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只打了一场仗,却立下不世之功,8字名言至今响彻中华大地

汉朝和匈奴的百年战史,造就了不少叱咤风云的人物,陈汤就是其中之一。如果论战功,他没有霍去病直捣狼居胥山的神威;论勇武,陈汤没有李广百步穿杨的武艺,但是他用行动和那句“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名言而青史留名。

他一生只打了一场仗,却立下不世之功,8字名言至今响彻中华大地

糟透了的前半生

陈汤字子公,是山阳瑕丘人。他年轻时喜欢读书,学识渊博通达事理,写得一手好文章。因那时候家中贫穷,他靠乞讨借贷为生,没有节操,不被州里人所称道。陈汤西入长安,去求取官职,谋得太官献食丞一官。几年后,富平侯张勃同陈汤交往,佩服他的才能。初元二年时,

元帝诏令列侯举荐秀才,张勃就举荐了陈汤。陈汤为等待升官,父亲死后也不去奔丧,司隶就弹劾陈汤不守孝道,张勃选任举荐欺诈不依实际情况,被削减食邑200户,赶上他去世,因此就赐给他谧号为缪侯。陈汤被下狱治罪。后来他重新被举荐为郎,几次请求出使外国。过了很久,朝廷才调任他为西域副校尉,同甘延寿一同出使西域。

他一生只打了一场仗,却立下不世之功,8字名言至今响彻中华大地

西域形势

说到大汉西域,匈奴两个字是绕不过去的。历经李广、卫青、霍去病、赵充国、冯奉世等名将的轮番打击,到陈汤那个时代,匈奴已远不是大汉初年,可以用书信调戏汉朝皇太后,可以进出中原如履平地的骄狂了。

汉宣帝时,屡受打击的匈奴人不但不团结一致抵抗汉军,反而内部争权,五个单于争着当一把手,其中势力最大的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都想到要争取汉朝支持,分别把儿子送到西汉政府当人质,西汉政府也乐于看到这样的情况,都笑纳了。既然有双方的人质,就不能偏袒任何一方。对这两个单于来说,仍然要靠实力说话。实力比拼的结果,是郅支单于略胜一筹。

呼韩邪单亲自到西汉去求援,西汉政府考虑到如果不为其撑腰,在西域各国将毫无威信,于是出动军队,护送呼韩邪杀回江北,当他的单于。这让已经称霸漠北、西域的郅支单于非常不爽。他把当人质的儿子要回去,又把护送人质儿子归家的西汉使臣谷吉杀掉,与西汉政府彻底决裂。

决裂后的郅支单于,倒也知道自己不是呼韩邪和汉政府联军的对手,干脆放弃领地,率众西窜至康居,并与康居王结盟,打压了一批西域小国后实力大涨,此时的西汉早已没有武帝那时的强盛,于是忍气不理。

陈汤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甘延寿副手,一同前往西域的。

他一生只打了一场仗,却立下不世之功,8字名言至今响彻中华大地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汉书》中对陈汤的介绍很简洁:“汤为人沈勇大虑,多策谋,喜奇功,每过城邑山川,常登望。”

这样一个胸怀大志的军事人才,一有机会,便要努力发光发热。到达西域后,陈汤马上向甘延寿提议:郅支单于给大汉与西域各国造成重大伤害,我们应该发奇兵,根除这个毒瘤,“千载之功一朝成也”。

甘延寿觉得陈汤的话很有道理,但是坚持要向朝廷上报。

陈汤可以凭一战而成千古名将,他当然不会受制于潜规则。瞒着甘延寿,陈汤伪造军队文书,召集西域军队管辖内的部队,以及西域军队所联系的各小国军事力量,一共四万多人,会聚于西域军队营房,誓师出征。

沿途,陈汤剿除了威胁西域安全的军事叛乱力量,宣扬了大汉军威,得到沿途各国的拥护,也全面了解了郅支单于的情况。

陈汤指挥大军前进到单于城下三里处扎下大营。布开阵势,城上的匈奴战士最初并不畏惧,大声叫喊着要与汉军决斗,并有百余骑兵直冲到汉军阵前,在汉军拉满的弓箭前,又退却了。

他一生只打了一场仗,却立下不世之功,8字名言至今响彻中华大地

此后,陈汤指挥汉军冲至城下,四万人铁桶一样围起单于城,填平壕沟,堵塞城门,大盾牌在前面形成防卫,弓弩手在盾牌后仰射单于城上的匈奴战士,匈奴战士在城上立不住脚,下城来对射。汉军看匈奴土城外围了一圈木栅栏,就搞来柴草一顿猛烧。匈奴战士趁黑夜企图突围,被汉军一顿乱箭射了回去。

汉军还没有全面围城时,郅支单于曾想过逃跑,已经跑出城去了,但是因为四周的西域小国都受到过他的伤害,怕被报复,又逃回城里。最后被破城而入的汉军乱刀砍死。

此次西征作战,共斩杀郅支单于及他大小老婆、太子、名王等一千五百一十八人,俘虏一百四十五人,一千多匈奴人主动投降。参与作战的西域小国共十五个。

大获全胜后,陈汤、甘延寿写出作战总结,向汉政府做汇报,那句千古名句,就出于这份报告:“宜县关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陈汤与甘延寿的征战开创了汉军历史上“远征西域”,斩首敌国首领的战争奇迹,稳定了汉朝的西北边疆,保证了汉王朝的数十年太平,为汉王朝立下天下第一奇功,尤其是陈汤一句“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英雄豪言,至今仍响彻在中华大地,激励万千热血男儿建功国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