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託志願服務構築實踐育人新高地

社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社會教育資源,志願服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的主要途徑。教育和引導大學生到社區開展志願服務,是提高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重要渠道,要注重調動社區居民和大學生雙主體的積極性,促進大學生社區志願服務的專業化、精準化和常態化。

捋順歷史脈絡

在中國的歷史畫卷中,中國青年志願者事業經歷了從萌芽到全面發展的階段。隨著志願服務逐步實現專業化、信息化和項目化發展,志願服務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功能發揮正在由思想道德建設領域更多向社會治理領域轉化。社區志願服務正在變成社會治理的有效構成和有生力量,2018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提出積極發展農村社會工作和志願服務。2019年7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中國志願服務聯合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召開時指出,志願服務要走進社區、走進鄉村、走進基層。社區作為社會治理的“最後一公里”和基層的“最小細胞”,正在成為志願服務工作的主戰場、主陣地。

社區志願服務在鄉村振興和綜合治理中的作用和價值逐漸凸顯,青年大學生志願者們的存在感要到社區去獲得,在社區志願服務過程中獲得提升。

重視育人功能

社區是實踐育人的重要資源和平臺。加強社區志願服務的項目化管理,能夠充分發揮大學生社區志願服務的育人功能。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實踐育人實效性來講,大學生社區志願服務,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開拓了新途徑,建構了新平臺,有利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社會進行延伸,有助於引導學生在社區志願服務過程中加強對國情、社情的認知,加深對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理解,不斷拓寬思考問題的全面性與深刻性,進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從大學生自身發展成長角度來講,大學生參與社區志願服務,能夠培養其社會參與意識,加深對社會的全面認識理解,有助於大學生在離開校園後儘快地融入社會,能夠加速從學生身份向社會工作者轉變的環節;能夠進一步豐富和完善大學生的精神世界,有助於大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善良的品質、樂於奉獻的情懷;在開展志願服務的過程中,通過團隊組建、人員招募、活動開展、資金籌集、項目宣傳等多個角度的實踐,有助於大學生提升綜合素質能力,磨鍊意志品質。

引導“雙向受益”

大學生社區志願服務涉及社區成員和大學生兩個主體,在內容設計上要立足於大學生的成長需求和社區居民的實際需求。高校可以根據不同專業特色提供志願服務菜單,由社區根據需求進行匹配;社區也可以提出特殊需求由高校志願服務組織進行個性化承接。

要促進大學生社區志願服務的專業化。專業化包括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指針對不同的服務對象,具有相對專業的服務內容,比如,針對老人,志願者要掌握老人的心理發展特點,懂得如何與老人交流;針對殘疾人,志願者要具備基本的服務殘疾人的技能和方法,瞭解殘疾人的心理需求等。第二層含義是指志願服務項目運行機制上的專業化。即具有專業組織能力、管理能力、運營能力的志願服務工作團隊,讓社區志願服務組織運行更加專業化、項目化。雖然當前社區志願服務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但是社區志願服務的專業化建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專業化建設需要社區志願服務組織和高校志願服務組織的共同努力。

要促進大學生社區志願服務的精準化。精準管理主要包括社區與高校團組織通過簽署合作協議等方式,建立可傳承、可接力的相對穩定的關係。建立社區志願服務信息化平臺,開展大學生志願者的招募管理、服務時長統計、服務成效激勵等管理工作。精準服務主要包括根據社區志願服務需求設置志願服務崗位,做好精準對接,協調統籌好服務時間、服務次數、服務內容等,杜絕社區志願服務的形式化、重複服務等現象,真正圍繞有需求的社區居民開展有針對性志願服務。

要促進大學生社區志願服務的常態化。鑑於大學生流動性較大,社區志願服務常態化發展尤為重要。社區要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則和高校的某一個或者幾個院系志願服務組織建立長期結對的穩定關係。高校要充分發揮指導教師的作用,做好每屆志願者的培訓和傳承工作,促進志願服務項目常態化開展,根據需要堅持每月開展或每週開展,堅決杜絕“這月來、下月不來”“這周服務、下週跳過”的現象。社區要與大學生志願服務組織建立相應的常態化工作機制,真正把大學生志願服務作為社區常規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充分發揮大學生志願者在社區工作中的價值,增強社區居民對大學生社區志願服務的滿意度、認同感。

(作者單位:常熟理工學院)

《中國教育報》2020年04月20日第8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