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反思“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反思“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反思“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早在几年前,就想写下曾经在给汉元帝的上疏中提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气势恢宏,脍炙人口语句的甘延寿与陈汤,但当多次读《汉书》卷七十“甘延寿、陈汤传”,看到在康居攻杀郅支单于后二人的悲情遭遇,令我非常心塞,每每打算动笔时,就非常气馁的放弃了。也许这只是替古人忧的心绪而已?

当近日把这段历史做体系性思考时,发现,实际上甘陈二人的遭遇,暗含的是西汉由此开始走向了衰落,因为汉元帝刘奭“壮大,柔仁好儒”。其实,汉宣帝已经发现太子刘奭“内外皆儒”的思维,将会破坏汉室的“外儒内法”治国之道,曾经感慨道:“乱我家者,太子也”。但是,汉宣帝的妇人之仁,最终由于未及时更换太子,而导致汉朝从此走向没落。关于这点,我曾经在别的文章指出过,此处不再赘述。

总之,汉元帝因性格软弱缺乏决断,内靠外戚,朝中内外重用儒生,纵容宦官导致前几代人积累的国力,逐渐走向衰弱终被外戚王莽夺权。汉元帝的失策之举,在对待甘陈二人的态度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对于儒家我没有任何偏见,但是从汉元帝朝的大儒丞相匡衡,处置陈汤时言必称《春秋》,换言之,他们处理朝政,要从儒家的经典中寻找到答案才决策,就连班固也看不过这些人的迂腐复古。他在《汉书》之卷八十六“匡衡传”的最后“赞曰”中说(故曰:“依世则废道,违俗则危殆”,此古人所以难受爵位者也。)这些人以古人的治国理念,去应对朝廷遇到的种种复杂问题,怎么可能胜任治理国家的重任。

陈汤在穷困潦倒中终其一生,就是由于匡衡从汉元帝朝开始一直到汉成帝朝,抓住陈汤的小节不放所致,反倒是王莽给陈汤平反并封甘延寿和陈汤的儿子为侯,以表彰他们在西域斩杀郅支单于的绝世奇功。这都是后话。

如果大家对王莽感兴趣,想了解,可以参看我去年在头条上发的《王莽是历史穿越者吗?》,其中对王莽写的比较详细。

反思“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一.西域都护甘延寿与西域副校尉陈汤其人其事

班固在《汉书》卷七十中,为甘陈二人作传,但对甘延寿的用语,我数了数字数,不到100字左右;陈汤则就不同有6页之多。

根据《汉书》的内容,甘延寿,字君况,北地郡郁郅县(现在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人,甘延寿与陈汤不同,出身名门,少年时由于善骑射,就被选拔到御林军中。他很有力气,投掷、举重一般人比不过他;且能轻巧攀越御林军驻地的楼台亭谢,因此特长,被提升为郎官。经过搏击比试,被任用为期门,因武艺和气力出众受皇帝欣赏。不久,便调任辽东太守,后来免官卸任。受车骑将军许嘉的推荐他担任郎中和谏议大夫,出使西域,就任都护骑都尉,他与副校尉陈汤共同诛灭了匈奴的郅支单于,被封为义成侯。死后谥号壮侯。他的侯爵传到其曾孙,直到新莽朝灭 ,其家也败落。

可能由于其性格过于耿直,他早年拒绝了中书令石显想把自己姐姐介绍给他为妻,就为他以后的职场不幸埋下伏笔?特别是对在西域立下的绝世之功被轻视。当然,这只是我的推理。

说到陈汤就复杂多了,但我怀疑班固用“三纲五常”的迂腐,在评判陈汤,给陈汤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坏名声? 我们只知道陈汤去世于公元前6年,出生年月不详。

陈汤,字子公,山阳瑕丘(今山东兖州北)人,“少好书,博达善属文”。但,由于家贫,因此“丐贷无节,不为州里所称。”就是说,借钱后不能按期还,因此地方上对他的信用评价不高,有点类似现在的“老赖”?

