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玉麟最高官居何职?

珠峰玉鹤


彭玉麟晚清名臣,跟着曾国藩领导的湘军起家发迹的。1861年曾国藩任两江总督,保荐三个能力出众的亲信为巡抚。其中彭玉麟被保荐为安徽巡抚,正二品大臣,但他多次辞谢,朝廷只好收回成命.授予他为兵部侍郎官居二品。1865年,曾国藩推举彭为漕运总督,官居从一品,他又两次辞谢,朝廷做罢。1882年朝廷任命彭玉麟为兵部尚书,官居正一品,他向以前一样请辞,但未获朝廷批准。不久中法战争爆发,彭玉麟迅速走马上任兵部尚书之职。中法战争胜利结束后,1886年彭玉麟辞去兵部尚书之职~~所以彭玉麟最高官居正一品。


湖南机制竹炭


彭玉麟最大的官职是兵部尚书,赐太子太保。

彭玉麟(1816年12月14日—1890年3月6日),字雪琴,号退省庵主人、吟香外史,祖籍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衡阳县(今衡阳市衡阳县渣江),生于安徽省安庆府(今安庆市内)。清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书画家,人称雪帅。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大清三杰,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中兴四大名臣,湘军水师创建者、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官至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封一等轻车都尉。

彭玉麟是清朝末期难得的能臣,忠臣,名臣。

彭玉麟是曾国藩学生,湘军水师首领,是曾国藩的左膀右臂。

1864年,湘军攻克天京,彭玉麟所辖水师功不可没,切断天京的粮道,对天京形成合围之势。

打败太平天国后,彭玉麟居功甚伟,朝挺拟封彭玉麟漕运水督,这是一个肥缺,但他以太平军战事已完,解甲归田辞官,彭玉麟的官场生涯的精彩之处是辞官,从安徽巡府,两江总督,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不是封疆大吏就是肥缺。但当中法战争爆发时,马上领任兵部尚书,与法国作战。

彭玉麟出山第二年,取得田家镇胜利,朝庭奖励4000两银子,彭玉麟悉数赠给乡下办学培养人才。

彭玉麟妻生前不纳妾,死后不续娶,一生怀念青梅竹马的梅姑,画梅上万幅,梅姑与他青梅竹马,但嫁与他人,早早死去。


明月明朗明空明天


彭玉麟,最高的官居,六辞兵部尚书,代封建社会时期为官做宰是一个读书人的毕生所求,当高管更是最大的梦想。当然,也有例外清朝就有这么一位官人,他曾六次推辞省部级官职,这是为什么呢?

曾国藩借着镇压太平军起家,带出了虎狼之师——湘军,湘军走出众多将领,虽然说是国家不幸兵之幸,但总归是走出了一批杰出人物。不管是封疆大吏的督抚,还是带领一军的提镇,都是对这些从湖南走出来的朴实农民的认可。

然而他们中,却出现一位怪人,拼命辞官,他就是近代海军之父——雪帅彭玉麟。


雪帅彭玉麟

 彭玉麟,字雪琴,祖籍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衡阳县(今衡阳市衡阳县渣江),生于安徽省安庆府。清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清末水师统帅,湘军首领,人称雪帅。 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大清三杰,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大清“中兴四大名臣”,湘军水师创建者、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官至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彭玉麟于军事之暇,绘画作诗,以画梅名世。他的诗后由俞曲园结集付梓,题名《彭刚直诗集》(八卷),收录诗作500余首。


彭玉麟


第一次 咸丰十一年(1861年)首辞安徽巡抚

安徽巡抚,在清朝是正二品的大臣,相当于现在的安徽省委书记兼安徽省省长、安徽省军区司令员,实实在在正省级;咸丰十一年(1861年),曾国藩任两江总督,保荐他的三个亲信为巡抚。

彭玉麟官职是安徽布政使(相当于常务副省长)衔水师统领,被清廷任命为安徽巡抚,他却一连三次辞谢。清廷只好收回成命,改任兵部侍郎,依旧留在前线督带水师,他才坦然接受。

第二次 同治四年(1865年)再辞漕运总督

前文曾介绍漕运总督,官居从一品或正二品,管辖京杭大运河漕运事宜,相当于现在的交通运输部部长兼任国家粮食局局长,也是名副其实的正部级;清廷任命署(代理,清朝常用)漕运总督,他又两次谢绝,朝廷只得作罢。

第三次 同治七年(1868年)三辞兵部侍郎

兵部侍郎,虽然只是兵部副长官,但是是正二品,各省巡抚只有加授兵部侍郎,才能成为正二品;彭玉麟在1868年,上疏请辞兵部侍郎,这个兵部侍郎,还是1861年请辞安徽巡抚时候朝廷授予的。辞职原因是回乡为母继续服丧,清廷孝治天下,没办法挽留,答应了他的请辞。

第四次 同治十一年(1872年)四辞兵部侍郎

同治帝大婚,清廷廷又任命为署理兵部侍郎,负责大婚庆典宫门警戒任务,待到庆典结束,他立即上疏请辞署理兵部侍郎。朝廷接受后,又交给他一项差使,即每年巡视长江水师一次。

第五次 光绪七年(1881年)五辞两江总督

清廷任命彭玉麟为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两江总督官居从一品,管辖最富庶的江苏、安徽、江西,两江辖地广阔,又兼物产丰茂,南洋通商大臣更是权大责重。让彭玉麟出任两江总督,说明朝廷对他的倚重,但他就是不领这个情,接旨后即上疏请辞,隔日后又再次上辞疏。朝廷无奈。

第六次 光绪八年(1882年)六辞兵部尚书

清廷任命彭玉麟为兵部尚书。兵部尚书,官居正一品,明清俗称大司马,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部长,虽然清朝有满汉两员,但是能到这个位置,是对彭玉麟军事才能的认可。同之前一样,他接旨后即请辞,未获批准。

不久因为中法战争爆发,彭玉麟迅速前往参战。中法战争胜利结束后,光绪十一年(1885年)三月,便上疏请辞兵部尚书之职,朝廷未予接受。他又于这年八月、第二年八月、第三年七月、第四年六月接连四次上疏请求辞职。经过六次努力,彭玉麟终于辞去国防部长。

因为国家需要,彭玉麟毅然从戎,官屡至上将;战事结束,又能期望辞归故里,真豪杰也!


六辞兵部尚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