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公司,你去面试会给你报销车旅费?

我们知道,有个简单的标准,可以衡量一家公司/单位的大致好坏。

你入职后,无论你是校招还是社招过来的,一般你都可以提供下入职前你体检的收据,这个可以跟随你的第一次报销时申报掉。这个报销入账,一般不需要跟随工资日才上卡。

有哪些公司,你去面试会给你报销车旅费?

私企民企,一般是没这福利的,除非顶级的。

所以,入职后是否给你报销体检费用,这是一个可以相对判断单位好坏的一个小方法,也是小测验。但是你不可能每月都跳槽,所以我幽哥告诉你这个经验你就知道了。

在我们异地求职或者跨城市跳槽过程中,也有一个类似的测验方法,可以在面试前就知道你即将面试甚至后面入职的这家公司相对的优劣。这里,报销费用,就是指车旅费的报销,是你从其他城市飞过来再飞回去的飞机票、住宿费等车旅费。

我们跨城市求职的人,比较远的,每次都要请至少一个2天的长假,乘坐火车、大巴或者飞机来异地大城市面试,有时也就一家不知名且吃不准的行业、公司和工资。

再加上网上一个叫做“幽哥”说的话,这家伙让我淡化行业、淡化岗位找工作,特么的我在武汉做质量工程师

的,居然来了个上海的数据分析师面试邀请,这连职位我都吃不准了,你说这次跨城市的面试,还要不要去?

我这里教大家一个方法,你问下是否报销车旅费

武汉还是长沙飞北京或上海,那车旅费好歹也是两三千的,加上打的和住所费,多的一次面试要四五千,这成本太高,要是来个几次这样的面试,那耗不起。

有哪些公司,你去面试会给你报销车旅费?


现在我教你方法了,在邀请你面试的电话中,你直接问:“请问贵司可以报销面试来去的车旅费吗?

此话一出,对方会有如下几种反应。


反应1):“可以的,我们报销车旅费,包括住宿费用。”

看到没有,这就是好公司,顶级好公司,比较难得,大概每100家公司中不到5家。太幸运了,被你碰到了,未入职的初次面试者,都有这样的好处,将来工资福利方面肯定不会对你和对现在的员工太小气。

举例说下,苹果公司在上海的面试,就是对外地求职者报销全程车旅费的,不管你面试是否成功、是否入职。即使你不问,他们也可能在你面试前后主动告诉你。


反应2):“只报销飞机票、火车票。”

看,即使只给你报销“跨城市”的费用,其他住宿和打的以及餐饮不报销,这也是好公司,排名第二梯队。这种公司占比不会超过10%,你碰到也算幸运的。

外资500强中大概有一半,能达到这个水平,但是这种你就要问了,提前问,不问他们就不告诉你了。


反应3):“面试成功了报销车旅费。”

这就又下降了一个档次了,意思就是等你入职后你想起来正好你手头还有当初面试的车旅发票,那可以报销飞机票,且有一定的限制。

这种占比也大概10%,主要是其他500强,以及大型合资企业,国企也有不少这样人性化的。


反应4):“入职后报销一半。”

即使如此,给你报销一半车旅费的,也算中等好的公司,大致占比比上一个多一点点,大概算15%吧。简单举例,大型民营集团,吉利汽车、比亚迪汽车,能达到这种半人性化的水平。

具体哪家,你一定要接到面试电话后问。

但大家记住,这种“入职后报销”一半,是口头承诺,届时你想报销时,这位HR不一定认账了,也可能她就不承认了,所以这种拍到第四梯队。

反应5):“没有,我们没有面试车旅费报销这个流程。”

这种占比大概20%,你也别小瞧人家,这也属于正常的公司范畴,确实大多数公司不会替未入职的人考虑太多,你毕竟是求职。


反应6):“什么?你再说一遍,我没有听清。嗯,啥?报销车旅费?你怎么想得出来的?我从来没听说过哪家公司给求职的人报销的,中国没有吧!你这要求过分了。”

这种就是三季人公司,什么叫做“三季人”呢?你看这里《什么是三季人,如何应对三季人?》。公司也有很多三季人公司,占比很大,剩余的40%都属于这一类,从工资和人性化的角度来说,这种就属于垃圾公司,有些听了你的报销要求后,还会骂你,你做好心理准备。

但你还是可以问的,因为就问了一句,这就节约了你一次三四千的开销、没必要的2天请假、后续持续的面试担忧、入职后试用期被辞退的大概率......

有哪些公司,你去面试会给你报销车旅费?

以上6个档次,连5%、10%、10%、15%、20%、剩余40%大致的占比,我都给了你大量案例下的统计规律,你心中有数。基本就可以大致解决你“要不要请假2天飞过去面试”的问题了。

当然,经过以上这步之后,即使有些公司比较靠后,但我们有些求职者自己比较妄自菲薄,自己失业了,自己裸辞了,或者自己学历、技能、证书、长相等不怎么样,或者觉得自己一直待在小城市不懂这些规律等等,也就是有点甚至自惭形秽,她和他对于后面那60%的企业,也想去面试。

我们再来第二招,也就是对方要求你飞过来现场面试,且你得知不报销或者不怎么报销车旅费后,你提出“能否先安排电话面试、视频面试、微信面试等线上面试?

其实我们大多数岗位没那么在意长相,再说视频面试可以大致看到你的外貌、面容、口齿,为何一定要现场面试呢?在第一轮人事面、第二轮部门主管面、第三轮终面中,也就第二轮你的未来主管对你的面试,相对需要现场面试。

需要现场笔试、测试、上机考核?扯淡,线上都能完成,你限定做题时间,求职者是来不及作弊的。再说,程序员还要长得好看?

