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小孩子的家長,都怎麼處理自己孩子和鄰居孩子的打鬧事件?

回憶過去的青蔥歲月


很明顯,題主的這個鄰居是那種“輸不起”的人,從題主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兩個小孩子打鬧,本是正常事情。可是自家孩子打別人家孩子,你鄰居無動於衷。自家家孩子被打紅,鄰居立刻上前阻止拉偏架。


很明顯,和這樣的鄰居相處在一起很不愉快,蒙多奇贊成題主的做法,少讓孩子和這樣鄰居的孩子玩才是上上之選。

但是,完全制止孩子打鬧也是下下之選。因為孩子們打鬧嬉戲,是孩子之間社交發展的過程。

打鬧可以提高孩子社交能力

有研究表明,童年時期愛打鬧的孩子,社交能力更強。明尼蘇達大學的教育心理學家Anthony Pellegrini通過研究發現,總是與其他孩子玩鬧的兒童,問題解決能力較為優秀,並且能擁有豐富的社交技巧。


在研究中,研究人員將參加實驗的一群孩子分為“經常打鬧組”與“非經常打鬧組”。接著他們給孩子提供一些相片。相片裡,有孩子搶玩具的情形,也有小朋友被媽媽訓斥的情形,研究者問孩子們:“如果你們遇到這些情況,怎麼辦?”

進過實驗對比發現,玩鬧經驗豐富的孩子們遠遠勝於另一組孩子,他們提供的解決方案更多、更具實用性。

打鬧讓孩子更有同理心

除了孩子之間的打鬧,家長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打鬧,家長陪孩子做打鬧遊戲,就是向孩子示範“如何更好控制自己”。

另外,家長還可以教孩子提升自控力、公平和共情。在遊戲中讓孩子贏、給孩子自信,同時也要告訴孩子,勝利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合作同樣是通向成功的一條路,要正確引導自己競爭的慾望。


我們信任孩子,也讓孩子感覺可以信任家長、信任自己。這些優秀的品質,會為孩子將來走入社會提供很好的行為指引。

如何正確打鬧?

孩子打鬧固然有好處,但是也有幾點需要注意。否則打鬧非但沒有幫助到孩子,反而讓孩子受傷了,豈不是糟糕。

家長在放心讓孩子打鬧前,有這麼幾點要注意:

  1. 確保孩子玩耍場地是平坦的,沒有高低落差的。以防孩子在追逐打鬧中絆倒摔傷,或是不慎從高處跌落。
  2. 提前和孩子約定打鬧的範圍。孩子打鬧沒輕沒重,要提前和孩子約定,不可以打對方的眼睛、太陽穴、鼻樑這種位置。
  3. 家長要注意玩具的選擇。孩子在玩鬧時,手上難免會拿著一些玩具,待孩子玩到興起,很可能會隨意揮舞手上的玩具。所以家長要注意,不要給孩子堅硬的塑料玩具、結實的木棍這類的硬質玩具,以防孩子在玩鬧中受傷。

更多時候,家長應該做好日常教育,讓他們懂得與人相處的分寸以及怎樣解決和他人的矛盾。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果答主有更多疑問,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蒙多奇科學養育


自家孩子和鄰居的孩子或與別人家的孩子打架了,首先要安撫輸了的孩子,然後瞭解清楚打架的因果,再做調解,批評教育以後讓他們握手言和。


明媚的春光427


1.每個人都有童年時代,孩子之間正常的打鬧是正常的童年生活,如果孩子之間的打鬧不傷及身體,小手輕輕拍打,我認為大人不應該介入孩子之間的打鬧,讓他們自己學會處理問題。

2.如果孩子的打鬧升級為動作力度傷及彼此了,那麼要冷靜的告訴他們這樣的危害,讓他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這樣才能避免下次出現同樣的打鬧行為。

3.作為家長也要觀察一下孩子之間打鬧如果經常性的發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如果自己家孩子好動手,那麼回到家,還是要跟孩子講講打人的弊端。如果是別人家孩子愛出手,作為鄰居當面直接說可能不好接受,儘量給他們講一個打鬧弊端的教育性質的故事,讓他們能意識到自己的小錯誤,這樣彼此都不難堪。

4.總之,家長在養育孩子成長過程中 不能出現問題就高度介入,代替他們處理任何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