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看待脈象這一說?

有讀者跟我說切脈是很重要,但是上一篇文章只是粗略的談到了切脈的重要性,並沒有詳細的去談“脈診”這一說,所以我覺得這篇文章可以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如何去看待“脈象”這一說。還有一點必須要說的是,中醫一定要“四診合參”,“脈診”固然重要也不能光把脈定病,因為有“真寒假熱”“真熱假寒”這種情況存在,這時就需要判斷是“舍脈從症”“舍症從脈”。

如何去看待脈象這一說?

脈診

中醫看病遵守的並不是怎麼去治病,它更多地是在辯證患者體內的“陰陽”是否失調,這是大綱,是必須要遵守的,舉個例子,心神不寧這個症狀,大白話講就是“心跳”“心慌”,當今很多中醫一聽患者說道這一症狀,不去辯證,不去辨別“陰陽”,捨本求末,上來就套用“五行”和各種方劑,用藥無非酸棗仁,人參,茯神,遠志,龍骨,硃砂,元肉,當歸此類,方劑無非就是天王補心丹,定志寧神諸方,全在養血這一說,倘若果真是心血不足,自然效果卓群,如果是心陽衰敗則不然,小則無益,大則害人。

如何去看待脈象這一說?

陰陽

而斷定“陰陽”,雖說從其他“四診”也可以斷定,但我認為,一般情況下“脈象”絕不會騙人,(格陽格陰另說)那麼怎麼去從“脈”中區別“陰陽”呢?

“遍診法”這些我就不談了,因為現在幾乎很少用到,我們只說一下“診寸口脈”,現在常用的都是“三部九叩”一說,“三部”是什麼?從手掌方向開始數,“寸”“關”“尺”,兩隻手各有三部,而在每一部還有“浮”“中”“沉”三部,合起來這就是“九叩”。

如何去看待脈象這一說?

三部一說

那麼再將“臟腑”歸於哪部,這一直都有爭議,但現在常用的就是“左寸”候“心,小腸”,“左關”候“肝,膽”,“左尺”候“腎陰,膀胱”,“右寸”候“肺,大腸”,“右關”候“脾,胃”,“右尺”候“命門(也叫真陽)三焦”,當這些明白之後,其實也就不會有人說把脈是在裝模作樣了,那麼又是怎麼去判斷“陰陽”,又是怎麼去斷定“分屬哪部”?

這就又要說道“二十八脈”了,有一句順口溜可以記得更快,浮脈中有“浮,洪,濡,散,芤,革”,沉脈中有“沉,伏,牢,弱”,遲脈中有“遲,緩,澀,結”,數脈中有“數,促,疾,動”,虛脈中有“虛,微,細,代,短”,實脈中有“實,滑,緊,長,弦”,這就是全部的“二十八脈”,先總體的來看,左手為“人迎”,右手為“氣口”,左手脈出現了什麼脈象,右手脈出現了什麼脈象,再去細分到哪一部,自然是一目瞭然。

如何去看待脈象這一說?

緊脈與弦脈具象對比

至於“脈象”代表著什麼病症,王雨三的《治病法軌》中有詳細的介紹,他對於“脈診”的認識我認為可稱為“法規”,深信之,如果真的有感興趣的同學,將《治病法軌》,《頻湖脈學》或者《診家正眼》兩本書讀懂,基本脈象也就十之七八了,剩下的就需要在實踐中去體會了。我第一本讀完的書就是《診家正眼》。

如何去看待脈象這一說?

中醫確實博大精深,倘若我一兩篇文章便能將其道個明白也就沒有那麼難了,如果想自學中醫,看書是必不可少的,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是一定要先都會的。最後如果有覺得小編哪裡不夠嚴謹,錯誤的地方一定要予以賜教,小編虛心接受。

感興趣的同學可以點一波贊和關注,我基本每天都會與大家分享知識,共同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