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东北抗联秘密营地

辽东山区、太子河上游的本溪满族自治县小市镇滨河东岸,驰名中外的本溪水洞附近,坐落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

展馆内的一处抗联密营复原场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东北抗联战士于林海雪原中宿营,风餐露宿,生活条件艰苦。著名的《露营之歌》中“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词句,就是抗联部队密营生活形象、生动的写照。抗联战士克服这种极限生存挑战和重重困难,与日本侵略者进行着艰苦顽强的斗争。

东北抗联全称为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并领导的一支重要抗日队伍,共有11个军,人数最多时有3万多人。在日本侵略者的大后方,他们14年的艰苦斗争牵制了数十万日本关东军,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抗联部队在东北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抗日斗争。密营,就是其中的一种。

昨日,辽沈晚报记者采访了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研究部主任周浩,他向我们解密抗联密营,带我们走进抗联利用密营与日军战斗的岁月。

【专家观点】

抗联密营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抗日根据地

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研究部主任 周浩

抗联密营不仅是东北抗联打击日本侵略者的重要基地,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它随着东北抗联部队的建立而逐渐形成并完善,并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而退出历史舞台。抗联部队的密营,是东北抗联游击战争战略战术运用的重要依托,是东北抗联储存战略物资、从事后勤补给的基地,也是东北抗联安置伤病员、培训干部的后方,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抗日根据地。

时至今日,抗战遗址遗迹已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它是抗日战争史的真实记录,它们是抗战历史的载体,承载着中国人民饱受欺凌的苦难、民族危亡的呼号、不畏艰险的反抗、团结抗战的荣光,既是苦难辉煌的见证,又是团结奋进的精神支点。可以说,每一处抗战遗址遗迹,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独特价值。

抗联被迫转入密营斗争

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研究部主任周浩介绍,1936年,日本关东军制定了三年“治安肃正计划”,妄图在三年内实现彻底肃清在东北地区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这个“计划”的恶毒就在于采取整体推行武力“讨伐”的“治标工作”与“治本工作”“思想工作”并行的三位一体的反动方针。

其中,“治标工作”就是使用日伪军对抗日部队进行疯狂的军事“讨伐”,比如东边道独立“大讨伐”,秋冬季“大讨伐”;“治本工作”就是在沿山地带广为设置“集团部落”,制造“无人区”。“集团部落”就是用武力烧杀等残暴手段,强行驱逐周围的农村居民抛弃原有的家园、耕地,集中迁入“集团部落”。凡拒绝搬迁的农民,实行杀光、抢光、烧光的“三光政策”,从而切断抗日部队的物资供应,达到彻底断绝抗日部队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从根本上断绝抗日部队基本生存条件;“思想工作”就是强化警察、特务组织,加强反动宣传,妄图“从根本上排除赤化思想”,镇压、清除共产党、共青团组织和抗日团体。对被俘、被捕的抗日人员和投降人员进行“安抚”,力求改变其政治态度并尽量录入“特殊工作队”或“讨伐队”,充当策反或“讨伐”抗日部队的鹰犬。

在这种严峻的形式下,东北抗日联军为解决给养、被服筹集困难等问题,加强和巩固根据地内军民之间的联系,采取完善和普遍建立密营的措施,抗联被迫由公开的根据地建设转入深山老林的密营斗争。

永久性密营建在丛山密林中

“密营,就是在深山野林里,建起许多秘密的宿营地,这些宿营地被日伪当局视为‘匪区’,当地百姓则称作‘红地盘’。”周浩告诉辽沈晚报记者,在极端艰苦的情况下,抗联战士在深山密林中,储备军需、医治伤员、修理枪械、宣传抗日、缝制冬衣,坚持敌后游击战争,保存和发展抗日武装,扩大实力。“这些秘密营地,是游击战争中抗联军队得以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的战略基地,同时也是游击战争的后方”。

密营一般建在人迹罕至的丛山密林之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有水源地,便于生活和活动的地方。由于密营的选址大多是在深山幽谷中,工具很难找到,抗联战士只有下山到日军修路的地方抢夺。

周浩表示,密营分为永久性密营和临时性密营。永久性密营常年有人看守,而临时性密营则是甲地密营被破坏,就要转移到乙地的备用密营,备用和临时性的密营都比较简陋,但储有粮食、衣物等生存必需的物资。永久性密营的内部结构十分整齐完整,配备也较为齐全,有宿舍、厨房、仓库、药房、粮仓、枪械所、哨所。此外,密营还建有裁缝所、临时医院、印刷所等。

本溪地区密营达十余处

1936年,杨靖宇指示抗联及其收编的各抗日军队和山林队做好密营建设,并派指导员带领精干的小部队到本溪、桓仁两地的深山密林中修建密营。在自卫队的配合下,抗联一军一师在本溪和凤城交界的大西沟、大石湖、和尚帽子等处建立起十余处密营。

1936年6月下旬至11月底,为了与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的党中央以及东征抗日的红军取得联系,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杨靖宇先后召开了两次重要的西征军事会议,会议动员地点就分别在本溪的草河掌镇汤沟和东营坊乡红通沟的密营地。

《游击队之歌》有一句是这样唱的“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东北抗日联军的粮食、物资、武器弹药,大都需要在战斗中获取。1936年秋,中共南满省委机关进驻洋湖沟密营,组织部长李东光负责省委机关日常工作。而抗联一军四团的主要活动地点也是在东营坊地区。

如今,在陈列馆内,可以看到在本溪东营坊乡洋湖沟村的山上发现的日军九二式重机枪,这件珍贵文物就来自洋湖沟密营,是当年抗联战士在战斗中缴获的,但在后期部队转移时,由于子弹已经打光,重机枪又不便携带,便就地掩埋。“直至2011年的一场大雨,才让它重见天日。近年来,我们在本溪满族自治县境内的关门山、老边沟、龙道沟、洋湖沟等地山中,发现数处大小不一的抗联密营遗址。”周浩说。

密营里还进行思想教育 鼓舞士气

谈到密营的作用,周浩表示, 密营不仅是抗联战士的栖身之所,储存粮食物资之地,它还要为前方战士提供各种物质上的支援。展厅内陈列的一台老式缝纫机,就是抗联女战士王一知当年为战士缝制衣服和绑腿用的,见证了那段极其艰苦的密营生活。同时,它还具有安置受伤抗联战士、进行文化学习、思想教育的作用。为了丰富生活,抗联部队在密营里开办音乐班,战士们学唱革命歌曲,如《士兵歌》《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等。为了鼓舞士气,坚持抗日,密营也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在本溪洋湖沟、桓仁石人沟的密营里,曾开设过几个印刷厂,由部队负责宣传工作的干部印制抗日宣传刊物,通过这些宣传品,坚定抗联战士进行抗日的决心与信心。

“通过对密营的了解,我们可以知道,密营为东北的抗日斗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它是抗联部队发动游击战争的重要依托。密营作为抗联的根据地,有着深刻的社会和历史渊源,它随着抗联部队的建立逐渐形成,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周浩说。

辽沈晚报记者 朱柏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