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反思一:企业经营者如何改造我们的学习

(一)

如此一场疫情,让十几亿中国人宅在家里至少1个月左右,估计没有多少人经历过这么长时间的闭门不出,

而这恰恰是一次最好的归零与反思——全民的被动归零与闭门反思!

作为一名企业人,我更关注思考企业的问题。疫情给中国企业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大多数中小企业面临生存的危机。除了积极应对外,我想更重要的就是学习和积累了,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才能更好的应对危机和迎接危机过后的持续发展!

1941年毛主席曾在延安写了《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指出应对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进行改造。我回顾反思中国企业界的学习历程与各类课程、模式,认为中国企业经营者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也到了不得不进行改造的地步了!

疫情中的反思一:企业经营者如何改造我们的学习

(二)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国企开始新一轮的股份制改造(是耶非耶,另再论之),民营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掀起了对现代企业管理学习的热潮,各种工商管理班不断开办,继之而起的是各大院校的MBA、EMBA。这些课程与学习,提升了中国企业经营者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水平。

但MBA课程毕竟源于西方,我的老师王绍璠先生在美国生活二十余年,他在X大、X华的企业家班中多次讲到,MBA的背后是美国清教徒博爱、奉献、回归社会的基督教文化精神,以及现代的资本主义工商文明,中国的企业界和企业家不能照搬。但我们岂止是照搬而已,有多少MBA、EMBA已沦落为XX傍大款、投机份子沆瀣一气的大垃圾场!

那就学学中国式管理吧(中国企业的发展还没形成自己独特的管理思想、理念、模式,哪谈得上中国式管理呢???),于是各种总裁国学班粉墨上场,儒释道墨兵法禪、易经识人风水预测。。。一个满汉全席就端上来了,每门课程3、5天,一年多时间结束,学费10万甚至更高。从X大、X华到XX书院,十余年来中国企业家的国学课程从内容到模式就没有什么变化。那是否真的就对自己本国学术的大成、文化的精华能掌握并运用了呢?我与多位参加过这类课程的企业家交流过,反馈的结果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内容鲁莽,学得灭裂,只有相期邈云汉了!

然后学日本,学稻盛和夫,因为稻盛先生讲我的经营哲学在你们的文化中都有。但人家做出了两个世界500强,其对中国文化的学习是深入的、身体力行的、发自骨子里和灵魂深处的!

学过稻盛,了解了中国文化特别是阳明心学对日本的影响,国内又掀起了阳明学热,这对当下这个充满功利,缺乏诚信与良知的中国企业界,确实如一股清流。但阳明心学根底在四书五经,融汇了道、佛,经过阳明先生独特的人生实践和历练,针对理学的拘执与偏狭而出,有它的时代背景。我在《我们到底向王阳明先生学什么》一文提出了两个问题:阳明心学为什么没能挽救明王朝?信奉阳明心学的蒋介石为什么被毛主席赶到那么一个小岛上去了?如果没有四书五经及佛家、道家、兵家的文化底蕴和视野,很可能学阳明心学就变成了另外一种心灵鸡汤,甚至被利用来洗脑。“致良知XX院”把“心即是道”师心自用改为“心决定道,道决定德,德决定事”,并强迫学员不近人性的所谓“忏悔”,正是这种无根无源的学习的写照!

这二十年来,还流行了成功学、教练技术、身心灵等各类课程,随着高价拜师、洗脑传销、师生纠葛、神秘体验(特指身心灵类课程,这些国内外的大师导师们,动辄前世今生、宇宙能量、消灾化难,就是不能杀灭冠状病毒),大多已是昨日黄花,流水落花去也。至于各种讲模式的、制度的、顶层设计的、销售的、金融的、互联网加的,真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疫情中的反思一:企业经营者如何改造我们的学习

(三)

回顾这么多,我们可以总结出两点:

一是中国企业经营者的学习太急功近利,追求短平快,希望拿来就能用,只想马上解决问题,没有对学习的目的、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和时间规划进行深入思考研究;

二是学习的内容杂、乱、多,且不成体系。所学不成系统,学后也很难总结形成自己的有系统的理论、思想、修养和方法体系,这样的学习如何能指导自己的企业经营管理与发展创新呢?

难怪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7年,中小企业平均寿命更是只有2.5年,而在美国与日本,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分别为8.2年、12.5年。除了外部环境的原因,根本原因是中国企业经营者文化素质普遍比欧美日本偏低。

(四)

那如何改造我们的学习呢?

一、关于学习目的。企业经营是考验一个人综合素质、修养与能力的系统工作,而且是一个永续工程,因此我们学习的目的不能只是为了解决当前面临的经营问题,而应着眼于如何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文化修养,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智慧能力上,并要树立终身永续学习的认识。

二、关于学习内容。不能只局限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内容,因为道理很简单——“功夫在诗外”。如,企业经营者首先要有良好的身心体魄,因此关于身心修养的学理与方法要不要学呢?其次家庭会影响到工作与事业,那关于婚姻家庭和谐、亲子关系与教育的内容要不要学呢?第三、经营要有自己的哲学指导思想,才能对公司的管理、发展、用人、研发等形成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那东西方的哲学要不要学呢?第四、经营涉及到团队打造与文化建设,有关人际关系的伦理学,文化建设相关的礼仪、制度、艺术等要不要学呢?最后,我们是在中国经营企业,关于中国的文化、历史、政治、经济乃至民俗更要学。而且面对全球一体化和互联网时代,国际的和前沿的也要学!

