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订正“解决问题”中的错题更有效?

“解决问题”是考查孩子对所学能力的综合应用。解决问题掌握的如何是考验孩子数学思维能力建构的重要载体。

“解决问题”需要订正正好说明孩子在应用能力时出现了障碍。

根据孩子思维能力层次的不同,订正“解决问题”错题时所采用的策略也是不一样的。

一、画图解读,究源重建。

【错题再现】


如何订正“解决问题”中的错题更有效?


【现象究因】

孩子没有理解“加、减、乘、除”的意义,没有真正建构好四则运算的意义。在解题时,目光被数字所吸引,只是简单地找到题目中的几个数字,再根据这段时间的学习内容来套用方法,等到数字一大,学习到的方法一多,需要综合分析数量关系时,他们就在数字之间根据自己的判断随意添加几个运算符号,这就是他们所谓的解决问题。

【解决策略】

这样的孩子在订正错题时,如果我们只传授他解题方法是无济于事的,从当前看,错题是订正了,但下次遇到问题时他们还是会出错,就会出现“订正继续、错题依旧”的现象,达不到“订然后知正”的效果!


如何订正“解决问题”中的错题更有效?


我们需要以“图”为载体,帮助这样的孩子重新建构四则运算的意义,进而建立起四则运算之间的联系。让他真正感受运算符号的产生是有依据的。


如何订正“解决问题”中的错题更有效?


也就是说,这类孩子

订正错题的正确方式是能正确画出图,而不是简单地列出正确的算式。并且,画图应该成为这类孩子今后解题的常规方式,也就是在解题时让孩子经历:“读题—画图—列式”这样的过程。

二、多样理解,个性体现。

【错题再现】


如何订正“解决问题”中的错题更有效?


【现象究因】

这类孩子已经可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也能对比相对运算进行区分与对比(如什么时候用乘、什么时候用除),但当情境复杂时,需要将多种运算时,他们的思维层次跟不上了,只能根据自己对四则运算的理解进行机械转化。

【解决策略】

先展现自己对题目的理解过程,可以是线段图,也可以是等量关系式或是转换成其他的表达方式,让孩子能够清楚地看到算式的产生过程。从而明白运算符号并不是单纯理解一步运算的意义就可以了,综合算式是对基本模型的变式。


如何订正“解决问题”中的错题更有效?


三、建立模型,万法归宗。

【错题再现】


如何订正“解决问题”中的错题更有效?


【现象究因】

孩子缺少了建模意识,于是他们在做题时就不懂得究源,当题目呈现方式的不同时,孩子把它当成全新的题目去解决。

在解决长、正方体常规的求表面积的题目时,孩子直接套用公式,顺利解决。


如何订正“解决问题”中的错题更有效?


而遇到上面的错题时,他们就无从下手,不知所措了。这是因为,我们在学习《长、正方体表面积》时,只注重了公式的获得,而忽视了其本质的教学。

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我们要把握两个关键点,一是一个长方体都是由若干个小正方体堆积而成的,我们看到的数据表示其累加的次数,其次堆积而成的长方体相对面面积相等。这两点才是我们要关注的重点。从这两点入手,我们要建构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应该是这样的:


如何订正“解决问题”中的错题更有效?


【解决策略】

通过这样的模型建构我们就可以很好的让孩子去理解和落实长方体的这两个关键,今后孩子在解决其他问题时就会从这两个关键入手,看看所求的图形是否满足这两个条件,接着用这个的模型去解决新问题。


如何订正“解决问题”中的错题更有效?


“解决问题”的订正绝不是一道正确的算式能解决的,它需要先知道错误产生的根源,在根源上下功夫,根找到了,今后孩子在做题时才能做到有根可依,有根可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