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稳就业放在首位——桂东县疫情防控期间推行系列举措稳就业走笔

“在家门口打工,既能增加收入,又能照顾家里,真的太好了!”4月24日,在桂东县大塘镇船塘村的森宜食用菌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正忙着进行成品质检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曾秋红高兴地对记者说,“在这里,我一个月可以挣到三四千元。”

“受疫情影响,一二月份我公司有1万斤鲜香菇滞销。好在驻企镇干部的提醒,让我转变思路,采用烘干工艺,把鲜香菇制成干香菇,把损失降到了最低。”森宜食用菌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毛传峰介绍,“自2月底复工复产以来,公司招收了20名本地劳动力,其中贫困户8名。”

毛传峰夫妇都是80后,其妻子黄玉琴是桂东人,两人于2018年从浙江丽水回到家乡,投资380万元创办了森宜食用菌发展有限公司,建起了从菌棒制作到菌丝培养再到香菇生产的流水线。

“培养料都是用上好的原材料,配比科学,培养出的菌菇口感就好。”正忙着按配比拌料的船塘村贫困户张生法说。

“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到县外打工不现实,在这里一天能挣80至100元,已经很满足了。”采菇棚里,来自大塘镇中和社区的贫困户方成林也高兴地说。

“现在好了,在镇里的指导帮助下,我们恢复了正常生产,公司日均产菌菇500余斤,远销广州、长沙、郴州等地。”毛传峰笑容满面地对记者说,“由于菌菇品质好,客户很满意,销路不用愁。因此我打算多招些人,再建一个烘干车间,就能生产更多鲜香菇和干香菇了。”

走出生产车间,毛传峰告诉记者,今年他打算以“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扩大生产规模,公司负责技术指导、保底回收,农户负责菌菇生产、保证质量,从而带动周边贫困户增收致富。

记者了解到,今年疫情期间,桂东县村民外出就业务工短期内受到严重影响。为此,该县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科学有序地组织复产复工,出台了《桂东县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的十条政策措施》,实行“三对一”指导帮扶工作机制,即一个企业由一名县级党政领导、一名县直部门负责人、一名乡镇负责人联系服务,及时解决企业存在的困难;实行派驻企业联络员制度,对全县每个企业选派一名党政干部作为联络员,吃住在企业,指导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工作,协助企业制订用工计划,通过微信群、QQ群、朋友圈等平台发布用工信息,协调解决防疫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县人社局还通过郴州市“互联网+就业”“桂东就业网”等平台发布网络招聘会两场,疫情期间共组织各乡镇开展远程视频招聘会16场,发布招聘企业144家,累计参会人次7560人,提供就业岗位信息5325个,达成就业意向2886人,招聘成功人数756人。

通过线上招聘,该县本地企业为就业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今年全县贫困劳动力20924人,在外务工8842人,本地就业6348人,在家发展产业5655人,有就业意愿79人。目前,桂东县82家“四上”企业、1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100%复工复产;全县重点项目、扶贫项目、农业经营主体已100%复工复产;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服务业已基本全部恢复正常营业。

>128325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