳說釀豆腐源於北方的餃子,因嶺南少產麥,思鄉的中原客家移民便以豆腐替代麵粉,將肉餡塞入豆腐中,猶如麵粉裹著肉餡。釀豆腐是客家第一名菜,逢年過節或款待賓客,客家人都做釀豆腐,取“豆腐”的諧音“大富”,寓意一個好兆頭。

這14種客家美食,你可能吃過,但背後的故事你不一定知道!

還有一個傳說,很久以前,有一位興寧籍客家人和一位五華籍客家人兩位好朋友結為把兄弟。一天,他們相邀到飯店吃飯。點菜時,興寧人要吃豆腐,五華人要吃豬肉。兩人互不相讓,各執己見,爭吵起來,飯店老闆從中斡旋,從而想出了一條妙計:把豬肉剁碎,拌上佐料,釀進一塊塊豆腐裡,先把釀豆腐的兩面都煎成金黃色,再蓋鍋燜煮。香氣四溢、色香味俱全的釀豆腐吃起來香滑可口,兩位同年拍手叫絕,連說‘好吃、好吃’!

後來客家人又按照類似的方法制作出釀苦瓜、釀茄子、釀青椒等客家美食。

鹽焗雞的由來

鹽焗雞是客家一道名菜,客家人選取當地嫩雞,宰殺後除去內臟,晾乾;再用抹塗了少許食油的草紙將整隻雞包捆嚴實,塞入炒好的熱鹽堆中,用文火焗半小時左右即可。取出後將其拆撕成絲肉片,放進盤內上席,再配以薑汁、麻油等調味料,皮軟肉嫩,香濃美味,並有溫補功能。關於它的由來,有這樣一個傳說:

這14種客家美食,你可能吃過,但背後的故事你不一定知道!

從前,有一位客家商人接受朋友贈送的一隻肥雞。商人打算將其帶回家給妻兒嚐嚐,但路途遙遠,活雞不易攜帶,於是他便將雞宰殺製成白切雞,用鹽包封,裝在包袱裡。不料在回家的路上,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沒有東西吃,他肚子餓了,便從鹽包裡掏出白切雞,烤著吃了。出乎意料地,他發現這樣弄出來的雞肉味道非常好,商人留了幾塊,帶回家給妻兒品嚐,妻子品嚐後依法炮製,“鹽焗雞”就這樣誕生了。

梅菜扣肉的傳說

梅菜是客家傳統特產,色澤金黃,香氣撲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溼不熱,被傳為“正氣”菜,用梅菜、五花肉、佐料等精心製作而成。“梅菜扣肉”久負盛名,據說它與鹽焗雞、釀豆腐同時被稱為客家三件寶。

這14種客家美食,你可能吃過,但背後的故事你不一定知道!

“梅菜扣肉”據傳還有一段美好的傳說:北宋年間,蘇東坡居惠州時,專門選派兩位名廚遠道至杭州西湖學廚藝,兩位廚師學成歸來,蘇東坡又叫他們模仿杭州西湖的“東坡扣肉”,用梅菜製成“梅菜扣肉”,果然美味可口,爽口而不膩人,深受歡迎,很快就成為宴席上的美味菜餚。

客家肉丸

客家人愛吃肉丸,肉丸既是小吃,也是一道家常菜,客家人主要是取“丸”與“圓”同音,寓意團圓、圓滿。肉丸因用料不同而分為豬肉丸、魚丸、牛肉丸、牛筋丸等。其特點是,味道純正,保持原有肉味,韌性爽脆。

這14種客家美食,你可能吃過,但背後的故事你不一定知道!

據史料記載,自晉朝末年開始不少中原漢人南下遷徙,形成了早期客家民系,後來部分漢人繼續東進福建或南遷廣東等地。為逃避中原戰亂、飽受遷徙之苦的客家人,期盼著太平盛世,渴望舉家團圓,永享安寧,特地製作了一道地方特色突出且帶有濃厚喜慶色彩的風味美食,那就是圓圓的客家肉丸

客家豬肚雞

這14種客家美食,你可能吃過,但背後的故事你不一定知道!

