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唐户遗址所在地唐户村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今天给大家讲述的是唐户遗址所在地唐户村。

地理位置

唐户村位于新郑市观音寺镇人民政府西南2公里处。辖唐户、唐家寨等自然村,有村民408户,1500多人。有耕地1647亩。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唐户遗址所在地唐户村

唐户

村名由来

据传,明代唐氏兄弟二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兄弟二人分居于新郑城外。多年后,两人的后代逐渐增多,发展成为两个村庄。当年兄住的地方村名叫唐庄,弟所住的地方村名曰唐户。

历史脉络

明代,唐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发展成为两个村庄。

清代,村民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

1975年,在唐户村南发现著名的唐户遗址,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南北长1860米,东西宽300~860米,其中裴李岗文化遗存面积达30万平方米,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的裴李岗文化时期的聚落遗址。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唐户遗址所在地唐户村

唐户遗址

2000年以来,唐户村主要农产品有玉米、棉花、油菜、黄豆、花生等,种植水果有葡萄、苹果、梨、杏、无花果等。村内企业有曲酒厂和调味品厂。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唐户遗址所在地唐户村

唐户村乡村春晚

2010年以来,唐户村稳步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结合该村种植业的规模和现状,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引进和推广先进技术,引导农民发展新项目和发展新品种。充分利用反季节蔬菜种植提高农民收益。稳步推进生态家园建设,实施村容村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农村沼气池建设工程,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并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唐户遗址所在地唐户村

唐户村乡村春晚

村庄档案

唐户遗址位于唐户村南潩水河与石洞寺河汇流处的夹角台地上。该遗址的西北部属裴李岗文化时期,文化层2米,出土有石磨盘、石磨棒、石铲、石斧以及泥质红陶片、褐红色泥质夹沙陶片。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唐户遗址所在地唐户村

唐户遗址出土文物

遗址的中部偏北属仰韶文化时期,文化层3米,出土有石铲,石凿、石簇、陶体、陶壶、陶鼎;骨针、骨锥以及陶纺轮。还有房基以及许多瓮葬棺等。遗址的南端龙山文化时期,文化层2至4米,内含遗物丰富,典型的黑色蛋壳陶片,质地坚硬如石,黝黑发亮,其中一件薄胎黑色陶杯完整。遗址南端与潩水水寨村北的文化层属殷商文化时期,在当地修水库时遭到损坏。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唐户遗址所在地唐户村

房址

两周文化层叠压在仰韶文化层上,两周的墓葬已打破了仰韶文化层。已发掘西周墓葬12座,东周墓19座,均为长方型竖穴土坑墓。大墓有木质棺、椁具,小墓有棺无椁。西周墓葬出土遗物306件,东周墓葬出土器物165件,其中有铜鼎、铜簋、铜盘、铜戈;陶鼎、陶盆、陶盘以及石器、玉器、铁器等。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唐户遗址所在地唐户村

唐户遗址考古学文化分布

唐户遗址内包含有裴李岗文化时期、仰韶文化时期、龙山文化时期、殷商文化时期、西东周文化时期的丰富遗物。长达6000多年,堪称国内少见的地下博物馆,为研究中华历史提供了完整的丰富的历史资料。

版权声明: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证属证明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