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对孩子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真的对吗?

今早,带宝宝出门之前,被婆婆数落了一下。

原因是:孩子已经3岁了,我还帮孩子系扣子。

婆婆是个很明事理的人,对于教育孩子很有一套,她的观点我几乎都认同。

在这件事情上,婆婆认为,孩子要从小学着独立,要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于是,在我刚给孩子系上第一颗扣子时,就开口说:“宝贝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扣子自己系好啊~”

孩子一脸懵,一会儿看看奶奶,一会儿看看我。

还没来得及解释,就被数落了一通。

盲目对孩子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真的对吗?

我很理解婆婆的良苦用心,也明白她的出发点是好的。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固然重要,但也要一步一步来。

刚出生的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不是天生就什么事情都会做,需要循序渐进的学着如何生活、如何面对生活。

要孩子会,首先得教呀!

不教,孩子又怎么会呢?

盲目对孩子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真的对吗?

培养孩子独立性,等于不提供一点帮助吗?

这件事情不禁让我想起,很多家长在训斥孩子的时候,仅仅是告诉孩子“自己做”、“不能这么做”,可并没有告诉孩子要“怎么做”。

想要引发孩子独立思考,首先要给孩子一点点的启示。不抛“砖”如何引“玉”呢?

更有些家长,不仅给孩子讲了一句摸不着头脑的“自己做的事情自己做”,还拒绝、甚至是打压孩子的求助。

孩子求助无果,没有人给出孩子正确的建议,指出一条道,对于孩子来说,简直是无法面对的灾难。多数孩子面对这种情况,往往是踟蹰不前,干脆什么也不做好了。

盲目对孩子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真的对吗?

家长们要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代表孩子不能“求助”,也并不意味着家长只能在一旁袖手旁观。

借助长辈的经验,孩子能更快的掌握一件生活技能,而不是自己像无头苍蝇似的乱撞。耗时耗力,还很容易放弃。

米歇尔·苏利文在TED演讲中曾说:「寻求帮助,是一种能力,并不是弱点。」当孩子向我们求助时,一味地数落和打击,只会让孩子失去向外界求助的能力,要走更多弯路。

鼓励孩子求助,能教会孩子在未来遇事找方法,而不是做无效的死磕。

盲目对孩子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真的对吗?

回到文章开头,在面对婆婆的数落以后,我尝试着做出了如上的解释。

很幸运,在沟通并思考一阵以后,婆婆很同意我的观点,并表达了自己确实忽略了“孩子还没有掌握,扣扣子的方法”的事实。还表示,以后要先交回孩子,在慢慢引导孩子自己动手。

事情的结果,让我们都很意外,在孩子学会自己扣扣子,穿衣服鞋子以后,孩子很主动的要“自己来”。

甚至是赶着出门的时候,我们婆媳俩想要上手,这小子还跟我们急,非要自己来!

盲目对孩子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真的对吗?

家,应当是孩子的避风港,父母,应该予以温柔、深情、安全感,成为孩子的精神支持,而非成为“袖手旁观”甚至是“推开”孩子的那一个。

父母应当成为孩子坚强的后盾,是在外闯荡的孩子心灵的依靠。正因有这样的父母存在,孩子才能拥有强大的自信心面对风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