豬肚雞是客家人招待貴賓的重要菜餚,也是客家人的家常菜。據說,很久以前有一位大戶人家的媳婦剛生完小孩,家婆每天都煲補品給她吃,可是她就是沒有胃口,身體日漸消瘦,奶水不足。於是她丈夫請來廚師為她做菜,廚師發現她特愛吃胡椒煲豬肚,後來廚師終於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把雞放進豬肚裡面加藥材煲湯。果然,她胃口大開,身體好了起來。後來,街坊鄰居紛紛如法炮製,這道菜從此便在客家人中流傳開了。

梅菜乾的由來

梅菜乾為客家傳統名菜,選用新鮮的梅菜經晾曬、精選、飄鹽等多道工序製成,色澤金黃、香氣撲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溼不熱,可作梅菜扣肉、梅菜乾蒸排骨、梅菜乾煲例湯及其他肉類佐料之用。梅菜乾的由來有著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客家某地有一位盧夫人,她出身大戶人家,知書達理,心地善良,但後來家道中落。盧夫人育有五子,因戰亂饑荒,生活越來越拮据,常常三餐不繼。有一天,她在河邊洗衣服,孩子們飢腸漉漉,吵著哭著要吃東西,盧夫人不禁心酸落淚。恍惚之中,一陣清風吹過,飄來彩雲一朵,只見一位仙風道骨的娘娘站在自己跟前,自稱是梅仙姑,碰巧路過此地,問盧夫人緣何傷心?問明緣由後,

梅仙姑拿出一包東西,說:“此有菜籽一包,你拿去播種,春節前即可收穫!可緩解你的燃眉之急!”說罷即騰雲而去。盧夫人接過菜籽,趕緊叩謝仙姑。

這14種客家美食,你可能吃過,但背後的故事你不一定知道!

於是,盧夫人在菜園播種菜籽,辛勤勞作,很快便長出綠油油的菜苗,秋收後,又在稻田大量種植。轉眼到了臘月,正值收穫季節,採來煮食,鮮甜嫩滑,孩子們飽餐一頓,歡天喜地。豐收的菜吃不完,盧夫人便試著將菜砍下曬乾,加鹽醃製放入陶罐堆藏,以後再加以蒸、晾、曬等工序,製成的菜乾金黃油亮,香氣四溢。

春節期間,盧夫人取出梅菜與豬肉一起燜煮,鮮甜可口,別有一番風味。親朋好友問及此乃何物,盧夫人略一沉思,說:“是梅仙姑送的菜種,就叫‘梅菜乾’吧。”

大埔筍粄

千百年來,餃子作為賀歲食品,受到人們喜愛,相延成習,流傳至今。新春佳節人們吃餃子,寓意吉利,以示辭舊迎新。

這14種客家美食,你可能吃過,但背後的故事你不一定知道!

客家先民,從中原遷移到南方定居,他們也帶來中原的飲食習慣,逢年過節都要包“餃子”,但定居到南方,當地不產小麥,因而弄不到包餃子的麵粉。聰明的客家人把當地種植的山芋、薯根製成澱粉作麵皮,用當地盛產的竹筍、香菇以及肉料變通製成形似“餃子”的筍粄,而作為節日賀歲食品,年長日久,筍粄就成為久負盛名的客家小吃。

大埔憶子粄

這14種客家美食,你可能吃過,但背後的故事你不一定知道!

大埔憶子粄的得名有一段悽婉的故事。相傳在明代,大埔某地有一戶人家,母親叫松嬸,兒子阿根武藝出眾,在鄭成功部下當一名水兵,漂洋過海到臺灣去剷除倭寇、除暴安良,久未歸家。松嬸思念兒子,每逢中秋節,就做了兒子愛吃的粄,擺在月下,對月思念兒子。春去秋來,足足等了30年。在一箇中秋之夜,兒子突然回來,松嬸端上兒子最愛吃的粄,阿根接過母親手上的“粄食”,歡慶團圓,此粄因而得名“憶子粄”。

大埔薄餅

這14種客家美食,你可能吃過,但背後的故事你不一定知道!

