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乔布斯想当马云的“罗永浩们”为什么都失败,小米却成功了?

创业呢,有两种讲法,一种讲法呢就是心灵鸡汤,就是成功学,对吧,大家纷纷上台讲,当年我如何过五关斩六将,这种讲法一般害人很深,

因为很多人都是在正确的时间,无意中做了正确的事情,其实它有很多,有命运在里面。并不完全说,光是个人努力,但是你过了这个时间点,比如说,你今天再把某一个重金铁链拉出来,说再重新再做一个,其实真的是很难。

创业当中要找准自己的定位

所以我就想了一个建议,就是说,其实每个人应该做好一个定位,就是说,有的人,是能够从0到1,去创业的,这样的人可能是极少数,就是说他能无中生有地开创一件事,但是有的人呢,他未必是从0到1,我觉得这样的人更多,就是说他很善于比方说从1做到10,当然还有更牛的人呢,他能够从10做到100,做到1000。

学乔布斯想当马云的“罗永浩们”为什么都失败,小米却成功了?

周鸿祎:听了我这番话,你还敢创业吗?

没有乔布斯就没有苹果,但是没有Tim Cook,也不会有今天的苹果。你比如说,大家都觉得乔布斯很牛,可是你如果真的研究他的历史,你会发现他自己从苹果出来,他创业的公司叫NeXT,NeXT做的就很失败,因为乔布斯是一个天才,这种天才的人往往就情商比较低,所以很多人就很难以跟他相处和合作,我们很多人学乔布斯,优点没学到,这种跟人难以相处的缺点都学到了。所以呢,后来乔布斯他重新回苹果,他就吸收了一个经验教训呢,实际上你就会发现他组建了一个很强大的团队,所以Tim Cook呢,实际上是他很好的一个搭档,如果我们这样来看,乔布斯是一个从0到1的人,但是没有Tim Cook,苹果不可能达到今天的高度,但是说你如果非要把他们俩割裂,说乔布斯在那去世之后,不是一度有很多人在攻击Tim Cook,说Tim Cook这比乔布斯差远啦,Tim Cook就没有创新能力,问题是,Tim Cook如果是这样的乔布斯,他俩就一定尿不到一个壶里去,他们俩早就打分家了,但Tim Cook呢,就很好地在乔布斯开创了基础之上,把比如说,把供应链,把生产,把这很多的细节,这可能都是乔布斯没有耐心去干的事情做得很好,所以才有了苹果的延续。

以马云举例,不懂技术和产品,但是很会团结人。那我讲这个什么意思呢?我就希望大家能不能广义地去理解创业,不要被那些成功的故事一蛊惑呢,好像一说到创业,每个人都要去当马云,那你看看马云是团队选出来的代表,马云很成功,但是,我跟马云算很熟,但是如果没有他背后的团队,构成一个完整的队伍,那么光靠马云一个人,对吧,他是挺能忽悠,但是得有人把他忽悠的事做出来,比如说他可能不太懂技术,而且他以不懂技术为荣,对吧,黄明生,对吧,他也,其实也不太懂产品,但是马云很善于团结,就是说,他团结了很多产品和技术高手。

学乔布斯想当马云的“罗永浩们”为什么都失败,小米却成功了?

周鸿祎:听了我这番话,你还敢创业吗?

都想当马云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加入马云团队,去辅佐马云

所以,我就觉得,今天各位如果,用这样一种角度去衡量自己,如果每个人都要去做马云,去做马化腾,我觉得这个路呢,一定是千军万马独木桥,一定很窄,从概率来说,历史几千年,你说像扎克伯格、像比尔盖茨,包括像马云、马化腾这种人,一千年可能也就出了这么几个,肯定这个概率比你买彩票中五百万的概率肯定还要更小,如果大家都奔着这个目标去,我觉得那创业的结果大部分一定很悲催。但是如果说你能够有一种开放的胸怀,就是说,我不一定是来此主导创业,但是我能够愿意去加入一个创业团队,我在创业团队里扮演一个从1到2,或从从2到10这样一个角色,那么,我觉得你也是在参与创业,所以我们过去的价值观呢,我一直觉得有个问题,就是太窄了,或者说太一元了,因为宣传的时候,一个企业,主要是宣传他的从0到1的那个人,为什么,因为这个人承担了最大的风险,他是开创者,所以他可能也承担最大的荣誉,但是毕竟,这样的概率比较小,所以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那么说希望你不要走极端,我们很多同学就是说,要么我就自己创办一个企业,我成为下一个马云,那这个概率很低,要么我就去赶快报个公务员,赶快找一个国企,拿一个、做一个铁饭碗,为什么在这个中间,就没有一个中间路线呢?

