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春暖花开季,家政行业盼回温

观点 | 春暖花开季,家政行业盼回温


与春节前的火爆相比,家政市场节后却出现了冰冻期。“虽然一直‘宅’在家里,我却一点也没感到轻松!除了在家办公,我要照顾两个娃,还要做家务。”最近,不少市民向记者“吐槽”,因为疫情的原因,原本定好节后就来家上岗的家政人员来不了了,而且即使能来,她也有顾虑,会不会增加家人的健康风险?苦恼的不仅仅是雇主,还有一直苦于无法复工的家政人员,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

如今,很多行业都在复工,也有不少在寻求线下转线上的机会,但对于需要人与人直接接触的家政行业而言更困难。通过调查,记者了解到,目前家政市场的主要供需状况总体为供大于需,随着疫情的防控进展顺利,全面复工复产有序推进,返岗的家政人员逐渐攀升,但当前的家政用工需求受各方面影响恢复得并不及时。


| 供大于需

返岗家政人员逐渐攀升但用工需求恢复不及时

杨丽梅的老家在瓦房店,从事月嫂工作十多年,是大连市群团组织综合服务中心家庭工作部(以下简称“家庭工作部”)登记服务的家政服务人员,“往年过了年,我很快就会接新的岗,但是年前上的岗下来后,有一两个用户联系过,但是因为受疫情的影响,也都选择再考虑考虑。”后来,随着疫情防控的情况越来越好,用户也逐渐打消了顾虑,前一阵,在家庭工作部的安排下,杨丽梅通过视频面试,成功接到了一个3月中旬的岗位,很快又能上岗为产妇和宝宝服务了。上岗之前,她向家庭工作部和用户报告了自1月下旬起的行动轨迹和接触人员情况,以及她和家人的健康状况。杨丽梅之所以相对快的返岗,是因为其工作的特殊性,用户对月嫂服务的需求属于刚需,而对于家政业的其他岗位来说就没那么容易了。按照往年惯例,春节过后应该很快进入家政服务用工和返岗的高峰期,但2月由于受疫情影响,本应红火的家政服务业务量大幅缩减,据了解,尤其是2月中旬前,家政服务的需求量几乎为零。

目前,家庭工作部登记服务的家政服务人员返岗的与往年同期相比大幅减少,为30%左右。家庭工作部工作人员孙庆博表示,有需求的用户主要是常年合作的固定用户,新用户需求十分匮乏,一方面,受疫情相关防控措施的影响,小区封闭,严控外来人员出入;另一方面,由于疫情影响,用户的经济收入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必定对家政服务方面的支出有所节约,尽量减少非必要的支出。

返岗受影响较大的主要是计时工和护老服务岗,计时工返岗率不足20%,计时工需多次上户不同人家,进进出出颇具危险性,因此这个工种现阶段是最难的。而护老服务人员返岗受影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该岗位的家政人员主要是外地人,以东北三省的外来务工人员为主力,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外地返连人员需在返连后隔离14天,所以一部分人选择待疫情缓和后延迟返连;有一部分人还处在隔离期,因此造成返岗率较低;另一方面,一部分用户会对返岗人员的健康状况有所顾虑,毕竟老人属于免疫力较低的易感人群。

孙庆博说,目前家政市场的主要供需状况总体为供大于需,返岗的家政人员逐渐攀升,但当前的家政用工需求受各方面影响恢复得并不及时。此外,具体不同的岗位有所差别。现在对家政服务的需求主要集中在24小时月嫂和24小时育儿嫂的岗位,这两种岗位的返岗率基本为往年同期的70%及50%左右。白班育儿嫂和白班家务的返岗情况由于受通勤过程中存在易感风险及小区封闭管理的影响,尚处在缓慢恢复中。“3月以来,随着国家疫情防控进一步趋于平稳,全面复工复产也在稳步推进之中,相信家政服务行业也将开始逐渐回温。”孙庆博说。


