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袖清風”,何時與為官清廉掛上鉤的?

“兩袖清風”這個成語,現在的用法有兩種:一是比喻為官清廉,不貪贓枉法;二是用來形容一個人窮得一無所有。“兩袖清風”的原創者是誰呢?經過翻閱資料,一直沒有找到。這正應了章太炎先生臨終遺言所曰:“樸學從此中絕矣!”無法考證,遺憾歸遺憾,但對這個成語使用的脈絡有了新認識。

“兩袖清風”,何時與為官清廉掛上鉤的?

“兩袖清風”的出處,共認而首推的是明代都穆著筆記小說《都公譚纂》:“人傳其詩云:‘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故事講的是:明朝正統年間,宦官王振為人貪婪,圓滑奸詐,在皇帝面前,靠拍馬屁和花言巧語贏得寵信,對待下級則想方設法掠取​錢財。官員們瞭解王振這一秉性,為了讓他在皇帝面前給自己說幾句好話,就淘盡天下寶貝去賄賂他。每逢朝會之前,王振都會收到下級官員獻上來的金銀珠寶。

當朝有位巡撫叫于謙,他為人正直,為官多年清廉執政,從不貪汙錢財,在任期間,一直過著清簡樸素的生活。每次於謙進京辦事,他都不給王振帶禮物。他的同僚見狀,就提醒他說:“你家境輕簡,獻不出金銀寶貝無妨,但多少也要帶些當地土特產吧,比如線香、麻菇、手帕之類的。”

“兩袖清風”,何時與為官清廉掛上鉤的?

于謙笑著舉了舉雙臂,風趣地說:“我啊,就帶來了這兩袖清風。”同僚無奈地搖頭,又建議道:“要不我替你送點?老這樣不好。”

“多謝賢弟了。”于謙作揖致謝,“我素來不喜歡攀附權貴,阿諛奉承,只憑本事吃飯。所以我每次上來就帶著兩袖清風來,免得百姓在我身後說三道四。”

這件事傳到王振耳朵裡,他並沒生氣,而是對於謙尊敬了起來。這正是一物降一物,王振遇上對手了。

這個故事,是圍繞于謙詩《入京》的再創作,屬於文藝性質的。而與于謙同時代的另一位清官況鍾,年長於謙15歲,在出任蘇州知府任滿赴京考績時,為拒收群眾送的禮物,也曾作詩云:“清風兩袖朝天去,不帶江南一寸綿。慚愧士民相餞送,馬前灑酒注如泉。”

“兩袖清風”,何時與為官清廉掛上鉤的?

比于謙、況鍾還要早的,有元中期文學家魏初《送楊季梅》:“交親零落鬢如絲;兩袖清風一束詩。”再如元末著名詩人陳基《次韻吳江道中》詩:“兩袖清風身欲飄,杖藜隨月步長橋。”從中可以看出,這個成語在元代,還不像于謙、況鍾詩中的“兩袖清風”,其與為官清廉沒有什麼關係。

再往前大宋時代,“兩袖清風”也是屬於個人生活情感的抒發,與為官清廉同樣沒有什麼關係。如徐積《謝張才甫邛竹杖》詩:“滿袖清風秋月淡,陶潛遶遍菊花籬。”黃復之《晚秋山中》詩:“琅然笑語響空山,兩袖清風倚曲欄。”謝逸《武陵春·畫燭籠紗紅影亂》詞:“捧碗纖纖春筍瘦,乳霧泛冰瓷。兩袖清風拂袖飛。歸去酒醒時。”這一股“清風”要比僅指“清廉”的內涵,還要豐滿,輕盈飄逸。

“兩袖清風”與為官清廉掛上鉤,並流傳了下來,影響甚廣而深入人心的是于謙和況鍾,兩位清官的形象和詩歌作品相映生輝。人品第一,譬如宋朝蔡京,其字寫得很棒,自成一體,卻被奸臣的罵名所淹沒了。再一個令人感慨的是朱元璋開創的大明王朝,他老人家怎麼也不會想到,歷史總是那麼的殘酷。

“兩袖清風”,何時與為官清廉掛上鉤的?

眾所周知,大明王朝是比較昏暗的,最終被貪官汙吏所葬送。這也是朱元璋萬萬沒想到,他殺了那麼多的貪官,結果是越殺越多,這是沒有從根子上解決問題。於是,清官廉吏就成了楷模和榜樣,社會呼喚,文人墨客筆下更是呼喚,同時催生了廉政文化的發展。

通過翻閱資料,並沒有找出“兩袖清風”原創者,也許這個成語一開始是​在日常生活語形成的,而後才被運用到作品中,定型流傳下來,因此,很難找到第一個創作者。但對這個成語的追根求源,摸清了使用脈絡,也有了新的看法,最起碼的是宋朝人抒懷“兩袖清風”與為官清廉無關,到了明朝才被于謙、況鍾牢牢地掛上鉤;再一個收穫,還是老根本,凡事人品第一,否則是站不長的,尤其是為官者。(文/蔡駟 圖/網絡) (文/圖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