这么多内容,如何体系化呢?我后面会谈到。

三、关于学习的方法。能深入思想、影响灵魂的学习,不是简单的情感体验和浮在面上的蜻蜓点水,引用《中庸》的话,是扎扎实实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则古今中外、各门各类都要涉猎;问则不盲从不轻信,发现问题带着疑问;继而思,独立思考,多方联系论证;辩则师友交流、问难辩论,逐渐形成自己明确清晰的体系、立场、观点和方法;最后笃定的行之于实践——个人修身的实践,家庭和谐的实践,企业经营及创新的实践,乃至回馈社会国家的实践!

而且传统“诵数以贯之”这一方法(反复诵读以求贯通),一定要重拾起来,它是保障学习的有效性和高效性的基础(关于这一方法的论述,见拙文“疫情中的反思二:焦虑的中国教育”)。

疫情中的反思一:企业经营者如何改造我们的学习

(五)

那这里面有个根本问题和矛盾要解决——企业经营者事务繁多,时间有限,怎么能做到以上五点呢?这就涉及到传承文化和知识的学术范式问题及时间安排和技术问题。

首先谈谈学术范式。我们这一百多年来,由于对自己民族文化失去信心造成了文化的断层,我们丢掉了几千年来中国特有的“六艺通学”的学术传承范式,我们引进并迷信西方的“科学分科”的学术范式,于是在我们的思维定式里,认为知识一定是分科的,要博学就一定要学习各个不同的学科才可以,这把我们现代中国人带进了一个误区。中国传统的书院上千年来秉承“六艺通学”的范式,教育内容始终围绕易、书、诗、礼、乐、春秋展开,培养了无数经世治国的栋梁之才,我们的学习应该回归这一传统(关于这一问题也请详见拙文“疫情中的反思二:焦虑的中国教育”)。

有人要说了,易、书、诗、礼、乐、春秋不都是儒家的经典吗?你这是要开倒车崇儒吗?

呜呼!这是目前中国人关于自己文化历史认知上最偏颇的一个错误。须知孔子编订这六经,是对夏商周三代文化文明的一个总结和集大成,其后诸子百家都宗奉并广引六经,奠定了中国其后二千五百年的学术范式基础,哪里只是儒家的书呢?且六经语言精炼、义理宏深、境界广大,由他延伸旁及贯通诸子百家和西方文化,在互联网信息资讯爆炸的时代,正可以简驭繁、由博返约呢!

我们可以通过对《易经》的学习,继承发展式的贯通古今中外的哲学思想与科学精神,建立企业经营的指导思想,把握企业的主要矛盾与阴阳五行的动态平衡,探索企业生命成长的规律,并用之于战略决策;通过对《书经》的学习,继承发展式的贯通东西方管理思想,真正回归以人为本的精神,民主集中,上下一体;通过对《诗经》和《乐》的学习,涵养诗歌文学与音乐艺术的修养,提高审美情趣,构建和乐积极的企业文化;通过对《礼记》的学习,深化对企业制度、岗位职责和人事管理的研究,提升个人礼仪修养,让管理更加有序和高效;通过对《春秋》大义的学习,贯通东西方历史的同时建立良好的企业伦理,真正为百年企业打下根基。再加上毛泽东思想,因为这是东西方文化在当代的融合,通过几十年血与火的实践而成,是中华文化当代的内圣外王之学。此之谓通学范式,方可培养出通才,而成功的企业经营者必是通才方可!

其次谈谈时间安排和技术问题。时间安排上要集中学习和零碎学习相结合,技术上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在线学习技术。集中学习可每月1次,每次1—2天,有师友有氛围有相互砥砺,则易于坚持永续学习;零碎学习可每天10—20分钟,利用互联网在线的音频视频资源及群互动,如此可气不间断,积少成多,渐至融会贯通。我测算过,真肯用心下来学习,两年左右时间即可(易约6个月,书约2个月,诗乐约3个月,礼约3个月,春秋约4个月,毛泽东思想6个月)。如此规划安排,也不妨碍在这期间对其他新生及有益课程的学习,但主旨既定,枝叶自可顺势滋茂,更相得益彰也!

与其花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如无头苍蝇一样四处就膻,荒以时日,不知所终,中国的企业经营者何不花个2年时间来改造我们的学习,以全副功夫向大本大源来探讨呢?本源若得,事业经营上自可根深蒂固、左右逢源,这可是事半而功倍的便宜事啊!何不乘兴而为之呢?

(按:毛泽东主席正是在二十八岁前以全副功夫力学东西方文化精华,探得本源,方才通过几十年的实践,带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创建了一个超越任何一家世界500强的超级“大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荐大家阅读毛主席1917年写的《论大本大源》一文。)

疫情中的反思一:企业经营者如何改造我们的学习

(六)

荀子的千古名篇《劝学》在最后提出,“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中国的企业经营者若能通过对学习的改造,真积力久,一旦豁然贯通,养成德操,具有独立思考、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能系统周密的研究我们的经营环境,研究行业的历史与变革,研究自己企业经营的实际问题,不短视、不盲从、不跟风,能定能应,就可成为一个真正的成熟的企业家(王绍璠先生对成熟的企业家提出四个标准:一应有哲学思想,二有东西方文化深厚的修养,三现代企业管理专业技能,四回馈社会的精神),从而引领行业,叱咤风云,并回报国家和社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