大埔薄餅為大埔傳統美食,有二百多年的歷史。相傳清乾隆年間,在陝西任按察使的大埔百侯人楊纘緒,回家為母親祝壽。為孝敬母親,帶侍從、家廚回大埔擺壽宴款待鄉親,其中有一道點心“薄餅”,不曾想到母親頗喜食之。楊纘緒事假已到,要返回陝西,為了讓母親長期能吃到“薄餅”,便叫家廚留下,讓他把製作“薄餅”的手藝傳授給當地村民後再返回任所。從此以後,製作薄餅的技藝就在大埔百侯民間流傳,大埔客家人結合本地盛產的原料不斷加以改善、變換口味,從而演變成今天的風味小吃。

大埔企油餅

這14種客家美食,你可能吃過,但背後的故事你不一定知道!

相傳一百年多前,梅州大埔縣茶陽太寧有一個鐘姓男子,常年挑擔到茶陽賣農產品以維持一家生計,為省下午餐錢,他總是帶著自家做的餅作為乾糧,並且百吃不厭。有一天老鍾突發奇想,為何不順便多做一點餅?說不定別人也像我一樣喜歡吃呢。於是,他真的就做了不少,挑到茶陽趕集,在圩市上賣,並取名“企油餅”,有油有糖,而且價格又便宜。果不其然,企油餅一上市即大受歡迎。嚐到了甜頭的老鍾從此改行專做企油餅生意,待兒子長大,子承父業,繼而孫承子業,如今企油餅已傳至第四代,工藝自然也大大提高和改良,成為大埔美食中一顆閃耀的明星。

永定芋子包

民間有句俗語“吃上芋子包,包銀包金包發財”,芋子包是一種客家小吃,它用芋子加適量木薯粉做包子皮,加上餡料包成的一種包子,製作方法簡單。一般將個頭大、易爛的芋子洗淨,連皮置鍋內煮熟,然後取出剝去芋皮,置盆內搗(爛)成芋泥後,加入適量木薯粉和精鹽,用擀麵杖擀成包子皮。而內餡是瘦豬肉、香菇、冬筍(或筍乾)絲、蝦仁、蘿蔔絲、蔥白等料,並將其剁碎,放入精鹽、味精下鍋翻炒,濾去湯汁即成餡心。

這14種客家美食,你可能吃過,但背後的故事你不一定知道!

芋子包包好後,擺入墊有紗布的蒸籠中,下鍋用猛火蒸15分鐘後便香氣撲鼻,令人垂涎。此時出鍋擺盤,放入麻油等調料。一盤熱氣騰騰、香氣撲鼻的芋子包就大功告成,芋子包可蒸著吃,也可用水煮、油炸、油煎等各種烹調方法,其味各具特色。

閩西客家地區還流傳著一個“芋賑饑”的小故事:古時有一寺僧,專力種芋,歲收極多,杵之如泥,築造為牆,後遇大飢,獨此寺四十餘僧食芋泥以度凶歲。可見芋子是個好東西,是山中之珍品。而

聰明能幹的客家人在吃雜糧時,不斷變換口味,變換芋子的吃法,更新芋子的烹製花樣,以芋子烹製菜餚宴請客人,於是就在生活實踐中烹製出鄉間美食——芋子包。過去,芋子和番薯都是山村客家人家中的主要雜糧,正如農諺所言“番薯芋子半年糧”,它既可當蔬菜,又可當糧食。

在閩西客家地區,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都做芋子包,特別是大年三十晚上的那頓芋子包,更有特殊的味道,不但有“包銀包金”的寓意,全家聚攏在一起包芋子的場景更是洋溢著濃濃的親情,散發出縷縷的溫馨!

