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熟前杨柳 金陵城外的“民俗第一村”

南京市东南方向30余公里外,藏着一个南京现存规模最大的明清建筑群,《人民日报》曾将这个金陵城外的乡村纳入中国最美乡村之一,它名字颇有诗意——杨柳村。近日,这个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传统村落”两块“国字招牌”的古村落,又摘得了一个新头衔,首批江苏省传统村落名单上,前杨柳村榜上有名。

传承百年历史的载体

记者实地“打卡”江宁区湖熟街道杨柳村,只见白墙青瓦,高宅深院,一条青石板路,悠悠伸向村庄的深处。村里的建筑继承了“青砖小瓦马头墙,轿式大门花格窗”的风格,却又不像徽派建筑那么张扬,显得更内敛和书卷气,极具南京明清时期民居特色。

据介绍,杨柳村古建筑群始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清康熙、乾隆年间先后改建。据《朱氏宗谱》记载,400多年前,朱氏一支定居杨柳村(时名杨留村),渐成大族,村中近半数建筑为朱氏所建,成了远近闻名的“朱家大院”。

杨柳村原有宅院36个,今存较完整的有17个,共36进,366间房屋,占地面积1.12公顷。建筑群均为坐北朝南的多进穿堂式的高墙深院,一个个自成体系的独立宅院又名为“堂”,进深有三进、四进、五进,最多的要数“翼圣堂”,有“七进、十八道门槛”。宅院间闾巷相连,青石铺路,素有“青石墁地石门楼,走进杨柳不沾泥”一说。

漫步村内,随处可见大量砖雕、木雕、石雕等雕刻艺术,从明代延续、保存至今。如今村里仍有13个门楼雕刻保存较为完好,刻着“居安由正”“由斯直步”“斯道坦然”“行仁履义”等,均为楷书砖雕,四周饰以人物、花卉等图案,纹式精美,刻工细致。

凭借丰厚、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建筑风格,杨柳村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考古学者和游客驻足游览,《恽代英》《严凤英》《兵临城下》《下里巴人》等多部影视作品都把这里作为拍摄外景地。

维系浓厚乡愁的纽带

时光荏苒,历经数百年风雨的杨柳村不仅见证着历史变迁,更承载着当地乡民浓浓的乡愁。

今年84岁的刘爱华至今不愿随儿子去城里住,她每天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搬个板凳,坐在老屋的大门口,与几位老伙伴一起,聊聊家长里短、村里变迁。

从清晨聊到中午,眼看着农妇们打理好自家菜园,返回家中,往灶台里塞进去一把柴火,小村炊烟升起。“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像极了古诗里描绘的乡村画面。

“崇厚堂”内,房主朱杏梅正忙着张罗当天的午饭,见到记者,她热情相邀,“这里是江宁区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的家,你可以进来看看。”走进老屋,只见雕花梁头、砖墙画壁、天井院落,处处充满传统的气息,简朴而宁静、悠久而亲切、古老而柔美,斑驳的白墙与布满苔藓的石板路刻画着岁月的痕迹。一椽一木、一砖一瓦,都好似积淀着百年的文化氤氲。

然而,走过百年历史,老屋已然陈旧破败,多处漏水。“为了尽可能维持老屋本来的面貌,每年我们都要花很多钱尽力修缮。”朱杏梅告诉记者,即便如此,她也从没想过搬离老屋,因为这是维系整个大家族情感最好的纽带。

据她介绍,每年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全家50余口人不论在哪,都要赶回老宅相聚,在那棵老天竹树下,一家人吃饭聊天,其乐融融,仿佛又回到了老母亲在世的时候。

振兴美丽乡村的名片

为了传承乡村文脉,留住乡愁记忆,近年来,江宁区越来越重视对杨柳村古建筑群的修复,并通过保护好这些历史遗存,推动乡村振兴。

经过修缮,2012年,被称为江宁“九十九间半”的朱家大宅正式对外开放。朱家大宅的修缮,还带动了整个古村落的保护振兴。根据规划,杨柳村将以旅游休闲观光为主,融合九十九间半明清古建筑群、乡村最美自行车赛道、国家级垂钓中心、游船花灯、竹筏体验、鸬鹚表演、金陵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项目,以农家乐经营、农副产品售卖为辅,打造金陵民俗第一村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