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的《雁門太守行》分為哪四個部分,怎麼理解?

用戶5808186204282


《雁門太守行》是寫戰爭嗎?千多年來的誤讀!

一千多年來,大大小小的注家,林林總總的研究,都把《雁門太守行》解為戰爭詩,邊塞詩,都沒抓住該詩的主旨,都是誤讀錯解也!

《雁門太守行》是李賀的力作,也是唐詩的名篇。其主旨並不是寫戰爭,更不是寫邊塞戰爭。

這是詩人假借戰爭緊張激烈的氣氛,殘酷慘烈的景象和戰者拼死報國的氣概,來渲洩自己心中悲苦淒寒,難以承受瀕臨炸裂的情緒而已!

全詩四聯,按聯分四段不妥,還是應該按敘事與抒懷分兩段為宜。

上段敘事,描寫假想的戰爭: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描寫敵人來勢洶洶,大軍雲集,重重圍困,猶如暴風驟雨來臨之前,那滿天翻卷的烏雲滾滾而來,彷彿要摧毀這座重兵把守的城池。

然,有雁門太守在此,誰敢越城壕半步?守軍將士早就嚴陣以待,個個威風凜凜,精神抖擻,準備決一死戰。

將士們甲衣上銀光閃閃,劃破重重烏雲,就像太陽照射的光輝。

首聯描繪這場假想戰爭兩軍對峙的緊張局勢。“壓”,一字千鈞,道出了戰前局勢的嚴峻和氣氛的緊張,渲染了萬分危急的戰前形勢。

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

頷聯跳過實戰,白描戰後悲哀悽涼,慘不忍睹的戰場境況。

殘酷慘烈的拼殺結束了,戰場上秋風瑟瑟,角聲哀鳴,屍橫遍野;

整個塞上到處是大塊大塊的斑斑血跡。血色因涼而凝結,因凍而發紫,仿若遍地的燕脂先化為水而又凝結成冰一樣。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頸聯極寫戰爭的悲壯。守城將士誓與城池共存亡,與強大的敵軍拼殺到底,堅持到最後。

儘管朝廷派出的援軍已到易水,但這裡已拼殺到彈盡糧絕,全軍陣亡!

戰場上霜滿大地,兵死馬翻,再也無人能擂響那鼓舞士氣的“咚咚”戰鼓!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尾聯點題為第二段,這是全詩的主旨。表達詩人忠君報國,為國捐軀的遠大抱負和強烈期盼。

雁門太守率領守城將士拼死決戰,終於全殲了入侵的強大敵人,自己也血灑疆場了。

他為何要如此拼命苦戰,不惜一死?因為:他要報答君王的知遇之恩!君王重用了他,信任了他,他就心肝情願地揮起玉龍寶劍勇猛殺敵,為君王去死!

李賀文弱書生,沒入而立且體弱多病,沒有過提兵上陣的經歷,連戰場也沒見過。他為何要描寫一場假想戰爭?這場假想戰爭從何而來?

這不奇怪,唐代詩人,大多看重從軍征戰,試圖以此實現自己忠君報國,走向輝惶騰達的抱負!駱賓王,高適,岑參,李益,李商隱無不如此。

那麼,李賀描寫的這場假想戰爭又從何而來?這更不奇怪。當然是從古代多次戰爭的印象中來,從前人的詩歌中來!

如果仔細讀讀盛唐邊塞詩大家王昌齡的《從軍行》七首,和大唐邊塞詩派領軍人物高適的《燕歌行》,對這場假想戰爭來自哪裡,這首《雁門大守行》發源何處,就會查尋到其蹤跡。

下面重點說說李賀為何要用一埸假想的戰爭來渲洩自己壓抑不住的滿腔悲憤淒涼的情緒。

這當然離不開他所處的時代和他特殊的悲慘經歷。

李賀所處的是什麼時代?是昏庸無能的唐德宗至有志改革而又全身心專注長生不老的唐憲宗時代;

是蕃鎮林立,軍閥割據,政治黑暗,小人宦官把持朝政,嫉賢妒能,極為腐敗的時代。

是文人志士報國無門,社會動盪不安,百姓民不聊生的時代。

這樣的時代,對於越有才華,越有抱負的文人書生,尤其像李賀這樣皇統血脈,自幼天才,自定為救國家於危亡的救世主,就是越大的不幸!

