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生的金智英》:谁会成为下一个金智英?那些放弃选择的人

有这样一本书引发了社会两极化的舆论热潮。

韩国总统文在寅呼吁无论政党或民众都应该读一读它。“少女时代”成员推出个人综艺节目致敬这本书,《熔炉》《釜山行》原班主演参与演出的同名电影即将上映。

但是读这本书的女性却遭到谩骂,出演同名电影的女主角被人身攻击。

《82年生的金智英》:谁会成为下一个金智英?那些放弃选择的人

原因是这本书暴露了韩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它给蒙在鼓里的女性一个提醒,也给正忍受不公平待遇女性带来莫大安慰。

就连中国读者也普遍反应:书中女性的人生经历就是自己人生的真实写照,看过本书的女性纷纷留言,写道:“这就是我、我妈、我的奶奶的真实经历啊!”、“身为女人,就像被人打了一记后脑勺一样。”

这本书叫《82年的金智英》,书中的故事非常普通,但是从第一眼就吸引你看下去。

《82年生的金智英》:谁会成为下一个金智英?那些放弃选择的人

82年生的金智英,有一个一岁的女儿,丈夫养家,自己是家庭主妇,日子不算宽裕却也蒸蒸日上。但最近金智英有些古怪,她偶尔会从动作、神情到语气都变成另一个人——她的母亲、姐姐、闺蜜。她是“鬼附身”?还是抑郁症呢?

这本书是金智英和心理医生做心理谈话时,她回忆起的人生经历。

这些经历真实到让我们倒吸一口冷气——我们可能是下一个金智英。

“他是因为喜欢你啊!”

金智英上学时遇到的第一个难关是同桌男生的恶作剧,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同桌的男生无缘无故的找她麻烦,比如:假装不小心撞金智英的肩膀,借过的橡皮擦和铅笔不还,嘲笑她的穿着,藏她的书包,上课捣蛋害金智英被老师误会.....

金智英回家哭诉,姐姐劝她别理男生,因为男生都这样幼稚;妈妈责怪她小题大做,那只不过是同学之间的玩笑。

《82年生的金智英》:谁会成为下一个金智英?那些放弃选择的人

金智英求老师给她换座位,结果老师却告诉她:

“不过智英啊,老师早已看出来了,难道你还没看出来吗?他是因为喜欢你啊。”

“男孩子都是这样的,越是喜欢的女生越会欺负她。”

爱她就要欺负她?明明是无缘无故的欺凌,却总有人为他找个理由。所以当女生被男生捉弄,被扯掉头发、藏起铅笔、解开系衣服的蝴蝶结时,班上的同学还会起哄,反而是被欺负的女生羞红脸低下头或者跑开,这种欺负却变本加厉演变成欺凌。

金智英有着同样的迷惑:

欺负我表示喜欢我?

如果真的喜欢一个人,不是应该更温柔更体贴吗?

无论是对人,还是猫猫狗狗都应当如此不是吗?

金智英实在难以忍受,不得不冒着成为误会同学的坏学生的风险,坚持换了座位。

“他是因为喜欢你啊!”女性因此一次次原谅不公平的对待,今天原谅那个男同学,日后就可能原谅家暴后跪地痛哭的丈夫。

每次忍让都是底线的一次后撤,让我们离梦想的人生越来越远。

你们只要乖乖地待在这个社团,对我们来说就是莫大的力量。”

金智英进入大学后,参加了很多社团活动,人也开朗很多。登山社男生多,女生少,所以女生在社团是珍宝一样的存在。男生们宛如服侍公主一样对女生静心呵护,不准她们干重活,给她们最好的待遇。

然而,社团所有干部都是男同学,有学姐表示女生不需要特别待遇,希望能一起做事情,不要只让女生决定午饭吃什么,而是让女生也可以当当社长。

《82年生的金智英》:谁会成为下一个金智英?那些放弃选择的人

但每次社团的男学长就会敷衍着说:

女生不能当社长,这职位对你们太辛苦了。你们只要乖乖待在这个社团,对我们来说就是莫大的力量。”

和“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这句浪漫的话一样,他们都试图使性别歧视合理化。

虽然明面上女生像国宝一样地位很高,实际上,一切重要活动都把女生排除在外,她们没有一点实权。她们被当做花瓶,是为了支持男生而存在的。

《82年生的金智英》:谁会成为下一个金智英?那些放弃选择的人

前几年有人自称情感教主,大肆散播”女性优势“理论,教唆女性过度看重年龄、外貌和身材,以此获取社会地位。比如,因为年轻漂亮,又有几分聪明,就能获得跟大佬同桌吃饭的机会,轻易的得到大佬青睐。

可是她们没想明白:聪明的花瓶还是花瓶,她们跟同桌的男性不在一个层次上,这明明是降维打击,并不值得炫耀。

《第二性》中波伏娃说:

“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

当女性沾沾自喜甚至耀武扬威时,实则是陷入了男人伙同这个世界编造的温柔陷阱中。

《82年生的金智英》:谁会成为下一个金智英?那些放弃选择的人

正如《我的前半生》中的罗子君,想着丈夫能挣钱,对自己又包容,索性在家当上了全职太太。可是一旦危机来临,她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萧伯纳说:“如果锁链会带来敬重,那么给人套上锁链比去掉她们的锁链更加容易。

金智英的人生正向我们展示,人们如何用赞美的语言、温柔的拥抱、不切实际的幻想让女人心甘情愿的戴上锁链,剪掉自己的翅膀,放弃外面的广阔世界。

“我会帮你的,放心”

婚后不久,面对亲戚催生的压力时,丈夫建议:“那就生一个吧!”

