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写古体诗要严守平仄格律吗?句式整齐基本押韵可以吗?

汐婳


问题:仿写古体诗要严守平仄格律吗?句式整齐基本押韵可以吗?


前言

写古体诗不用严守平仄格律,因为古体诗不是格律诗。

句式整齐基本押韵,就是古体诗的要求,当然可以了。不过古体诗的押韵,也有一个最明显的问题,如果不注意的话,就连古体诗也算不上了。

一、古体诗与格律诗不同

题主所说的古体诗,应该是指古诗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旧体诗词。

而旧体诗中,有近体诗(也叫做格律诗)和古体诗之分,近体诗要严守平仄格律,而古体诗不需要严守格律。

例如李白的这组《永王东巡歌》中,既有近体诗也有古体诗。

第一首是古体诗,因为第一句是古体诗的句式:永王正月东出师,仄平仄仄平仄平:

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雁鹜池。

第二首就是近体诗了: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嘉【下平六麻】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沙【下平六麻】

二、句式整齐

所谓的句式整齐是指每句的字数一样,这种诗叫做齐言诗。格律诗必须是齐言诗,但是古体诗就不一定了,例如李白的《杂曲歌辞 远别离》:

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
李白的《公无渡河》:
黄河西来决昆崙,咆哮万里触龙门。波滔天,尧咨嗟,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杀湍烟洪水,九州始蚕麻。其害乃去,茫然风沙。

三、基本押韵 -邻韵与一韵到底

基本押韵这四个字很含糊。押韵有新韵古韵,题主的意思应该是用普通话读起来”基本押韵“。

1、普通话押韵

现代人作诗,如果不愿意使用古韵,用普通话押韵也是一种很普遍的方法。

例如长征这首七律,如果用古韵来看,是出律的,如果用新韵或者普通话作标准,是押韵的:

红军不怕远征难, ◆难【上平十四寒】
万水千山只等闲。◆闲【上平十五删】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丸【上平十四寒】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寒【上平十四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颜【上平十五删】注:寒、删不是一个韵部,在古人的七律中是不能这样押韵的。

2、古体诗的邻韵通押

不过,如果用古韵的话,”基本押韵“可以理解为邻韵的通押。古体诗可以邻韵通押,也可以换韵,例如上面的《公无渡河》,前两句押一组韵:

黄河西来决昆崙,咆哮万里触龙门。仑lun,门men。

后面三句用一组韵:

波滔天,尧咨嗟,大禹理百川。天tian,川chuan。

3、近体诗的一韵到底

但是近体诗(格律诗)就严格得多,讲究一韵到底,例如李白的《横江词六首 其二》

海潮南去过浔阳, ◆阳【下平七阳】
牛渚由来险马当。◆当【下平七阳】
横江欲渡风波恶,一水牵愁万里长。 ◆长【下平七阳】

假如当dang还做了江jiang字,就出律了,因为【江】、【阳】是两个韵部。近体诗对于邻韵使用非常严格,只能在第一句可以用邻韵。

四、平韵与仄韵

关于押韵,还要注意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平韵和仄韵不是一组韵,视为换韵。假如创作绝句的话,2、4句要么同时押仄韵,要么同时押平声韵,否则的话会被方家所笑。

例如押平韵的诗,李白《舍利弗》 押【支】韵 :
金绳界宝地,珍木荫瑶【池】。云间妙音奏,天际法蠡【吹】。
押仄韵的诗,李白《越女词》押【月】韵:
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新【月】。屐上足如霜,不着鸦头【袜】。

结束语

回到题主的问题:仿写古体诗要严守平仄格律吗?句式整齐基本押韵可以吗?

简单总结一下。

旧体诗分古体与近体,近体是格律诗,必须符合平仄格律;

古体诗不必遵守平仄格律的要求,押韵也可以放宽到邻韵通押也可以换韵。假如用新韵来押韵,读起来押韵就可以了,不必苛求。

古体诗要注意,平韵与仄韵不可以当作一组韵使用。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问题,仿写古体诗有格律要求吗?这也是现今很多喜欢创作古典诗词的人都很关心的问题,题主问得很好。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

一、什么是古体诗?古典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和时间来划分的。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等等,不讲对偶,押韵较自由。近体诗就是格律诗,又称今体诗,包括律诗、绝句,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二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

1. 从格律对比来说,古体诗除了需要用韵之外,不受格律限制。近体诗除了需要用韵之外,还受到格律的限制。

2. 以字数比较来说,近体诗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形式。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字数不整齐的称杂言古诗,也有少数三言、六言。

3.用句数分类来说,古体诗从两句到百句都有。近体诗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十句及以上。

