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名卓越的企业家?任正非:布阵、点兵、陪客户吃饭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如何成为一名卓越的企业家?任正非:布阵、点兵、陪客户吃饭

文 / 洪天峰,华为前副董事长、首席运营官、公司EMT成员;来源:华营管理私塾,华夏基石e洞察已获授权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下,很多企业为了活下来,都在重新审视和调整战略。然而战略的实现,需要强有力的组织能力作为支撑,而组织能力构建不是简单招一个能人就可以解决的,需要企业家精神的引领,在组织能力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的角色是什么,应该做什么?

一、企业家精神只属于企业家吗?

华为为什么能够不断的成长?2010年,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EMT会议上曾说,华为不想做世界第一,但是华为已经走在了世界第一的路上。话虽如此,但确实有很多事情是挡不住的,为什么?

其核心在于华为创始人及大批高管身上以企业家精神为引领的战略聚焦和组织能力的不断提升。

企业家精神是组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是一个组织健康长寿的基因和要学。企业家是一个角色,企业家精神是另外的一种所谓的特质、领导力,企业家可能只有一个,具备企业家精神的人有很多。所以,企业家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把企业家精神变成组织的能力,变成组织的要求,让更多的高管和员工都有企业家精神。

在华为,要有一种机制,叫赛马机制。华为通过赛马机制打破平衡,让人才倍出,让最主要的中间层做出改变,让他们有更多的企业家精神,让他们也干活、承担责任,所以,华为对干部的要求是:高层的要有使命感,中层要有责任感,基层要有饥饿感。

企业家精神有两个非常关键的特质:

  • 企业家精神特质之一:知道做什么、知道什么时候做、能够把握节奏。

企业家在不同的阶段做的事情不一样。有些企业走过了创业最早期,获取了一定的利润,到达了一个相对舒适的平稳期,就觉得应该还是这样保持惯性,其实这个时候企业就要有所改变。这种改变首先要从企业家开始,企业家不改变,想让企业改变不可能。

企业到了一定成长阶段不能只是惯性成长,这种成长犹如爬坡,一旦力量不够无法推动就会滑落,企业需要的是上台阶式的成长,而不是惯性的成长,依靠惯性的成长不持久,只有上台阶的成长才可以稳的住。但这种成长并不容易,需要企业家突破自我,不断变革。

  • 企业家精神特质之二:企业家精神不是一成不变的,自己要不断的突破自己

从公司早期到现在,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企业家精神也是不断变化的。在最开始的时候,他像一个大家长,什么都帮大家搞的好好的,吃饭不要钱、住房不要钱,没事就找下面人聊天。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任总说不要把华为当家。这是一个经营理念的转变,从家的氛围变成商业的组织,自己不完成这个转变,是不可能说给下面的人的。

所以,企业的变化首先是创始人的变化,这种不断的变化正是企业家精神的一种体现。作为企业家既要坚持,又要跟随外部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坚持和变化怎么才能很好的统一起来,这在任总身上表现的非常淋漓尽致。

二、企业家与企业经营者有何区别?

不是每个企业家都具有企业家精神,也不是每个企业经营者都可以称之为企业家,企业家和企业经营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日常说的企业经营者我们称之为企业主。这个“主”字,由一点加一个王字组成,企业主在企业当中是一个创造者,甚至是主宰者。在企业里企业主说了算,想如何经营就如何经营,是企业之主。

而企业家的“家”,中国人对家的理解虽然有很多,但是一提及,就会想到责任、传承,一家老小衣食无忧。所以企业家的这个家,是有责任的,有担当的。

很多企业创业者,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一个很重要的瓶颈——不能很好的定位企业和企业创始人之间的关系,到底谁是主谁是从?到底是企业的企业家还是企业家的企业?这个概念其实是每个企业家要思考的。

如果是企业的企业家,会把企业放到比较高的位置,一切围绕着企业,对企业有利方可行,哪怕让我的老板不舒服也要坚持。如果是企业家的企业,企业的存在是为已服务的,企业要围着企业家转,企业家可以在这个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随心所欲,这就是另外一种态度。所以,能否对两者进行清晰的定位,是创始人能否实现自我突破的关键。

华为在发展中也是慢慢把企业做强做大,甚至要做世界级企业,在发展中感知到瓶颈,所有的企业资源都是围绕着自己,还是属于企业家的企业。这是一个楚河,真正跨过河的这边,需要构建更多的战略聚焦的团队,从唯一变成其中的一个,从淡化个人色彩变成一种组织、一种团队。

因此,企业家最重要的是消灭自己,把组织做强做大。这种消灭不是鸵鸟政策,把头埋在沙子里,而是真正把团队、把企业的魂建立起来。

三、如何成为卓越的企业家?

要成为卓越的企业家和高效的领导者,首先对自己应该干什么要有一个很准确的定位。任正非给自己的定位是:布阵、点兵、陪客户吃饭。布阵就是组织建设,点兵就是干部队伍建设,陪客户吃饭就是市场。

要成为卓越的企业家和高效的领导者,需要做到以下8个方面:

第一、要有正信的信念。做企业需要一些信念,比如说华为的天道酬勤、厚积薄发,以客户为中心,以规则的确定应对结果的不确定和未来的不确定,自我批判才能使人进步等,这些其实都是信念。企业想要做大做强,首先要有正信的信念。

第二、以企业组织为管理对象。很多企业家比如技术出身就热衷于技术,营销出身就热衷营销。但是企业不仅仅包含技术、营销等某个方面,而是一个组织,组织要有共同的任务才能把成员凝聚在一起,组织成员为组织做贡献的绝对先决条件是让其知道组织的任务和使命,

一个组织必须有其使命精神和任务负责的人。而这个人就是企业家,因此企业家要以企业组织为管理对象。

第三、需要有一套事业理论。企业的事业理论能够回答我们企业是什么,其中包含了企业的价值观、使命、信念、政策,以及遇到困境时,如何走出困境?事业理论要从形而上的层面去解决。

第四、要适应外部的环境。

第五、要生存要有战略,战略不是达到的数字,是基于目标能够明确位置,下一步去哪,怎么做?包含战略制定、战略共识、战略解码以及执行等这样一整套体系。

第六、要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比如说干部政策、人力资源政策等。华为人力资源的价值链循环,通过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分配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在干部政策上,华为形成了从干部选拔到干部配备到干部考核到干部激励的循环。

第七、要让组织一直处于激活的学习型组织。 作为企业家要把组织构建打造成一个学习型组织,在应对问题、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上形成基于企业价值观的行为取向,并不断地进化这个过程。

第八、回归管理常识。在管理上很多就是常识问题,因此企业家要不断的夯实管理基本功。现在,组织中人的因素越来越重要了,与人打交道,就不能只把人当成机器,而是要人性化的管理,了解其诉求,进而把这种诉求和企业的目的形成有效的结合。

—————————

华夏基石e洞察(微信号ID:chnstonewx):由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泰斗、咨询业开拓者、《华为基本法》起草人之一的彭剑锋教授领衔,资深媒体人及企业文化咨询专家宋劲松先生联合创办,我们努力提供最具原创性、思想性和实践意义的管理文章,是中国顶尖管理智库平台和原创中国管理思想策源地。权威、理性、睿见,高级管理者必读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