李賀屬正統的皇家後裔,且自幼天才,七歲作詩《高軒過》,大文豪韓愈讀後驚呼為“天才”,十五歲詩名冠之全國。

具有這些優勢,他豈能甘願平庸,豈能不向往做一個上馬安天下,下馬制國策的棟樑,豈能不向往通過施展才華而走向輝煌壯麗的人生?於是: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候。

他早就把自己當成了國家的一匹馳騁萬里沙場,踏破敵營重關的威武戰馬!

他早就把自己定位成了挽大廈以傾倒,救國家於危亡,讓大唐中興,重振雄風的重臣大腕!

不幸的是,在他所處的時代,這隻能是一種異想天開的奢望。理想太豐滿,現實太骨感。

接踵而至的不幸,將這顆稚嫩的心靈和一副羸弱的身軀壓得重負不堪。

首先是父親早亡,家境貧窮,難解溫飽。他母親帶他與姐和弟僅靠山上一畝多薄田,生計極為艱難!

接著是考場遇阻,報國無門,仕途無望。

第一次赴考他才十八歲,因年未至弱冠,且父親新亡,需服孝三年,便未能入試。

三年後,他在河南鄉試成功,便信心滿滿進京搏取進士。

因詩名如雷貫耳,遭小人嫉妒刁難,挑出他父名晉肅之“晉”與進士之“進”同音,犯忌諱,不能參考!

這對這個年僅二十,自己早已定位於國之重器的天真大男孩來說,豈不是晴空霹靂,當頭一棒,腦崩欲裂,兩眼發黑!

緊接著,愛妻夭亡!剛與自己相依相戀沒兩年的妻子不幸病逝!

一個文弱書生,一副羸弱之軀,短短几年,父親沒了,仕途沒了,空有天才,無所作為,愛人又沒了!

這一連串的不幸,需要一副多麼強健的身軀才能揹負?這一連串的打擊,需要一顆多麼強大的心靈才能承擔!

他的前面除了黑暗,哪裡還有光明?他的眼前除了烏雲,哪裡還有陽光?

他的胸中除了悲哀,哪裡還有歡喜?他的心靈除了淒涼苦寒,哪裡還有溫暖?

後來,經大文豪韓愈等情才官員的多方疏通,李賀終於重新入試,被錄用為“奉禮郎”,九品小官,打雜跑腿而已。

理想與現實,才華與職位,抱負與作為形成的落差,猶如天地之距,使得他心中不斷地集聚起黑暗,悲哀,憤怒,淒寒,孤苦,愁悶等重重重壓!

他抑鬱寡歡,他沉默無語,成天沉緬於騎驢找詩,以排解胸中之悲憤與哀愁!

報國無門,功名無望,哀憤悲悽日深,終於沒能扛住,於元和八年(公元813年)病倒,告假回鄉治療!

終於,元和九年(公元814年.),雁門郡振武軍判亂,唐憲宗命重臣張煦提兵征討。李賀得知即興揮筆寫出《雁門太守行》。

所以,他一起筆就是黑雲壓城城欲摧,因為這重重滾滾的黑雲,已在他心中滾壓很久,早已壓垮了他心中那座城!

所以,他一轉筆就是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因為他的心中早已悲慘淒寒,班斑血痕!

所以,他一收筆是: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因為他始終沒忘忠君報國。他要告訴那沉溺於長生的君王,告訴天下,李賀報國宏願未改,一片冰心在玉壺!

然而,他終久沒有撕開眼前的黑暗,終久沒有爬出心中悲哀悽涼的深淵!

三年之後(公元817年),他病逝了,帶著他的曠世奇才,帶著他的救國大志,帶著年僅27歲的一顆破碎的心,離開了那個黑暗汙濁的時代!

拙見而已,歡迎批評,歡迎聲討!


寒山老槐


李賀的《雁門太守行》分為哪四個部分,怎麼理解?

