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雜交稻養活了中國人?

近年來,媒體不知出於何種目的,對雜交稻的炒作毫無底線,說"雜交稻養活了中國人" 、"沒有誰誰誰中國人會餓死"等等。出於對老一輩科學家的尊重和敬仰,人們對這類謠言喪失了應有的免疫力。以至於一個從人民中間走出來的科學家,逐漸被吹成了一個"神話"。

說雜交稻養活了14億中國人,既和事實不符,又與邏輯相悖。

一,中國14億人不是個個吃稻米。

提到糧食,很多人就將糧食和稻米混為一談,這是一種誤解。糧食主要有稻穀、小麥、玉米、大豆和薯類五個種類。

目前的中國人,並不是個個以稻米為主食。

比如北方的蒙古族和西部的藏族是以茶食、奶食和肉食為主。近年來,西藏部分地區的主食開始向麵食轉化。我國的甘肅、寧夏、陝西、山西、河南、山東、河北以及安徽北等地則是以麵食為主。

按照2019全國各省人口數量統計結果,蒙古族、西藏以及以麵食為主的省份和地區人口就超過5億人。

是雜交稻養活了中國人?

這5億多吃麵食的中國人,不是靠雜交稻養活的。

2, 水稻品種不都是雜交稻。

從種子的來源上水稻可分為常規稻和雜交稻。雖然詳盡的解釋需要專業的知識,但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常規稻種子能在收穫的稻穀中直接選出。雜交稻種子必須靠每年的專門制種。

水稻又分粳稻和秈稻。

粳稻米較為粗短。東北大米、珍珠米、圓米(江蘇人稱)、 肥仔米(廣東人稱)都屬於粳稻米。粳稻一般為常規稻,主要分佈在淮河以北和長三角區域。

秈稻米較為細長。泰國香米、中國香米都屬於秈稻米。秈稻主要分佈在淮河以南和長江中上游等區域。秈稻有很多常規稻品種,如廣陸矮、珍珠矮、桂朝一號等。

雜交稻以秈稻為主,主要分佈於湖南、湖北、四川、重慶、廣西、廣東、江西、福建、貴州等水稻種植區。最近幾年,雜交稻佔有水稻種植面積的份額越來越少。2017年我國統計的雜交稻佔有水稻總面積,廣東在50%以下;雲南在30%以下;江蘇在20%以下。

是雜交稻養活了中國人?

2014~2017年,全國水稻種植面積前三位的品種是龍粳31、中嘉早17、寧粳4號,它們都屬於常規稻種。

吃常規稻米的人,不是靠雜交稻養活的。

3, 雜交稻的發展成果不能歸功於某一個人。

雜交水稻是外國人最先研究的,但外國人並沒有成功。我國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對雜交水稻研究。1966年,在社會主義體制的推動、政府的支持、科研大協作的背景下,袁隆平發表《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引起了國家科委的重視。

1967年,由袁隆平、尹華奇與李必湖組成的"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小組"成立,在全國範圍內全力尋找不育系。

1970年,李必湖與三亞南紅農場技術員馮克珊第一次在海南發現具有雄性不育性狀的"野稗"。1972年,江西省萍鄉農業局的顏龍安於第一個利用"野稗"培育出了不育系和同型保持系。1973年,廣西農學院教師張先程第一個找到結實率在90%以上的強恢復系。

至此雜交水稻完成了第一代的"三系"配套。

是雜交稻養活了中國人?

1973年,湖北仙桃(原沔陽)的農技中心副主任石明松首次發現了"光敏核不育系",提出了"兩系法"雜交育種的構想,1985年培育成功,被公認是我國水稻史上繼矮化育種、雜交三系後的又一個里程碑。

2013年,袁隆平團隊應用分子育種技術,被稱為"第三代雜交育種技術"。

將雜交稻的研究成果說成某一個人的功勞,忽視了政府的支持、社會主義集體的優勢以及全國科研大協作的背景。忽視了包括袁隆平、李必湖、顏龍安、張先程、石明松等一大批科技人員的功勞。

4, 種子只是糧食增產的因素之一。

1958年毛主席提出農業八項增產措施。即八字憲法: 土、肥、水、種、密、保、管、工。其中每項都是農業增產增收的因素之一。

土地是農業的前提;種子是農業的基礎;水利是農業的命脈;肥料是增產的動力;科技(先進的管理、技術的革新、農機的進步等)是增產的保障;農民的辛勤耕種也是糧食增產的直接原因。

綜上所述,說雜交稻養活了中國14億人口,吃麵食的人不同意,吃常規稻米的人不同意,農技專家、水利專家、農藥專家、化肥專家等大批科技人員不同意,農民也不會同意。

我們敬重科學家就應該保護好他們。故意拔高個人在歷史中的地位,讓他脫離實際、脫離人民,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對他們反而是一種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