等郎妹酒

從前,客家某地有一對夫婦,夫妻恩愛,心地善良,樂善好施,以釀酒為業,生活無憂,但結婚幾年一直沒有生養。一日丈夫出外送酒,在回來的路上看見路邊一被棄女嬰哭聲悽慘,心生憐意,將她抱回家,妻子也是心善之人,即放下手頭活計,給女嬰梳洗,經過梳洗的女嬰眼睛烏溜溜十分惹人喜愛,這時正好釀出一鍋香氣逼人的酒,夫婦倆甚是高興,將酒入甕落窖貯藏,夫婦倆商議:

將來自己如果生子,則將此女嬰作兒媳婦;如果不能生子,則將她作女兒,這鍋酒就給兒子、媳婦成婚或女兒出閣之用。也許老天被夫婦倆的善心感動,二年後夫婦喜得貴子,小女長也得聰明伶俐、乖巧可愛,七、八歲就學會了釀酒,而且經她手釀出的酒奇香可口,很多遠客都慕名而來要買“等郎妹酒”,從此這一家興旺發達。

這14種客家美食,你可能吃過,但背後的故事你不一定知道!

十八年後,夫婦為兒子媳婦辦婚事,擺酒宴請四方鄉鄰,那貯藏十八年的美酒開壇更是奇香撲鼻,一位山歌名手即興山歌一首:

“等郎妹子等到郎,等郎長大結鴛鴦。美酒一盅甜蜜蜜,夫妻恩愛百年長。”

從此,這對夫婦善有善報的事傳為佳話,據說“等郎妹”的稱呼也從此傳開了,客家人抱養“等郎妹”的習俗也是從那時開始的。

艾粄的傳說

客家人有一種傳統習俗,就是在春天,他們用艾草與糯米粉搓揉做成“艾粄”,用來敬神和招待客人。《本草綱目》裡記載: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具回陽、理氣血、逐溼寒、止血安胎等功效。因此,客家人喜歡吃鮮嫩的艾草,清明時節天氣陰溼,吃艾草便可祛溼溫補。艾草不但用來吃,也被用來掛在門前避邪,小孩子用艾草來煮水洗澡,還可防生瘡。關於艾粄,還有這樣一個傳說:

這14種客家美食,你可能吃過,但背後的故事你不一定知道!

很久以前,有一年初春,有一條東海孽龍逃出水晶宮,在外面胡作非為。他到客家地區紫金一帶,興風作浪,狂風吹倒房屋樹木,洪水沖走莊稼土地,惡浪打翻船隻,孽龍還吞食人畜。百姓們苦不堪言,怨聲載道。二月十九日這天,觀音菩薩雲遊路過此地,見孽龍無法無天,觀音便化作一位慈眉善眼的老婦人,對當地百姓們如此這般地交代一番。百姓依照觀音的交代,趕緊用艾葉加糯米粉製成粄類,讓親朋好友都來品嚐。吃過艾粄的人,散發出一股讓龍懼怕的氣味。各家各戶還裝上一盤盤艾粄放在屏風前的案上,或者掛在高處,讓艾草味徐徐散發。此外,還點上香燭,燃放爆竹,人來人往,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孽龍被艾葉味燻得昏頭轉向,半死不活,又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沸騰的場面,嚇得魂飛魄散,乖乖逃回海中,從此再也不敢輕舉妄動。

興寧蓼花的趣聞

“蓼花”是興寧縣有名的糕點,素有“糕餅之花”的美名。一百多年前,“蓼花”就遠銷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南洋各地。“

蓼花”講究形、色、味,外表好像冬瓜一樣,裡面好像瓜瓤,酥脆甜香,選料及製作工藝都有較高的要求。說起蓼花,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哩。

這14種客家美食,你可能吃過,但背後的故事你不一定知道!

江南才子祝枝山曾任興寧知縣。有一天,祝枝山十分想吃家鄉的名點“糯米餈”,於是,他請來一位姓陳的點心師傅,口授“糯米餈”的製作方法,叫陳師傅如法炮製。不過,陳師傅並沒有完全按照他所授的製作方法去做,而是融合了客家點心製作特色,用糯米、芋頭、芝麻、砂糖等原料,製作了另一種風味獨特的食品。祝枝山一吃,又酥又香,又脆又甜,色香味俱佳,不禁連聲稱讚,誇獎陳師傅手藝高超,同時給陳師傅加倍薪俸,還親自給這種糕點命名為“蓼花”。從此,“蓼花”的名聲就在客家地區傳開了,慢慢地傳到海內外。

本文轉載自嘉大圖書館,圖文版權歸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