大家招过人就知道了,《求职失败最大的原因是,自己没招过人》,你招一个人进来做你的手下,这位新员工是来了要进入你的团队的,能成为你的左膀右臂。除了执行力高之外,第二诉求就是此人要能够跟大家尤其是你相处。所以,领导招手下会希望现场面试,有点类似挑男/女朋友,形不似但神似,总不能一直网恋吧。

我们有群友在疫情期间同城面试,因为没办法现场面,但主管在终面后即将发来Offer时,又加了一轮面试,这次就是简单的微信视频聊下天。实际上主管是要看TA的长相,因为这次让TA视频通话时将口罩摘了。我用TA是说明不分男女,都碰到过这样的面试,而且企业还比较大,其中一家叫做阿里巴巴。

大家记着,好公司是可以接受你视频面试的,甚至入职前没来过,没有经历现场面试。因为流程规范,不需要你的长相,你说有几个工作需要看你的现场长相和身高、胖瘦,还气质的?少。工作就是执行流程,长相不影响你动手能力。

我们是白领,技术人员,职业经理人,又不是出卖色相的。

越是小公司,越装逼,将现场面试看得是必须的选项。这里大家可以理解,包括矮矬穷公司各种坏处,连转正前都给你各种考核的......现在你记住即可:越是矮矬穷公司,越是工资低,越装逼,越要求高而多

工作、入行、男女朋友、老婆老公,大多也有这个规律。

这里大家就可以判断了,如果你实在难以请假,或者对方不报销车旅费,或者这家面试你吃不准,则你可以先提出线上面试。答应你线上面试的大多更是个好公司,当然那些不看人只论人头的骗子公司、少数创业公司招人非常武断的除外。

此外,我们如果面试的是一份工资比较高比如年薪≥40万、职位比较高比如职位≥部门经理的工作,还是最好现场至少面试一次。否则,你这面试就相对草率了。

有哪些公司,你去面试会给你报销车旅费?


我讲的这些,都是没人讲的。

之前也说过,比如中国的考试,其实非常简单:你在三年级考试,则你事先读完四年级的书。结果也很简单,无论哪个课代表,TA再怎么学习认真、回家悬梁刺股,成绩也赶不上你的了。我将之称为“师兄学习法”,在整个求学和求职以及职业生涯中,屡试不爽,甚至后来我的工资,也一直拿着师兄的工资、坐着师兄的职位。

用到跨城市跳槽上来,我幽哥就类似将你的那么多已经成功跨城市跳槽的师兄、学姐、老乡的经验告诉你。也叫师兄学习法。

有哪些公司,你去面试会给你报销车旅费?

别跨城市了,连在我指导下跨国跳槽的职场弟子,就上百个,跨国的难度可比跨城高多了。

有哪些公司,你去面试会给你报销车旅费?

例子太多,我都懒得再去截屏了,大家记住经验即可。

有哪些公司,你去面试会给你报销车旅费?

当然,跨城市求职,要比同城跳槽复杂,不同点也很多。我之前文章写过很多,群里也说过不少。换城市,是个远比同城换份工作来得更大的主题,挑战也更多。

有哪些公司,你去面试会给你报销车旅费?

你看如下这么多,都是异地求职特有的问题。

【一,跨城求职周期】

  1. 跨城市跳槽一般要几个月?
  2. 跟同城跳槽的周期区别;
  3. 跟失业后求职的不同点;
  4. 跨城市求职也不能裸辞吗?
  5. 先出发去当地求职更好,还是先有了面试再动身?
  6. 跨城市成功跳槽的标准是什么?

【二,跨城如何面试】

  1. 线下和线下面试的区别;
  2. 对方要求一定要线下当面面试,怎么办?
  3. 目前公司不让请假超过2天,怎么办?
  4. HR说我30岁了还换城市不稳定,怎么办?
  5. 部门领导问换城市的原因,怎么说?
  6. 跨城市的工作经历能合并吗?
  7. 老家的工作经验也会被做背景调查吗?
  8. 之前多城市的工作经历也会被查社保吗?
  9. 大城市的体制内工作跟体制外工作,哪个好?
  10. 跨城市求职也能倒逼法谈工资吗?
  11. 我在老家才月薪5千,现在开价多少?
  12. HR问我要老家的工资流水,能不能给?
  13. 我老家的工资太低,不提供薪资证明行不行?

【三,跨城求职住宿】

  1. 优先投递市中心还是郊区的岗位?
  2. 能不能问HR“面试可不可以报销

    车旅费

    ?”

  3. 面试期间住旅馆,还是住同学那里更好?
  4. 拿到报到通知后,搬家到公司旁边,还是先住旅馆或者同学家?
  5. 租房跟办理居住证和户口,有没有联系?
  6. 当地没有熟人,能不能网上找陌生人合租?

【四,跨城特有问题】

  1. 去上海求职,大概要带多少钱?
  2. 社保要不要转移?
  3. 跨城市换工作之间肯定有2-5个月社保断档,怎么办?
  4. 老家的单位没有离职证明,怎么办?
  5. 要不要先办一个上海的手机卡?
  6. 户口要不要迁过来?
  7. HR查户口问我老公/老婆/孩子/父母的情况,要不要回答?
  8. 大城市为何试用期反而要6个月这么长,合理不?
  9. 我想去上海边工作边拿在职硕士,就住到交大/复旦/同济旁边,行不行?
  10. 突然一个人在外孤单,怎么办?
  11. ......

你也看到了,本文3000字,才讲了其中一个知识点。文章来不及写,大家期待下我的《跨城市求职秘笈》汇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