还有一点对他的影响也是致命的,那就是他西去长安求官,好不容易多年后,受富平侯张勃举荐为茂材,候选时,其父去世,但他却没有回山东奔丧。这在当时儒家当道,是极为严重的罪责。有人举报后,推荐人张勃因“举故不以实”被削户200,而陈汤则被下狱。

尽管后来再次被举荐为郎官,出任了西域都护府校尉,但这些也成了他后来致命的“污点”。详情容后继续。

反思“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二.郅支单于占据西域,残杀汉使

在汉武帝朝“穷兵黩武”式的武力攻击之下,匈奴已经是强弩之末。到了汉宣帝朝,五单于因争夺王位而发生内乱更是削弱了匈奴的实力。此种情形下,分裂了的匈奴都想借助汉朝的力量消灭对手。

于是就有了,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先后把自己的王子送到长安为质的局面,汉宣帝采取的策略是,二位王子都予以接受,尽量不偏不倚。但是,当后来呼韩邪单于亲自前往长安朝见汉宣帝时,郅支单于对形势作出了错误的判断,以为呼韩邪单于由于势单力薄不会再返回草原,就出兵占据了呼韩邪单于的西部地区。

但出乎郅支单于预料的是,呼韩邪单于在汉朝军队的护送下返回了草原,郅支单于的势力根本不足以抵抗,只好向西域逃去。

因此,和汉朝的仇恨就此结下,直到甘陈率西域多国联军攻杀灭掉郅支单于。

其实关于郅支单于(匈奴语中:呼屠吾斯),我曾经在上月的文章

甘肃永昌县骊靬人真是“罗马军团”的后裔吗?》中略及。此处,正好详细介绍下。

郅支单于当属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之后,北匈奴的首代单于,他是南匈奴呼韩邪单于的兄长。

如果简单分析,基本脉络如下:

公元前60年左右,匈奴虚闾权渠单于死,引起内部分裂,先后出现五单于争立的情况,混战不断,到最后就剩下二股势力最大的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

公元前53年,呼韩邪单于决定附汉,是为南匈奴。

公元前44年,康居王因被乌孙(西域国名,都赤谷,在今吉尔吉斯共和国伊塞克湖东南)所困,就想联合郅支单于的北匈奴击乌孙。康居王没有预料到的是,他这是引狼入室,这是后话。刚好郅支单于在面对呼韩邪单于与汉朝联军的战争中,屡战屡败,遂引北匈奴兵马部众,到康居东部筑城而居,迁徙过程中人员死亡甚众。

匈奴的战斗力虽然和汉军相比略显薄弱,但,对付西域各国时其战斗力可谓是爆棚。郅支单于数击西域各国,基本没有遇到对手。乌孙,大宛(西域城国,都贵山城,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卡散赛)等国,都要向其每岁纳贡。

但我们不要简单的以为,郅支是个没有雄才大略的泛泛之辈,从他巧妙利用西域各国间的矛盾壮大自己,就能看出他具有非凡的谋略,当然只是相对于西域各国比较。

例如他在势单力薄时,以乌孙为突破口,抓住称霸西域的难得机遇。

乌孙自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后分裂为两部分:大小昆弥;又遇上具有举足轻重之力的解忧公主离开乌孙回到汉朝。乌孙大昆弥是解忧公主的孙子星靡执政,郅支单于在甘露四年逼近乌孙,当时郅支单于因实力单薄,就采用拉拢乌孙小昆弥乌就屠合力称霸西域,此乃千载难逢的机遇。郅支单于接连击杀伊利目单于,实力壮大后则反手击败乌孙小昆弥乌就屠,且,一年之内吞并呼揭、坚昆、丁零三国,显示了其非凡的军事才能。

西域各国都不得不投靠他,郅支单于几乎成了西域各国的盟主。他经常羞辱杀戮汉朝的使节和人员,一段时间以来汉元帝因性格懦弱,朝政又是儒生把持,10多年来面对郅支单于对汉朝的羞辱议而不决,拿不出好的应对策略。这种窘境直到建昭三年也就是公元前36年,陈汤与甘延寿前往西域赴任以后。

反思“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三. 甘延寿和陈汤的剿灭郅支单于的战功可以用“唯一”来形容

