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被遗忘的千年古镇,曾有过十三座寺庙,如今却凄凉衰退

想要了解一座城市,她的过去是无法跨过的。古朴青灰的瓦房是历史的见证,每一处巷道、每一座古居的存在与变迁,都能唤起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以前,家乡的寻常巷陌里,有青石路面和滴水的屋檐,人来人往,互相以乡音问候。这些记忆中的画面,在现在鳞次栉比的现代楼宇中已经消失殆尽。幸好,在扬州还残存着这样的地方,保持着自己的步调与气息,用沉默来反抗喧嚣,用古老来化解浮躁。

扬州被遗忘的千年古镇,曾有过十三座寺庙,如今却凄凉衰退

远古时期,扬州江都宜陵这个地方濒临东海之滨。春秋战国时青草塥、东原,东汉为东陵,隋时叫宜陵。历史地名的演变记录了朝代兴替。宜陵这块宝地至今已有7000多年历史,证明当年确实是处在江海之滨、湖荡之畔。

扬州被遗忘的千年古镇,曾有过十三座寺庙,如今却凄凉衰退

在宜陵这片土地上历史上曾有过十三座寺庙,最早的有建于汉明帝五年的圣母祠,唐代的崇贞观,内有真武大殿、玉皇阁,唐末宋初又重建投子寺,明朝建了东岳庙,到清朝又陆续新建庙宇,共十三有半,“半庙”指的是都土地,但大部分都毁于战火。

扬州被遗忘的千年古镇,曾有过十三座寺庙,如今却凄凉衰退

慈云寺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历史上的慈云寺,建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客堂、寮房、斋堂等殿宇九十九间半,还有康熙皇帝御笔石匾丹青“敕赐慈云寺”石匾一块。只可惜,经历太平天国和抗战两场战火后,慈云寺已荡然无存,只剩石额与石狮。直至进入21世纪寺院才又重建,整座寺院黄墙黑瓦,廊檐翘角,青松翠柏,古木森森。

扬州被遗忘的千年古镇,曾有过十三座寺庙,如今却凄凉衰退

古镇中陵街,也就是宜陵老街。黑色的小瓦,剥落的青砖墙,残破的排门,挑出的檐口……这些老街特有的建筑元素,曾经支撑古镇的繁华烟云,支撑一段极美的旧时光。从东边延伸到最西头,旧时的老街是多么繁华和热闹,各种各样的小店铺、杂货铺、理发店、布店、皮鞋店、药店、生资农药店等分排老街两旁,各种商贩来这里推销各色货物,每天清晨,天刚吐鱼肚白,老街就已经人群熙攘,群声鼎沸。

扬州被遗忘的千年古镇,曾有过十三座寺庙,如今却凄凉衰退

如今的老街由于两边商铺的总体搬迁,几乎无人居住了,两边年久失修的老商铺已是摇摇欲坠,正慢慢消失在无情的岁月中,让人倍感凄凉。老街还在,而她的容颜,在我们不知不觉中老去,没有往日的风采,老态而沧桑。那么,你是否喜欢到古村镇游玩,感受历史的韵味?对于现在国内充满商业气息的古镇都有哪些看法?你是否喜欢像宜陵这样原始的古镇?如果有机会你愿意到这里走走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