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介」小岛秀夫「消耗了生命的成品」——《死亡搁浅》

以风靡全球的《潜龙谍影》(Metal Gear Solid)系列闻名于世的游戏制作人小岛秀夫于2015年12月从科乐美独立,成立了小岛工作室。2019年11月8日,他的新作、万众期待的《死亡搁浅》(Death Stranding)发售了。

故事的舞台是被称为「死亡搁浅」的神秘现象所分裂的世界。为了被割裂和孤立的人们,玩家化身为「伟大的派送员」,通过运送各种货物,将北美大陆重新连接在一起。

本游戏具有全新的游戏系统,厚重的故事,令人叹为观止的美丽景色,发售之后在日本国内外都成为热门话题。独立四年后,五十六岁的小岛秀夫想通过《死亡搁浅》传达什么呢?

「译介」小岛秀夫「消耗了生命的成品」——《死亡搁浅》


◆◆◆

——《死亡搁浅》发售后,肯定从玩家处收到了很多反馈吧。社交平台上的热度也很高。您是如何应对这样的反响的?

小岛:出乎我意料的是,很多人患上了「送货依赖综合征」。对我来说,制作时是希望大家先享受故事,通关后再继续送货。结果,很多人中途就没去推动剧情,他们虽然想看故事发展,但沉迷送货不能自拔。这种反应我也觉得很有趣。

「译介」小岛秀夫「消耗了生命的成品」——《死亡搁浅》

《死亡搁浅》

三年前就看到的「景色」

——《死亡搁浅》最早是在2016年6月的E3游戏展(电子娱乐展,世界最大型的游戏展览,每年在洛杉矶举行)发表的。回顾当时小岛监督所说的话,和如今完成的游戏内容并没有什么不同。

小岛:是的。

「译介」小岛秀夫「消耗了生命的成品」——《死亡搁浅》

——是不是有一种三年前看到的东西,如今终于具象化的感觉?

小岛:一些细枝末节当时是看不出来的,我也在持续不断地增加各种细节。隐约可见的东西,慢慢变得清晰起来。我们过去的游戏其实也是如此。如果踟蹰不前,仅仅三年时间是做不出什么东西的。

「需要时间和金钱」是毫无根据的谎言

——很早就公布会在2019年发售这款游戏了呢。

小岛:因为2019年是「阿基拉年」[※《阿基拉》(Akira)的舞台是2019年],所以做了这样的计划。我们是一家独立公司,需要有特定的故事,特定的玩法,特定的主题来推销自己,促成合作。举个例子,只有确定一部电影的上映时间,预算才能拍板通过,游戏也是一样。到目前为止,我一直按这种框架好好工作着。说我的游戏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完全是无稽之谈。我想再次重申一下。(笑)

「译介」小岛秀夫「消耗了生命的成品」——《死亡搁浅》

——小岛监督在发售之前曾经说过,《死亡搁浅》是一款「并非用棍棒进行战斗,而是用绳子连接的游戏」。但直到我实际玩了游戏,才真正理解「原来如此,监督说的是这个意思」。在游戏的制作过程中,要和制作团队分享这种意象一定很有难度吧?

小岛:是的,完全无法让大家理解(笑),每次都是如此。

有人说「送货的游戏可不行啊」

——哪一次是最棘手的呢?

小岛:从一开始就是这样。送快递的游戏不行呀,完全无法理解其中的乐趣呀,有员工一边念叨着一边工作,只是绝对不会当着我的面说。开发《Metal Gear》时也是一样。在制作《我们的太阳》(ボクらの太陽)时,也有人告诉我再没有比这更无趣的游戏了。(笑)

「译介」小岛秀夫「消耗了生命的成品」——《死亡搁浅》

——您就在这种情况下一边和团队沟通,一边制作游戏。

小岛:是的。他们在努力理解我,但是有些东西没有实物是无法体会的。即使有了世界观,也无法展示存在于脑海中的东西。但是,如果在这里妥协,最终只能做出一款平庸的游戏。我只能说,即使不理解,也一起做吧。毕竟,一起合作过来的员工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即使现在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但迟早会明白的。

一边在iPhone上做笔记,一边拼凑故事

——在制作《死亡搁浅》时,最初浮现的想法是什么?

「译介」小岛秀夫「消耗了生命的成品」——《死亡搁浅》

小岛:首先浮现的是一个画面。在连接世界的氛围中,一个裸体的中年男子「搁浅」了。接着是画面、主题、玩法。虽然还没有更多细节,但角色形象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固定下来。

——从这个程度到完成整个故事大概花了多久?

小岛:大概一个月吧。

——这么短的时间啊!您会写剧本吗?

