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2千的耳机怎么就和自家将近9千的耳机有相似之处了?

不到2千的耳机怎么就和自家将近9千的耳机有相似之处了?


我非常理解现在屏幕前各位的心情。或许在正在看这篇文章的朋友当中,也有不少盲盒爱好者,在平时会购买不少盲盒产品,享受三次元抽卡爆六星带来的快乐,如果好巧不巧某位朋友还是个强迫症患者……那么我非常敬佩您在集齐一组盲盒上所花费的心血和财富(主要是财富)


不到2千的耳机怎么就和自家将近9千的耳机有相似之处了?


所以当今年的耳机都开始一言不合就玩稳定木盲盒的时候,相信这部分朋友们应该要裂开了,毕竟耳机的盲盒并没有“集全”或者“有限”这一说,理论上的集齐完全取决于厂家的工艺水平和产量规模,简而言之就是,可能下一条永远是最好看的,而且肯定不可能集齐。这甚至会影响对盲盒毫无兴趣只是想安安静静用耳机的烧友:凭什么花同样的钱你的就比我好看?


不到2千的耳机怎么就和自家将近9千的耳机有相似之处了?


好在现代工业有一套完整的品控体系,因此那些实在不好看的个体都在出厂前被一一排除,个体差异也相对更小。就我拿到的这条3DT来说,其工艺水准稳定可靠、没有明显瑕疵,稳定木纹路没有破碎或者不协调的地方。


不到2千的耳机怎么就和自家将近9千的耳机有相似之处了?


只是现在的黄绿配色确实不在我个人的审美点上,不如官图中的青绿色。不过据说很快会更着重把青绿色的个体挑选出厂,因此不妨期待一下接下来3DT的颜色会有更接近官图的表现。毕竟得先保证审美的基本盘,个性才能成为锦上添花。


佩戴是另一个让我有点分裂的问题:一方面,3DT的腔体本身设计还是挺舒服的,没有压迫耳屏、耳轮等神经比较敏感的地方;但这个原装塞套的设计就比较一言难尽了,请确保你使用了完全适合你耳道的塞套,否则只要塞套比耳道稍大一点点就能自己从耳道里弹出来——真的是弹,而且是Q弹;最让我受不了的就是耳挂的铁丝,热缩管工艺都进步到这地步了咱就别用这种容易疲劳折断了的东西了啊喂!


不到2千的耳机怎么就和自家将近9千的耳机有相似之处了?


而在配件方面,其它配件都比较平平无奇,一条0.78耳机线(暂不清楚材质)和一堆耳套,但收纳包我个人认为几乎是2000档价位的绝杀——一个Dignis专门定制的ARCA耳机包。我上一次见到UM的定制版ARCA还是在Mentor V3+和Mason V3+上,设计上和3DT这个有明显区别。


不到2千的耳机怎么就和自家将近9千的耳机有相似之处了?


不过作为一款不到2000的耳机,不仅标配大厂联名配件,甚至设计还有点定制逼死原版的意思,即便我之前说过我对ARCA的部分设计不太喜欢,但UM在这价位就标配ARCA可以说是良心拉满了。


于是现在又到了问那个关键问题的时候:声音好不好,打几分?


当然好,而且是有特点的那种好。先说它和其它“好耳机”所拥有的共同之处,解析力作为两千档的耳机来说恰如其分,对于流行爵士里的小场面演绎到位,再往大的交响乐那就真是强人所难了。人声位置合适,横向声场较为规整,能量感虽然稍微倾向低频,不过绝不淤积,收放速度偏慢但远不到拖沓,而且质感清晰下潜深度良好。加之中高频结像较为凝聚,整体的响应能力并不差。因此我依然认为3DT的声音是属于比较“现代”和干练的类型。


不到2千的耳机怎么就和自家将近9千的耳机有相似之处了?


但3DT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在摸透了入门流行器材舒适且“正确”调音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其高端产品才有的特性。最近如果有关注UM产品线的朋友们肯定对他们家MEST这款产品并不陌生,在其骨传导单元与耳廓接触良好的情况下,MEST有着中性温和且凝聚的声音,而3DT恰巧继承了MEST中高频的凝聚特性,使得3DT有着同价位产品中良好的中高频透明度。当然,MEST依然拥有着全面领先的素质,毕竟从价格上就不是一个量级了,如果你的耳朵能贴合好骨传导单元的话。


不到2千的耳机怎么就和自家将近9千的耳机有相似之处了?


这也给3DT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相对凝聚的中高频如何与较为宽松的低频做好衔接。别忘了3DT是三动圈结构的耳机,衔接问题多少还是会存在于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实际上需要坦白的是,3DT的衔接的确还算不上完美,在结像本身的衔接上有一定的割裂感,这也是除了素质之外另一个时刻提醒着我“这耳机价格没过2k”的因素了。


不过3DT并没有因为这些割裂感变得不耐听,或者说这些方面的问题让3DT给想办法找补回来了一些,在听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3DT的低频部分泛音量感和高频部分并不完全一致,低频的泛音要相对偏少一些,高频则相对更多。


不到2千的耳机怎么就和自家将近9千的耳机有相似之处了?


并且3DT的泛音为了匹配各部分的音色而做了调整,低频部分的泛音更润,而高频部分泛音虽然更多些但更纤细、延伸感也更强,合起来刚好是一个比较规整的声场。你可以说这种办法比较鸡贼,但就最终效果来说,这并不影响整体规模的呈现,而对于一款2000元不到的耳机,3DT的处理已经足够优秀。


当然如果你愿意大概煲两天机(妖兽辣我居然开始推荐别人煲机了)让高频的结像稍微松一松,可以在优化结像宽松度的同时尽可能小地影响中高频的原本音色。不过最好的办法依然是搭配“暖而不糊”型的前端,比如凯音N3 Pro之类,可以在保留3DT信息量的同时显著改善耐听度。换线是另一个“可以试试但不算推荐”的方法,毕竟耳机本身都只有2000,按照正常的塞线价格配比能别买到降级线就不错了……


不到2千的耳机怎么就和自家将近9千的耳机有相似之处了?


所以,3DT在拥有2000价位耳机中优秀素质的同时,保留了UM在高端耳机上的一些特性,这些特性使得3DT在同价位产品中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而在调音理解上总体中性宽松、局部抓耳(指高频透明度)的音色,显然能获得不少低价位用户的喜爱,也依然保持了正确的声音走向。


就是这个收纳包能不能单独开卖啊,也能卖好几百块钱呢,这么好的配件就别和钱过不去了啊(滑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