当金智英担心自己不能兼顾工作和孩子,因此失去青春、人脉、梦想时,丈夫却说:“智英,我觉得你不要只想着自己会失去什么,要多想想你会得到什么。成为父母是多么令人感动又有意义的事情啊!”

考虑到没有老人带孩子,请保姆又贵又不放心等问题,预产期将至的金智英不得不放弃工作成为全职太太,此时丈夫安慰她说:“

我会帮你的,放心。”

“我会帮你带孩子,帮你换尿布,帮你做家务。”

金智英在一次次退让中,被推向了完全没意料到而手足无措的境地,她不得不生孩子,不得不辞掉工作,不得不成为贤惠的全职太太。

而丈夫根本不可能感同身受,面对女性在人生转折点所要失去的东西,他们面对的改变看起来微不足道。

《82年生的金智英》:谁会成为下一个金智英?那些放弃选择的人

据统计,韩国一个照顾零到两岁孩子的全职妈妈,一天中的休闲时光只有四小时十分钟。她们被囿于小家庭内,渐渐失去原有的人脉,兴趣爱好也变得单一,甚至还会产生愧疚感,难以认可自身价值。

但因为这个人是妻子、是妈妈,所以,她们好像理所应当变成这样,丈夫能够自愿帮忙已经实属难得。

最可怕的正是这种理所应当的态度和对性别的刻版印象。

在日本,有培养“女子力”的说法,既要求女子温顺、漂亮、勤快。在《女性贫困》一书中提到日本有“配偶扣除制度”,既结婚后,如果妻子没有正式工作,丈夫可以少交一部分税金,妻子也可以免除交养老金而被保险。所以从法律上看出,日本鼓励女子成为家庭主妇,而不重视女性的奋斗。

在中国,女孩通常也被教导要温柔可爱,知书达理,而男孩子因为天性好动所以调皮捣蛋也无所谓;对女孩来说,最好的工作是教师、公务员和财会,因为这样可以兼顾家庭。

《82年生的金智英》:谁会成为下一个金智英?那些放弃选择的人

我们父辈的价值观也多多少少残留了封建思想,所以《娘道》在中老年群体中才能大火,这部剧认为像柳瑛娘这样“生而无求、哺而无求、养育而无求、舍命而无求”的女人才是伟大的女人。

新时代的女性,虽然女性意识觉醒,但上有残留封建思想的上一辈,社会中有对男女的刻板印象,所以我们常常摇摆不定,定位不清,我们不知道作为女性我们究竟该扮演什么角色,更难以站出来捍卫自己的权利。

所以金智英们更加敏感、痛苦,她们在迷宫中找寻出口,却发现这个迷宫根本没有设置出口。

你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82年的金智英》中金智英走向自我迷失的境地,除了周遭对女性的不平等待遇之外,也和她的性格有关。在遇到不服气的事情时,她虽然意识到,可只敢在心里抗议,不敢说出来,不敢反抗。

其实,并不是所有女性都像金智英,我们在书中也看到,学生时代的大姐大们,她们勇敢的站出来教训变态裸露狂,将其扭送进派出所;职场的女上司,也告诉金智英,女生不需要给别人端茶倒水,收拾桌子。

我们要明白:我们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可以选择接受,也可以选择大声反抗,就是不要被别人推着走。

《82年生的金智英》:谁会成为下一个金智英?那些放弃选择的人

在《向前一步》中,作者提出一个悖论,部分女性离开职场的原因,是一开始她们就做好了“原地不动”的打算。也就是说,她们一开始就选择了一份让自己感觉不到足够热情的工作,成就感和吸引力都不大。孩子出生后,她们面临的选择是做个全职妈妈还是重新回到那种工作状态中去。

另一方面,看完此书的我们,也不能轻易责怪我们的丈夫,因为相较而言,让男人做出辞职在家的决定更不容易,他们面临的压力更大,男人的自我价值早就跟事业捆绑在一起。

把职场比喻成马拉松比赛的话,从没有人要求和鼓励女性奔跑完全程,而对男性来说,他们只能选择跑完全程,还得拿到名次。

我想这本《82年的金智英》并不是让我们举起女权主义的旗帜,与男性争锋相对,而是让我们意识到女性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至于性别平等的话题,还需要我们看完书后继续慢慢思考、研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