4.按用韵分析来说,对于古体诗,整首诗可用一个平声韵或仄声韵,也可中途随意转为其它韵;诗每句都可以用韵,且韵字可以重复;可以借用邻韵和上去声通押; 允许出现散文化的句子。对于近体诗,整首诗限用一个韵,都用平声韵,除起句外不能用邻韵;除第一句可以押韵或不用韵之外,其余句子都是偶数句用韵;韵字不能重复。

搞清了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那么对于题主关心的问题就不言而喻了。

二、仿写古体诗有格律要求吗?恭喜题主,如果你只是想仿写古体诗,那么根据古体诗的定义,显然仿写古体诗不需要严格遵守平仄格律,即兴发挥,押韵即可。比如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不讲字数、平仄、对偶、押韵,气势豪迈洒脱,酣畅淋漓,抒情有力,读起来朗朗上口,印象深刻。如果你想写近体诗也即格律诗,那么就要按照格律,字数、平仄、对仗、押韵和节奏都有要求,可以参考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比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号称七律之冠,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至于又想要古典格律诗之美,又想自由发挥、抱着新时代以我为主、不想遵循格律的想法,这就近似耍无赖了,就象一个人既想过文明、安宁的生活,又不想遵守国家法制、法规一样。目前近体诗在国内投稿和正规的诗词赛事中都要求严格遵守格律,古今韵也有要求的。

本人喜爱中华古典诗词,近来也尝试创作了一些近体格律诗,现发一首七律《春去》,以作欣赏。

七律·春去

春去空留白日长,依依陌上柳青黄。

满天烟絮前时雨,几处蔷薇昨夜芳。

花落清溪心落泪,梦回明月燕回梁。

凭栏渐觉东风远,杜宇声声在异乡。



楚韵春秋


这个问题问得好,这个问题大概也是现如今大多数喜欢并且想学习古体诗词的朋友们都希望了解的。

首先,古体诗这个叫法不科学。正确的名称是:四言诗(《诗经》《观沧海》曹操),五言诗(《木兰诗》《古诗十九首》《望岳》杜甫)。七言诗(《蜀道难》李白,《兵车行》杜甫,《长恨歌》白居易)。骚体诗(《离骚》屈原)。

以上这些体裁的诗,写法自由,短的只求押韵,中长篇可以二四六八句换韵,韵脚可换平换仄,不需要讲究格律对仗粘连规矩,这样的诗才叫古体诗。

另外就是律诗,五言八句的叫五律,七言八句的叫七律。五言七言八句以上的,叫做排律。律诗起源于初唐,到老杜手上达到大成境界。

律师有严格的体裁规矩。其具体要求是:八句分四联,头两句叫首联。首联第一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比如老杜《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里哀回两个字都是平水韵十灰部,这叫起首句入韵。同样是老杜《夜旅书怀》,首联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这就是押下平十一尤,这就是起首句不入韵。究竟那种写法,随便诗人自己。

接着中间两联对仗。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还是以老杜《夜旅书怀》为例,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是一幅对联。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这又是一幅对联。通常后世初学者力气不加,颔联对仗可放宽一些。但是颈联要求严格,颈者就是脖子,最是承上启下要害之地,不得随便。

最后就是结尾七八句,这叫尾联。这一联一般是一首作品的总结,作者要表达的主题往往在这一联表现出来,但是不要求对仗,只是不要和颈联失粘就好了。

排律的规矩就是第一联和最后一联除外,其他都要求对仗,参考(大观园即景联句)《红楼梦第五十回》。

除律诗外,还有五言四句,这叫五绝。七言四句,这叫七绝。统称绝句,但是可以细分为讲究格律的律绝,和不讲究格律的古绝两种。或者有人把律绝称为绝句,把古绝归于古体诗范畴。创作时标为五古或七古就是了。

说到这里大概就可以明白了。写诗当然可以不遵从平仄格律,但是请不要标注自己的作品是七律五绝什么的。只说自己的作品是五古七古,别人想挑毛病,也没法下手。

这就好比卖酒,我说我卖的是果酒,那你买回去喝的时候,只要喝出来是果酒那就行了。至于是青梅酒还是桑葚酒,那就无所谓。我说我卖的是青梅酒,你买回去喝出来的是桑椹酒或者葡萄酒的味道,那你肯定不能认同。

最后再说一说押韵格律。古人发展出格律诗这种体裁,是最大限度体现汉语声调优美的,既然创作格律诗,那就得按照规矩来。不过今古音韵变化极大,加之方言不同,所以有人不认同古韵。那也无妨,国家不是编写有《中华新韵》嘛,写诗的时候打开手机查一下就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