(原創)李賀出生於790年,卒於616年,字長吉,福昌即今河南宜陽人。唐宗室鄭王李亮後裔。家居福昌的昌谷,因此後人稱為“李昌谷”。他的體貌細瘦,大鼻子,據說是通眉(指左右眉連在一起),手指較長,少年時期就才名廣播,曾經以詩歌拜謁韓愈,得到了韓愈的勸勉,應試求仕,但因其爭名者以犯父諱為由,百般毀阻,終不得第。任奉禮郎,後以辭官家居,因失意而鬱悶而率,終年僅二十八歲。

李賀的詩多感時傷逝,哀嘆盛年易衰悲嘆零落不遇,或寄情於天國,或幻念鬼境,特別長於古體歌行,以其逸才奇思慘淡經營,刻意求新,善於熔鑄詞采,馳騁想象,運用神話傳說創造幽奇詭譎的意境和魄麗新美的意象,其詩因而難懂。人們稱為“李長吉體”。他的詩在中唐時期獨樹一幟。

《雁門太守行》是在韓愈任國子監慱士時,分司東都,李賀以詩拜謁,韓愈送客歸時,十分睏倦。門人呈詩卷,解帶便即讀。第一篇便是《雁門太守行》:“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於是又整裝執帶,命邀。於是傳為佳話。

全詩如下:

黑雲壓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裡,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

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

提攜玉龍為君死。

為了讀懂這首詩,先試譯如下:

濃黑的雲層低沉壓著,

似乎要壓踏這座城池。

從雲縫裡透過的日光,

照著將士金鱗的甲衣。

響徹漫天的角聲吹響,

悲壯肅殺秋色裡迴盪。

那一場鏖戰的戰場裡,

凝結著胭脂般的鮮血,

在暮色的夜霧中透出,

一大片絳紅色的暗紫。

前來增援的輕騎部隊,

高舉著半卷著的紅旗,

悄悄然地逼近了易水,

天寒地凍霜濃的天氣,

就連重重擂擊的戰鼓,

發出沉悶聲高揚不起。

一心只是為報答君主,

黃金臺上攬賢的心意,

寧願手裡提攜著利劍,

去奮勇迎敵不惜一死。

試著解析:

《雁門太守行》是一首描寫邊塞戰爭場面的詩。作者運用樂府和瑟調三十八調之一調歌詠邊塞征戰。

全詩如果硬要分為四個部分的話呢,那就是兩句一個場面,即一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

黑雲壓城城欲推,甲光向日金鱗開”。描寫敵軍兵臨城下,象濃濃厚重的黑雲層沉重地壓住城頭,似乎要將城池壓崩塌似的。陽光從雲縫裡透出,照在守城將士們袒開的,魚鱗般金光麟麟的鎧甲上,閃著璀爛耀眼的光芒。

這第一部分描寫的是敵人大兵壓境,城池裡緊張的環境和守城將士振戈待發的景象。

第二部分:

“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 漫天的鼓角聲吹響,發出嗚嗚而又悲壯的聲音,在這秋色的蕭條裡,鮮血(燕脂胭脂)浸染了長城腳下的泥土。

這二層意思是作者勾勒出戰場的慘景和殘酷,為了保衛國家的疆土奮勇殺敵,敢於犧牲的精神風貌。

第三部分: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說的是前來增援的輕騎部隊,半卷著紅旗,靜悄悄的前來增援。“臨易水”,是借用荊軻《易水歌》中"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個典故,說明將士們不怕犧牲,捍衛國土的堅強信念。在這天寒地凍的邊疆,就連那重重擂擊的戰鼓,也只發出沉悶的聲音,高昂不起來。

第三部分描寫增援部隊神奇而又悄然地來到這天寒地凍的戰場,抱著“壯士一去不復還”的決心。

第四部分: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黃金臺據《上谷郡圖經》記載“易水東南十八里,燕王置千金於臺上,以延天下之士”,後來,人們把“黃金臺”用作君主禮賢下士的典故。"玉龍"指寶劍的代稱,典出巜晉書•張華傳》,說的是張華見天上有紫氣,雷煥解釋說:“此乃寶劍之精上徹於天”,後來果然於豐城縣獄屋基下掘得石菡,內藏寶劍,上刻一字為“龍泉”。

這第四部分結尾描寫將士們為了報答君主,在“黃金臺”上禮賢下士的這番心意,寧願手提利劍,奮勇疆場,不惜一死的決心。

總之,這首詩表現了將士們精忠報國,誓死如歸的英雄氣慨和慷慨激昂的精神狀態,讀後又有悲壯蒼涼之感的風貌。

難怪大詩人韓愈在十分疲勞並且寬衣解帶準備休息的情況下,看到這首詩,立馬招見這個初次見面的青年詩人。


高樓避愁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詩鬼”李賀千年之前預知華夏兒女以身赴“疫”、慷慨以歌,在中外抗“疫”中再次譜寫國家情懷、世界情懷、大國情懷!向英雄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五四”!青年發出時代的最強音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今天是“五四青年節”,中華好青年時刻準備著:祖國若有召,召必回,戰必勝!