从班固在《汉书》中对陈汤“建昭三年,汤与延寿出西域。汤为人沉勇有大虑,多策谋,喜奇功,每过城邑山川,常登望。”的介绍,我们就知道,陈汤具有非常的军事谋略。每到一地,都非常注意观察地形。

在这场歼灭郅支单于的战役中,陈汤虽为副校尉,但却是胁迫甘延寿作出决定的真正决策人。如果陈汤是一个循规蹈矩之人,也就不会有康居都赖城的歼灭战,也不会有此一战使得汉匈和平了40年之久的历史功绩。

他当时以西域都护府的名义,从15国征调了总计4万人的军队。要把不同的种族,操不同语言军队统一在自己的麾下,并服从指挥不能不说其具有非凡的指挥才能。对于详细的作战细节,本篇就不具体的叙述了,如果大家有兴趣想深入了解,可以去看看《汉书》的卷七十中有关陈汤的部分。

在总攻匈奴王城的那天,实际上形势也极为凶险。

在外有康居国一万多骑兵的救援,内有郅支单于率部的突围夹击,但,陈汤还是指挥多国联军,攻克了郅支单于的匈奴王城--都赖城,全歼了郅支单于所部。根据《汉书》记载,其战果“凡斩阏氏、太子、名王以下千五百一十八级,生虏百四十五人,降虏千余人,赋予城郭诸国所发十五王。”

在取得胜利之后,为了震慑西域各国,肃清郅支单于在精神上对西域各国的恐吓余威。陈汤在向汉元帝就矫诏兴兵请罪的同时,建议把郅支单于及各王的人头,沿途展示并悬挂于长安的

“槁街蛮夷邸间”,以此达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流传于世的“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名句就是出自这篇上疏。

于是延寿、汤上疏曰:“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唐虞,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藩,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陈(阵)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悬)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但是,令陈汤及甘延寿没有预料到的是,这场极具战略意义的战功并没有带给他二人及众将士战功,而是日后被无尽的打压。

汉元帝的“内外皆儒”,已经把汉朝自开国以来运行有效的“外儒内法”等制度改变的所剩无几。说汉朝的中枢机构已经开始空转也许有点不恰当,但是汉元帝重用宦官石显,大儒出身的丞相匡衡因循守旧复古,已经令汉朝走上了灰飞烟灭之路,41年后,也就是公元5年王莽终结了汉朝。

当陈汤剿灭郅支单于的战报传到宫内后,丞相匡衡、御史大夫繁延寿认为将人头悬于槁街有违《礼记.月令》之说法,强烈反对,后来在众将军的坚持下才得以允许;而石显则由于前述的甘延寿曾经拒绝了与其姐联姻,这三人在朝中斥责陈汤假传皇帝诏命,极力诋毁陈汤、甘延寿。

结果导致,凯旋回国的陈汤带领的汉军将士不但没有慰问迎接,反而是司徒校尉责令沿途官吏,对从西域返回的汉军官兵严加盘查。尽管陈汤紧急上书汉元帝后,得到了纠正,但是汉元帝内心虽然赞赏甘延寿、陈汤立下的丰功伟绩,却又徘徊于匡衡、石显等提出的儒家高论,犹豫不决,朝堂上关于功勋的讨论,迟迟没有结果。

由此一点,我们就能看出,自汉元帝而起的汉朝中枢已经出现严重问题。

尽管根据班固《汉书》中的描述,陈汤有个人品行上的瑕疵,但因个人小节而不奖励汉军将士的军功,实在是有违常规。

作为现代人的我们,一般是通过读书来感受历史,认识人物、历史事件的,其中往往有很多我们意识不到的非理性。但,与陈汤同框之人的评价,应该是确实可靠的吧?我们看看汉朝宗正刘向的仗义执言之词。此处先简单介绍下“宗正”这个官职:

宗正为古代官名,自秦朝时设立,为皇室亲属之近官,为管理皇族事务的官员。汉朝的宗正是九卿之一,一般由刘氏同族出任。

但,刘向由于对宦官、腐儒把持朝政不满,更因为与那些人三观不合,因此卷入外戚许嘉、史高和宦官弘恭、石显的政治斗争中,班固称其“奕世宗正”,刘向的下场也很悲惨。汉平帝元始四年宗正更名为宗伯。王莽时期,宗正合并为秩宗,东汉时复称宗正。宗正下设都司令空丞,内官长丞等职。

宗正一职于南朝曾废除,后期恢复,改名为宗正卿、宗正寺卿(宗正寺的主管长官)。明清时期,改称宗人府,到清朝时仍不废。我们从“清宫”影视剧中,常常能听见“圈禁宗人府”一说。

回归正题,我们摘录时任汉室宗正的刘向给汉元帝的上疏,看看他是怎么说的?