重新定义创业,加入创业公司也是在创业,不是说当个CEO才叫创业

所以我自己觉得,很多同学,如果能够在自己创业的时候,你能够把这个创业重新定义,就是说你去参与创业,它也是创业,那么我觉得创业之路,可能就宽阔了很多,我觉得。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那有人说,我不知道我到底是个从0到1,万一我是马云呢,对,这个我觉得是这样,是骡子是马,我们拉出来溜一溜。所以我一直认为,就是,学习创业,也是创业的一部分。创业不是过家家,风险和难度都很大。为了减少风险可以加入创业公司,并找到自己的定位。 所以我一直力主很多刚毕业的年轻人哪,应该去创业,但是不应该从把它等同于自己办公司,办公司很容易,对吧,办个公司,印盒名片,我经常开个玩笑说,我上铺的兄弟做CTO,我的女朋友做CFO,对吧,她学财务的,然后我再找几个哥们同学,当年很多大学生创业吃亏,都吃亏在这个方面,就是说太低估了创业的这种风险和难度,但是如果你今天,比如你加入一个初创公司,哪怕这些初创公司它风险再大,你现在是交别人的学费,用别人的钱在交学费,然后培养你对创业的理解。创业成了,你能够找到自己的定位,分享成绩;创业败了,你不花钱,花了点时间,你可以积累创业的经验教训,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人会完成自己对自己的一个定位,说我是知道我是能干从0到1的,而且我学到了一些技能,也有的人因此呢,终于认清楚了,就是说,其实我不是那块料,我特别适合辅佐别人去打天下。

学乔布斯想当马云的“罗永浩们”为什么都失败,小米却成功了?

周鸿祎:听了我这番话,你还敢创业吗?

去创业公司最好去小一点的创业公司,而不是BAT

我觉得人贵有自知之明,找清楚自己的定位, 所以这是我的第一个观点。所以,如果有人再问我说,我刚毕业,我要不要去创业,我的答案就是说,应该去创业,应该去加入一些看起来今天有风险的公司,

很多人说我就去BAT,其实现在去BAT,也许能学到一些技巧,但是它毕竟已经大了,大了之后它不再具备那种创业公司的文化,有的创业公司的规模,和这种创业的能力,它是真的成反比的,公司大了,必然靠的不是这种创新的能力,而是靠的资本的能力、资源的能力,谁弄大了我把谁给买了,所以我反而觉得大家有点风险的意识,去加入一些初创的公司,加入一些别人的创业公司,这是我的一个建议。

少谈点主义,多一些实践

第二点呢,我分享一点,就是说,创业,这个,其实我觉得家国情怀,偶尔想一想就可以了,但是不要经常去想,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真正的创业者,再伟大的事业,我自己总结,都是从很不起眼的一些小事开始做起的

目前的很多创业者都太浮躁

我看过很多年轻的创业者,因为他缺乏实践经验,他往往是被很多互联网公司的PR做蛊惑,

马上O2O时代要来了,对吧,马上这个什么,什么知识阅读、知识分享的时代要来了,所以这个,最近我说,人工智能时代要来了,然后大家就觉得,活着就要改变世界,所以很多人就觉得我不创业就怎么样。 我看到很多商业计划书呢,我自己感觉呢,就是概念相对比较多,宏观的东西多,我要做一个什么模式,我要做一个B2CX什么模式,我要做一个什么这样的一个概念,但是,我往往问他们,我说,你的商业计划书,看了半天,你个人的称述我也听了半天,都是在讲家国、情怀,都是在讲自己。

学乔布斯想当马云的“罗永浩们”为什么都失败,小米却成功了?

周鸿祎:听了我这番话,你还敢创业吗?

