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古時的城區在這裡

自從琅山崖的國公廟回來,對國公與昭明太子的認知通過網絡、縣誌等閱讀越來越來明白。

池州古時的城區在這裡

古時國公廟地形圖

引:過去池州城通遠門外城牆邊上曾立有一塊大碑,碑上清清楚楚 地記述了這件事。 唐朝初年,天下雖然已經平定,但由於北方多年戰亂,百姓們十 分貧困。官府徵不到糧食,京都長安的物資奇缺,不少東西都要靠從 江南運去。 池州地處長江中下游,吳頭楚尾,是兵家必爭之地。尉遲公受唐 朝皇帝李世民的派遣,到江南征糧。一日,他路過池州,一下子看中 了這個地方,就在這裡駐紮了一批人馬。所徵集到的糧草,大都在此集中,然後再護送到長安去。

當時,池州府治所設在秋浦縣(今殷匯灌口鄉長莊一帶) 。秋浦河由南向北從秋浦城西流過,至池口入長江。池口又稱貴口,是江南一個 十分重要的水陸碼頭,北靠長江,東、南兩面監湖,西枕秋浦河,天然屏障好,便於守衛,於是尉遲敬德決定在此築城。他召集了當地的 士紳和各縣縣令,組織籌款、派工,燒製城磚。城磚的大小也作了統 一規定:長二尺,寬一尺,厚五寸,每塊磚上還要印上“唐武德某年 尉遲敬德監製“的字樣。他還親自察看地形,定了東、南、西、北四 座城門的位置。城牆就這樣一鼓作氣地修起來了。 唐永泰元年復立池州時,州府就遷移到現址這裡,並且 一直延續下來。唐會昌年間,杜牧在池州當剌史時,還在城南門樓上 刻漏計時, 並安排人打鐘報時, 城裡的百姓也就知道了每天的子、 醜、 寅、卯等十二時辰了。 尉遲敬德死後,池州人建廟祭祀他。因他先後被封為吳國公、 鄂國公,廟也就叫國公廟。

池州古時的城區在這裡

池州古時的城區在這裡

光緒貴池縣誌

按縣誌記載,池州始置於漢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的石城縣,殷匯秋浦河與龍鬚河的交匯處,現在的石城村處。隋開皇19年(公元599年)廢石城縣名改為秋浦縣,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位於石城的秋浦縣遷住貴口,即國公尉遲敬德修築的新城區所在地貴池,並延續至今。

石城作為縣治的歷史前後近千年,現在的城區裡還有石城路與石城大道,以此銘記這悠遠的歷史。難怪石城這麼耳熟能詳,為此我還特意探訪了石城村,終於理解了為什麼要遷新城區?

昭明太子釣魚臺與國公廟雖在此一處,但太子與國公並非一個時代的人物。秋浦河奔流千年,時代在變,歷史傳說依舊流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