“郅支单于囚杀使者吏士以百数,事暴扬外国,伤威毁重,群臣皆闵(悯)焉。陛下赫然欲诛之,意未尝有忘。西域都护延寿、副校尉汤承圣指,倚神灵,总百蛮之君,揽城郭之兵,出百死,入绝域,遂蹈康居,屠五重城,搴歙侯之旗,斩郅支之首,县(悬)施万里之外,扬威昆山之西,扫谷吉之恥,立昭明之功,万夷慑伏,莫不惧震。呼韩邪单于见郅支已诛,且喜且惧,乡(向)风驰义,稽首来宾,愿守北藩,累世称臣。”

刘向在上书中开首就指出郅支单于扣押杀害汉朝派往匈奴的使者与官员多达上百人,此事实际上是郅支单于特意而为,就是为了羞辱汉朝贬低损害汉朝的威望。朝中大臣们廷议时无不落泪,汉元帝本人也曾经发誓要报仇雪恨。现在甘延寿、陈汤实现了当年的夙愿,怎么反而有罪了?

进而,他又用汉武帝时,贰师将军李广利,率五万大军,耗费亿万军费,历经四年征伐大宛,仅仅获得宝马30匹,而将士封侯的人数多达100多人。相比之下,甘延寿、陈汤在没有耗费汉朝军力的情形下,未扰民也未付出巨大牺牲,却令西域降服于汉朝,其战绩远远高过李广利的战功。可以说是自汉匈开战以来,“唯一”的一次大胜,而非惨胜。但却得不到朝廷的奖赏,刘向深感痛心。

《汉书》中的此段,原文摘录于下,供大家参考之:

“贰师将军李广利捐五万之师,靡亿万之费,经四年之劳,而厪(仅)获骏马三十匹,虽斩宛王毋鼓之首,犹不足以复费,其私罪恶甚多。孝武以为万里征伐,不录其过,遂封拜两侯、三卿、二千石百有余人。今康居国强于大宛,郅支之号重于宛王,杀使者罪甚于留马,而延寿、汤不烦汉士,不费斗粮,比于贰师,功德百之。且常惠随欲击之乌孙,郑吉迎自来之日逐,犹皆

裂士受爵。故言威武勤劳则大于方叔、吉甫,列功覆过则优于齐桓、贰师,近事之功则高于安远、长罗,而大功未著,小恶数布,臣窃痛之!”

最终的结局是甘延寿获授一个长水校尉、陈汤为射声校尉。甘延寿没有几年就在抑郁中死去。而陈汤因朝中匡衡为首的腐儒的打压,加之陈汤本人性格粗放、贪财,不注意小节,因康居王子真假事件被下死狱。汉成帝上台后,更是因与解万年修成帝陵墓时的不法行为,被举家发配敦煌。虽然后来经过议郎耿育上书汉成帝,得以回到长安,但最终在穷困潦倒中落寞死去。

但,陈汤曾经举荐王莽入朝为官,王莽因此感恩陈汤,就有了开篇的甘延寿、陈汤的后代被封为侯。这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补偿?

如果我们仔细的思量,就会发现,甘延寿、陈汤的悲情遭遇,实际上折射出了汉朝走向崩溃的原因。

感觉用美国菲利普.李.拉尔夫等四位著名教授所著《世界文明史》中的这段话结尾,也许再合适不过?

“历史的教训倒不如说是在于:只有当那些对世界的命运负有责任的人了解了人性的作用时,才能对现状有个清晰的认识,也才能对未来有个明智的规划。而要了解那个极其复杂和吸引人的机制,最好的来源莫过于历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