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唯一入選是大同,如今“一鍵還原”復古風

大同,古稱雲中、平城,地處山西北部,是山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有“北方鎖鑰”之稱。

1982年國家公佈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山西僅有大同入選,這裡有“三代京華、兩朝重鎮”的美譽,曾是北魏首都,遼、金陪都,著名的文物古蹟包括雲岡石窟、華嚴寺、善化寺、恆山懸空寺、九龍壁等。

但很遺憾,大多數人對這座城市的認知,並不是古蹟歷史,是“中國煤都”。作為一座能源城市,大同多年來對資源開發形成一種上癮性依賴,其他行業沒有多大影響力。

山西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唯一入選是大同,如今“一鍵還原”復古風

和陽門是大同古城東門,明朝初年,由徐達在舊城基礎上修建。可惜在近代戰爭中被炮火炸燬。

幸好建築大師梁思成來過大同,留下了豐富的圖紙和照片。2008年,大同人特別感念的耿彥波市長,一上任就即刻根據圖紙復原古城。短短几年,包括和陽門在內的四座主城門,還有護城河、角樓、甕城等一一建起。

這位耿市長以善於挖掘歷史文化資源來開發旅遊著稱。主政靈石時,開發了王家大院;主政榆次時,開發了常家莊園。這些晉商大院,如今都成了山西熱門景區。

於是,一個恰當的時候,古城遇上一位復古的市長,很快,古城殘缺的城牆、寺廟、王府,都被“修復”成完整的模樣。

原本僅剩九龍壁的明代王府,建成了一座小故宮。僅剩兩間遼金大殿的華嚴寺,被“一鍵還原”成完整的遼金皇家風格寺院。

山西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唯一入選是大同,如今“一鍵還原”復古風

新大同最突出的變化是,新建古城牆、華嚴寺古街建築群、雲岡人造湖,再就是用現代的材料和技術工藝重塑金身的各種佛像。

耿市長在大同大拆大建,全力加速,第一年就拆遷1.7萬戶,第二年又拆遷2萬戶,鋪開“一軸雙城”計劃,一邊拆一邊建,齊頭並進。

當時,大同有座機場,叫倍加造機場,大家聽著都很著急和帶勁,其實這是一個地名,叫倍加造鎮。現在已經改為雲岡機場。

一棟棟有如出自同一位建築系學生作業的高樓拔地而起,學區,校區,小區,社區,基本上是其他城市的模式重新演繹。

耿彥波離任後,去太原當市長,繼續大手筆復古風格。

山西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唯一入選是大同,如今“一鍵還原”復古風

到太原第一年,就拆遷700萬平方米,相當於在大同5年拆遷量的一半。“早上出門去上班,晚上回來就找不到自己家了”,這是流行於太原的一句玩笑話。

但是,大批量的拆遷並沒能提振太原經濟,據說耿市長在會上作報告時,曾對經濟數據自我批評:“這是一份令人慚愧的成績單,省會城市不能也不應該有這樣的成績單”。

拆遷不是城市建設的靈丹妙藥,當經濟增長靠城建拉動的效應越來越乏力,耿彥波埋沒於眾多市長之中。

沒有歷史的城市,沒有文化也無所謂。有歷史的城市,那文化的重塑絕不等同於文化復古,否則只能是一座影視基地。

山西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唯一入選是大同,如今“一鍵還原”復古風

如今,“爭當能源革命尖兵、走出大同轉型新路”已經成為大同最亮的一張名片,“能源革命·大同尖兵”已經成為大同最響的口號。

現在的大同,嚴格劃定城市禁煤區,持續擴大城市集中供熱覆蓋面,全市二級以上優良天數山西排名第1,“煤都黑”已經變成了“大同藍”,往日“煤都”向“氫都”和“新能源產業之都”的全面轉變。

城市建設的終極目標,是人文精神和集體人格。如果一座城市的公交車站沒有排隊秩序,外地人常遇到繞道宰客現象,再雄偉的城牆、再輝煌的佛像,也只是城市文化的皮毛。

山西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唯一入選是大同,如今“一鍵還原”復古風

只有建築沒有產業的城市,建築可以盛極一時,苦澀的未來遲早要由這些城市裡居住的市民來品嚐。

其實,城市應該有自己的成長座標和發展方向。“社會管理科學化,以人為本常態化”是城市管理的目標,“城事”繫著群眾福祉,得下些繡花般的精細功夫。

如今,大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城市公共服務水平低,教育、衛生、社保、住房等老百姓熱切關注的民生工程還存在諸多堵點、痛點,政府要完成的“作業”量大任重。

承載好心情的,不僅僅是房子、票子、車子,還包括惠及老弱病殘,涉及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生活瑣事。小事不可小看,細節決定魅力和吸引力。

一般說來,城市居民只有解決好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子女上學、養老醫療等基本生活需求,才能談論歸屬感、依賴感和幸福感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