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縣插甸鎮村集體經濟不再“空殼”

(通訊員 李紹德) “我們村去年入股正邦集團養殖場分到了10萬元,加入合作社的貧困戶得到了分紅。今年,村裡建起了兩座光伏發電站、一個養兔場,村集體收入不會少於20萬元。村集體經濟發展好了,‘兩委’服務群眾的能力也得到了增強。”武定縣插甸鎮上沾良村黨總支書記楊春祿說。

近年來,插甸鎮黨委、鎮政府引導各村根據實際情況,充分挖掘各自的資源優勢,探索出資產出租型、資源發包型、項目投資型、包裝出租型、融資分紅型、公司投資型六大符合各村發展的集體經濟增長模式,通過發展和壯大農村集體經濟,讓村級組織實現有錢辦事。2019年以來,該鎮12個行政村,村村建起了光伏發電站、養兔場,建立了建檔立卡貧困戶百分之百加入的種養殖專業合作社,並進行土地流轉,種植蔬菜、食用菌、中藥材、花卉,養殖雞、豬、牛、羊等,各個村的集體經濟收入均超過了10萬元。

在滬滇合作、省委組織部、州縣掛鉤部門的大力幫扶下,插甸鎮按照“試點示範、典型帶動,重點突破、積極穩妥”的總體思路,以精準扶貧、富民強村為目標,以盤活村級集體資源資產為重點,以發展新型業態為突破口,積極創新經營機制,拓寬發展途徑,通過政策扶持、產業支撐、示範帶動等措施,逐步建立多樣化的發展路徑,增強村級組織自身“造血”功能,促進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持續增收、長遠發展,激發和提升村級組織服務群眾的能力,切實解決好農村黨組織沒錢辦事的問題,增強基層黨組織戰鬥力、凝聚力,有力地促進了全鎮脫貧退出。

“我們在充分尊重基層和群眾的首創精神的前提下,鼓勵大膽創新、一村一策、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探索集體經濟增收多渠道、多類型、多元化的發展格局,實現全面消除集體經濟‘空殼村’的目標。”插甸鎮黨委書記張美權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