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陵宗師 頻陽逸老

劉少椿紀念館將於2020年9月29日在富平縣中華郡建成對外開放

廣陵宗師 頻陽逸老

廣陵宗師 頻陽逸老

廣陵宗師 頻陽逸老

廣陵宗師 頻陽逸老

劉少椿先生簡介

劉紹(1901-1971),字少椿,號德一,廣陵琴家孫紹陶的弟子。廣陵琴派第十代傳人,也是現代廣陵琴派的集大成者。劉少椿對廣陵琴派的重要貢獻在於他弘揚了跌宕多變、綺麗細膩、剛柔相濟、音韻並茂的廣陵琴韻,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廣陵琴派審美韻味。同時他還為廣陵琴派培養了一大批後起之秀,使古老的廣陵琴學煥發出美好的青春活力。

劉氏生於陜西省富平縣北陵堡的一個鹽商家庭。十四歲隨父至江西南昌和江蘇揚州兩地做鹽的生意。一九一四年,劉家定居揚州,在其父經營的“裕隆全鹽號”學生意,做抄寫工作及事務等事。其父逝世後,一九三五年鹽號倒閉,為謀生計,其先後任圖書館管理員、南通裕華鹽業公司、國民政府南京民航局庶務主任、臨時教養院軍需官等閒職。

廣陵宗師 頻陽逸老

富平縣北陵堡劉家老宅

一九二八年,劉少椿請孫紹陶先生至家中任家庭教師,子女們隨孫先生補習古文,而自己則拜孫先生為師學習古琴,為時約三年之久,從此開始了他的古琴藝術之路。

劉少椿對揚州文化曾起過相當的影響力,除認真鑽研古琴藝術外,他還愛好崑曲。其它如書法、繪畫、鐵筆皮雕、武術及道家養生等,他無不潛心鑽研。與他相往還的耆碩名宿師友略舉如下:曲界(崑曲)潘嘯巖、徐仲山、江石溪、吳白陶;武林界劉襄谷、徐文泉;畫界吳笠仙、陳含光、金健吾、仇淼之、顧伯逵;鐵筆皮雕界胡牧雲;中醫界吳克謙、夏雨生、耿鑑庭;教育界孫蔚民、張宴公;古琴界胡滋甫、史蔭美、王芳谷、王藝之、張子謙、高治平、翟筱坡、胡鬥東、劉景韶、胥桐華、徐立孫、夏一峰、吳景略;音樂界程午嘉、甘濤等等,都與他過從甚密,足見他在各界別的地位及影響。

廣陵宗師 頻陽逸老

劉少椿撫琴

一九五六年,劉少椿欣然應邀去南京為查阜西先生等組織的全國琴人採訪錄製廣陵琴派名曲。後由張正吟先生策劃,留在南京,在南京樂社傳授古琴。一九五八年,經甘濤先生推薦在南京藝術學院音樂系任教時有張正吟、梅曰強、鄧文權、林友仁、龔一、李長白、施世珍、周靜梅和自己的最喜愛的小女兒劉薇等人得其傳授。20世紀六十年代,與吳景略先生合作編寫了《院校古琴教學大綱》。一九六三年,劉少椿返回揚州,同時受聘為江蘇文史館館員,一九七一年文革中逝世於揚州。

廣陵宗師 頻陽逸老

中央音樂學院音樂研究所採訪廣陵琴人(1956年)前排左起:1.江樹峰、2查阜西、3.胡滋甫、4徐立樵、5.劉少椿。後排左起:1.許健、3.胡有璋、4.胥桐華、5.胡蘭、8.張正吟

廣陵宗師 頻陽逸老

劉少椿參與編寫的教材

2002年3月23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了“揚州文化名宿劉少椿先生古琴藝術紀念會”暨《劉少椿古琴藝術》CD專輯首發式。這次活動是由南京藝術學院、江蘇省文史研究館、中國民族管絃樂學會古琴專業委員會、中國藝術研究所音樂研究所和香港龍音製作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古琴家鄭珉中、吳釗、王迪、許健、李祥庭、梅曰強、林友仁、民樂界前輩樸東昇、閔季騫和劉少椿先生的弟子、生前好友都出席了這次盛會。

廣陵宗師 頻陽逸老

2003年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紀念劉少椿活動。圖為梅曰強發言

紀念會是為了緬懷這位琴界先輩、廣陵琴派的集大成者劉少椿先生,讚揚他為中國古琴藝術的發掘、研究、整理和傳承工作默默奉獻、辛勤耕耘的敬業精神,弘揚劉少椿先生“淡泊名利、樸實無華、專心治學、琴德優秀”的高尚品格。

廣陵宗師 頻陽逸老

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的劉少椿紀念活動

廣陵宗師 頻陽逸老

2009年出版的《劉少椿琴譜墨跡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