创业要回归商业的本质,是解决了谁的什么问题,还是给谁创造了什么价值

很多创业者给我发现一个误区啊,就以为你们站在台上声泪俱下,抒发自己的情怀,好像特别有感情就能打动投资人,这都是一个误解,很多人会觉得自己不创业简直就是,要怎么怎么样了,其实现实很残酷,就是说,我觉得最后就问他,我说,你究竟做了一个什么样的产品或者服务,你解决了什么需求,你解决了什么痛点,你给什么样的用户创造了什么样的价值,很多人往往回答不出来,我说的很坦率,就是说或者说,有人说美国流行这个模式,对吧,我们就把它抄过来了,对吧,然后呢有人说,你看这个张三公司、李四公司都已经做了满大街放自行车了,我也打算做自行车,我就很严肃地说,现在主要问题是颜色不够用了。

市场是检验商业的唯一角斗场

所以说,这是我,包括我们自己做产品也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说,当你有很多伟大的、宏伟的想法之后呢,你最后脱离了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说这个市场不会因为你的宏伟想法而买单,市场很现实,你的用户、你的老百姓,永远问你说,我为啥要用你的东西呢,你给我什么价值呢?对吧,所以,你如果你不能回答这个问题,那么你的创业,上面所有设想的这种情怀也好、改变世界也好,所有的这种豪言壮语、所有的伟大设想,都会是空中楼阁,对吧,所以我给你讲,很多人在初次创业的时候,不一定要追求这事写得特别大,很多人觉得我写得不够宏伟投资人就不会给我融资,错了,你如果没有打开市场最关键的一环,你写得再宏伟,有些人家投资人就说到,你第一步都干不出来,对吧,很多人就说,当我有了一千万用户之后,我将会开展如何如何的收费,我会每天有多少的收入,还画了个曲线,问题是,你如何你拿到不说是一千万,你如何拿到你的第一万个用户,你如何拿到你的第100万个用户,很多人就醉了,就回答不出来。

我们的文化教育可能有点推崇”高大上“,但是脱离实际

所以这样可能,我现在觉得,跟我们的文化教育也有关系,我记得,我上研究生的时候,我是硕士毕业的,硕士毕业比较简单,写论文,好像混一混就通过了,当时我的导师还带着一些博士,当时我忘了,好像就是有一个说法,就是说,你看美国人写博士论文,包括诺贝尔经济学的获奖者,他们获奖,很多他们都是用微观的角度,说中国学管理、学经济的,我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样,我那时候是这样,写得跟政府报告似的,都特别宏观,就好像标题不大,词不大,对吧,所以,行业里有一段,最近有些公司也是经常喜欢用大词,我一听到什么生态化反就晕菜了,因为记者问我说你知道啥意思吗,我说我真的不懂是啥意思。

学乔布斯想当马云的“罗永浩们”为什么都失败,小米却成功了?

周鸿祎:听了我这番话,你还敢创业吗?

说得再好听,不好用的话,用户也不要。要满足核心需求

事实证明光说大词吓唬人对做宣传有点帮助,但是对用户用你的产品,毫无帮助,你比如我今天中午10点到旁边一个面馆吃什么biangbiang面、肉夹馍,量虽然小,但是我在那排队等了20分钟,差点迟到,对吧,这个,很简单,因为它说味道好,对吧,那肉夹馍肉分量足,我们会选择一个饭店说,喔~~,这个饭店很不得了,这个老板利用O2O、大数据、人工智能计算,他定义了下一代餐饮的新标准,利用了生态化反,对吧,你可能就觉得它这里头不说人话,你肯定就不会进这个饭店。

学乔布斯想当马云的“罗永浩们”为什么都失败,小米却成功了?

周鸿祎:听了我这番话,你还敢创业吗?

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不可能一蹴而就,应从服务用户出发找到一个切入点

在过去几年里头,有很多传统企业家,想转型,但是成功的例子,确实有限,对吧。我认为他们转型互联网的心情,我是理解的,他们的财力也是足够雄厚的,但是很多人转型互联网,反而不成功,我认为也是在这件事上摔了跟头,就因为他们太有钱了,所以他们想一步在互联网上,去做一个宏伟的规划,就是布一个战略的布局,而忘了在互联网里,因为它是个to消费者的市场,永远是要找到一个撬动点和切入点,所以我就说,最后举两个例子吧。

你比如说,很多人在讲Facebook,有一段时间Facebook成了全世界创新的代表,对吧,这个,但是我就问了,我说,Facebook上市的时候已经很牛了,他写了一封很装、装、装、装的信,我们的使命是连接人类,所以很多人去创业,就学扎克伯格,说我要连接人类,我说,你连自己都连接不了,你还连接人类,我说你去看看扎克伯格那部电影就《社交网络》,那么去看他的黑历史啊,Facebook最早在美国是干什么的呢?最早是在哈佛,在哈佛干什么呢?樊登,你最早用Facebook为啥?实际上,