報君黃金臺上意 提攜玉龍為君死

____巧用色彩詞 畫面感極強

一、誦讀佳作:

雁門太守行 唐/李賀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二、賞析解讀:

首聯: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敵軍像烏雲壓近,城牆彷彿將要被坍塌,鎧甲迎著(雲縫中射下來)太陽光,如金色鱗片一般閃閃發光。

首聯即是寫景,又是寫事,渲染了敵軍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形勢。次句寫城內的守軍,與城外的敵軍相對比,借日光顯示出守軍的陣營和士氣,情景相生,奇妙無比。

賞析此聯可以從多方面入手:

意境雄渾:運用想象的黑雲和日光來創設意境,色彩濃烈,想象奇特。

巧用修辭:運用比喻和誇張的修辭手法,渲染緊張氣氛和危急形勢;運用對偶,音韻和諧。

感情濃郁:這兩句飽含深情,歌頌了守邊將士臨危不懼、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頷聯: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

軍中號角在秋色裡響徹天空,邊塞上將士的血跡在寒夜中凝為紫色。

頷聯分別從聽覺和視覺兩方面描寫陰寒慘切的戰地氣氛,暗示攻守雙方都有大量的傷亡,守城將士依然處於不利地位,為下面官軍援救做鋪墊。

頸聯: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寒風捲動著紅旗,軍隊悄悄臨近易水,濃霜溼透了鼓皮,鼓聲低沉,揚不起來。

頸聯描寫守軍出兵夜襲敵軍的情景。前一句暗示將士們毅然赴戰,後一句暗示戰爭形勢嚴峻。

尾聯: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為了報答國君的賞賜和厚寵,手操寶劍甘願為國血戰到死!

詩人引用黃金臺的典故,寫出了將士們報效朝廷的決心。

三、特色品鑑:

巧用色彩詞,畫面感極強。

這首詩通過描寫將士們臨危不亂、奮勇殺敵的壯烈場面,讚揚了將士們頑強的戰鬥意志和誓死報國的決心。

一般來說,寫悲壯慘烈的戰鬥場面不宜使用表現濃豔色彩的詞語,而這首詩幾乎句句都有鮮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紫紅色,不但鮮明而且濃豔,它們和黑色、白色及秋色等交織在一起,構成色彩斑斕的畫面。

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以色示情,以色傳情。詩人藉助想象給事物塗上各種各樣新奇濃重的色彩,準確地表現了特定時間、特定地點的邊塞風光和瞬息變幻的戰爭風雲,營造出渾融蘊藉、富有情思的意境。

四、走近李賀:

李賀:字長吉。福昌(今河南宜陽)人,唐代詩人,被譽為“詩鬼”。

他善於熔鑄辭采,馳騁想象,運用神話傳說,創造出新奇瑰麗的詩境。

代表作品有《李憑箜篌引》《雁門太守

行》《蘇小小墓》等。有《昌谷集》傳世。

五、結束語:

中唐時期,潘鎮叛亂此起彼伏,兵戈擾攘。唐憲宗元和四年(809),王承宗叛亂。消息傳到京師,朝野震驚。唐憲宗乃組織軍隊,討伐叛軍。李賀時在長安,聞知事變,即賦本詩,歌頌平叛戰爭中英勇赴國難的將士們。

自古中華民族熱愛和平。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不惹事,但絕不怕事。辱我國尊,犯我疆土,雖遠必誅。中華好兒女時刻準備著:召必回,戰必勝!

花木蘭替父從軍,歷來為中華兒女家喻戶曉之美談。新中國成立以來,好男兒志在從軍,保家衛國。參軍辛苦三年,不參軍後悔一輩子。

新冠以來,中華好兒女以身赴“疫”、慷慨以歌,在中外抗“疫”中再次譜寫國家情懷、世界情懷、大國情懷!向英雄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