小岛:最初都写在备忘录里。独立之后我们没有电脑,所以用的是iPhone。我写了很多内容,人物设定,游戏的点子等等。我做《Metal Gear》时,首先是想做一款「躲藏的游戏」,然后是电影化的场景,再以此为基础扩展开来。这次也一样,最初是有了「连接」的主题,因此要设计「无法连接」的角色,以及如何连接的方式,并在其中找一个平衡点。

「译介」小岛秀夫「消耗了生命的成品」——《死亡搁浅》

时代发展与我创作的游戏越来越相似

——关于「连接」这个主题,这次的故事说的是「主人公将分崩离析的美国重新连接起来」,仿佛是在针对眼下的社会传递信息。但其实从时间顺序来看,您在2016年E3游戏展发布了正在制作《死亡搁浅》的消息后,才发生了英国脱欧,以及特朗普当选总统的事情。

小岛:是的呢!我以为希拉里会当选(笑)。这是我的误判,不过对于游戏来说,这个误判也不是件坏事。事实上,过去有好几次,我都感觉时代发展与我创作的游戏越来越相似,当然,我并不希望这样。

「译介」小岛秀夫「消耗了生命的成品」——《死亡搁浅》

——谈到「重新连接分崩离析的世界」这个话题,试图回答如何应对「后特朗普世界」的作品越来越多,以电影为例,在游戏里出演亡人的吉尔莫·德尔·托罗导演的《水形物语》(Shape of Water)就是其中之一。在制作《死亡搁浅》时,您和托罗导演聊过这个话题吗?

我们是可以分享「导演的孤独」的朋友

小岛:跟托罗导演一起,我俩老是在叫对方看自己正在做的东西。每次我们都会说「来看下啊,快来帮我看看」。和雷弗恩导演(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导演在《死亡搁浅》中饰演心人)在一起时也是一样。能不能听听我正在构思的故事?互相询问「你觉得怎么样?」。这种感觉很棒,和其他人可没办法聊这些。

——你们会互相影响吗?

「译介」小岛秀夫「消耗了生命的成品」——《死亡搁浅》

小岛:嗯,会的……毕竟,导演是很孤独的。虽然是和团队一起创作,却不能表现出脆弱的一面,也不会有太多人理解你。用我自己来举例,就是别人会问我「关于连接的游戏是什么啊?」最后,只有处于相同位置的人才能对话,因为他们有相同的感受。既然自己说出「来搞点事情吧」,就要负责到最后。

——原来如此。在制作过程中,有没有一瞬间让您感觉「能成」呢?

小岛:我可是从一开始就这么觉得的(笑)。在策划阶段,我的脑海中只有图像,所以我们需要实际看看这个想法是否有趣。自己计划的东西是否能实现。这是最早需要做出判断的。之后,我会观察其他人的想法,我不是一个以市场为导向做东西的人。像好莱坞那样,给当下热门加上点添头,再请几位明星,这样做的话,最终创作者的个人风格会消失殆尽。

「译介」小岛秀夫「消耗了生命的成品」——《死亡搁浅》

小岛工作室是「进取号」

——这一次,《死亡搁浅》的演员来自四面八方。其中诺曼·瑞杜斯是美国人,雷弗恩导演和麦斯·米科尔森是丹麦人,蕾雅·赛杜是法国人,德尔·托罗导演是墨西哥人……从不同的国籍选人是否有什么特别的用意呢?

小岛:只是从结果看来如此。这并没有传递特别的信息,也没有什么意图。我只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人,或者说是想一起共事的人。我们的员工也是,与国籍和性别都没有关系。我把这个工作室称为「进取号」[※《星际迷航》(Star Trek)里出场的宇宙飞船],工作室的通道就是宇宙飞船的入口。

——就是小岛工作室入口处那扇全白的「大门」啊。

「译介」小岛秀夫「消耗了生命的成品」——《死亡搁浅》

小岛:我心目中的「进取号」是威廉·夏特纳和伦纳德·尼莫伊主演的《星际迷航》初版里那艘。当时针对少数族裔的歧视很严重,但在这艘宇宙飞船上,已经有亚裔的加藤,黑人乌胡拉,甚至还有一个叫斯波克的外星人。这就是我的目标。我认为二十一世纪的社会应该是这样的。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在建墙。不过,我的基础是建立在那之上的,创作也不打算有任何偏向。

如果有人不喜欢这个风格的作品,那也无妨。不过,我希望能给喜欢它的人留下一些思考,如果仅仅是消费了事,那它的诞生就没有意义了。我可是花费了四年的生命来创作它呀。

摄影:深野未季/文艺春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