最早是哈佛男生为了泡女生,对吧,所以把这些女生、女同学的照片,所以你如果说起来,用今天的眼光看,Facebook是啥,不就一泡妞网站吗?而且,这领导一听泡妞网站,封!对吧,但是呢,人家从泡妞慢慢地积累了,这是人的刚需啊

我就经常这个例子跟很多人讲,伟大的公司都是从一件小事。很多人拿乔布斯做例子,我觉得乔布斯也被过度神话了,就好像他说的每件事都对,其实乔布斯从来,就是说,我们找他的历史,一定要追溯一件事,苹果他回去之后的成功,不是Iphone,是Ipod,Ipod今天很成功,这是马后炮了,在当年的时候,那不就是一个大容量的mp3播放器吗?实际上苹果,当时电脑做不过DELL,就是PC,操作系统做不过微软,最后就做了一个mp3播放器,在当时,这是两个真事,一个是Michael Dell,Michael Dell当时是卖电脑,Michael Dell很惋惜地说,我要是乔布斯,我就把钱退给股东,把公司关了,回家洗洗睡了。然后比尔盖茨就特别英雄疼英雄,比尔盖茨就觉得要再不拉乔布斯一把,乔布斯就该死了,所以微软投了苹果两个亿,他挽救了苹果一把,当时没有人看好一个放音乐的mp3播放器,最后在全世界卖了几亿部,变成了新的时尚,然后从mp3播放器,再加了一个屏幕,然后才走向了Iphone。

所以我想举这两个例子来证明呢,就是说今天你无论多么有家国情怀,哪怕你想改变宇宙,但今天在互联网上创业,能不能你先回到一个点,就是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在你周边,你观察到了消费者的行为里面,有什么问题,让人觉得很痛,就像眼中钉、肉中刺一样不能忍受,或者还有什么刚性需求,对吧,不能被满足。

脚踏实地,得用户者得天下,做一个实干家

我就是举个例子,所以我就是说,万里长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把眼下的第一步做好,捞到了用户,有用户的基础,往后的牌,就是胡打胡有理,但是第一步做不到,这个所有的东西都是纸上谈兵,谢谢大家。

“走到谷底”的一个教训是,做的太多太杂,过于分散,不专注

人呢,都有峰顶和谷底,生活本来就存在这样的现象,所以处在谷底也很正常。但我可以总结一下,我自己觉得,前几年,我们企业做得比较顺风顺雨之后呢,我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过于分散,不专注。就是我觉得做事情要聚焦,

当你同时试图在太多的战线上同时各方位、全方位出击的时候呢,所以说肯定是有,就像,比如说,最近在手机这个领域,对吧,有家手机厂商很专注,对吧,所以就后来才慢慢居上,有家手机厂商呢,又做电饭煲,所以呢我以前就犯过类似的错误。

学乔布斯想当马云的“罗永浩们”为什么都失败,小米却成功了?

周鸿祎:听了我这番话,你还敢创业吗?

用户不会因为你的战略买单

还有一个最后呢,刚才我已经讲到的,当我是一个小公司的时候呢,我会从很微观的角度,但当自己有点钱之后呢,往往,有钱就开始骚包了,就开始讲布局,讲战略,讲宏观,讲生态,所以就是怎么说呢,我们做有些事情的时候,光有宏观跟策略,但是忽视了细节的时候,我们有战略决定方向,大方向肯定是对的,比如说我们应该电影, 我们应该做智能硬件,但是最后还是,用户不会因为你的战略买单,用户不是管理学院上战略课的,对吧,用户只关注你的产品具体的实用性。

那之后你的执行不好,战略没有到位,然后完了你作为一个CEO,你可能反过来很迷惑,究竟是这个战略不对呢,还是没执行好? 这时候,如果企业不大,又聚焦,那就很简单,我就一剑插到底,我就知道执行上什么问题。但当你不聚焦之后呢给股东出汇报的时候,这时候你觉会得到一个错误的判断,这个战略可能不对,战略不对干什么,我们就要请咨询公司,来帮我们做战略,这时候我们学校管理学院学战略的就派上用场了,然后就开始折腾,这种折腾又带来了更多的,所以我是说,最近我们退市回来,其实本身除了说要解决一个我们的一个身份问题之外,其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重新聚焦到,可能以安全、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有些业务该放弃就放弃,做不好就不做。

所以我认为聚焦跟细节的执行还是比较重要的。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你有价值,请动一下您发财的小手转发出去,让更多企业创业者受益学习了解资本,给小编作者点一个赞。做为给小编鼓励,欢迎大家留言交流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