| 客户希望

家政人员能拿出没有感染病毒的证明

一名家政服务公司的经理告诉记者,每年二三月参加公司培训的学员能有50多人,而现在培训和服务基本都是“零营业”状态,除非是些老客户,他们可以找大连当地的家政人员服务。很多用户比较谨慎,认为从外地回来直接上岗,存在风险。不少签约的用户解约了,甚至有六七月份的订单也飞走了。之前家政人员上岗需要提供健康证明、专业资格证等,现在他们希望家政人员能拿出一个证明,但现在拿不出这样的证明。有一些家政服务公司早想出了对策,过年期间给加班费,不让其离开大连,还在用户家、岗位上,结束工期后从上一个雇主家到公司,然后再从公司到下一个雇主家,实现“无接触“上岗,用户们还比较认可。

大连市家庭服务业协会轮值会长刘喜福告诉记者,为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对会员单位经营造成的冲击和影响,协会针对会员单位开展关于疫情冲击大连市家庭服务行业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形成专题调研报告上报政府相关部门。调研报告显示,家政企业复工面临的最大困难主要是“找不到家政服务员,没有订单,客户提出的家政服务员身体健康的要求无法保证。在回答针对疫情,希望政府出台哪些措施帮您渡过难关”这一问题上,大部分企业希望提供房租补贴,以及帮助企业为待岗家政服务员安排集中隔离以确保身体健康。


| 家政行业

都在努力使业务走上正轨

记者了解到,目前,家庭工作部开启了云课堂服务,第一期为大家带来了《生命基础和免疫》公益讲座,受益人数达1200余人。下一步,将会根据疫情的发展及家政服务人员的需求不断推出新内容。建立家政服务员电子化档案包,以便应对疫情期间线上服务的新需求。要求家政服务人员主动上报在疫情期间个人行程轨迹及身体健康状况。

大连市家庭服务业协会制定《家庭服务行业疫情复工指南》,要求疫情期间,如有特殊情况需家政服务人员到岗服务,需要提前14天进行预约登记,家政服务人员和客户方同时隔离14天,14天后双方无任何症状则预约有效,正常上岗。若隔离期内家政服务人员或客户方出现发热等症状要及时告知家政公司,预约作废,并及时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就诊。


| 政策扶持

国家发改委:启动养老托育家政等社会服务领域“双创”带动就业

3月2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在回答媒体关于“养老、托育、家政等潜力大的领域如何更好地发挥“双创”带动就业作用”这一问题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高杲表示,在养老、托育、家政、乡村旅游、家电回收等社会服务领域,将探索推广“互联网平台+创业单元”这样的新模式,对接供给和需求,推动传统服务领域的转型升级。

高杲表示,这些服务业领域的许多需求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深度渗透,推动了整个社会服务领域专业化和信息化水平的迅速提升。

此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也指出要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稳就业。会议明确,稳就业的措施之一是要对“互联网+”、平台经济等加大支持力度,要聚焦养老、托育、家政等就业潜力大的领域,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生活服务业。

具体而言,在家政服务领域,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支持一些平台企业探索利用互联网平台的信息优势,为家政领域的小微企业,甚至一些个体,提供精准对接,同时制定和提升相关的服务标准,促进整个家政服务领域服务水平的提高。

暖春行动,疫后复苏!匠谷管家,不忘初心,率先实现“互联网+家政”新业态的发展,化危为机,将线下家政培训业务部分转移到线上,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匠谷管家负责人声称,2019年底,匠谷管家依据专属管家、普惠养老、智慧育儿、科学母婴相融合的工作理念,搭建起O2O智能全方位定制化家庭服务体系,探索打造“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融合养老”的新模式,旨在为广大人民提供全方位、系统化的健康家政服务。匠谷管家认为“健康安全”将会成为服务人员和雇主双方的基本需求,这将意味家政服务健康体检制度可能会加快落地,同时有助于推动家政信用体系建设。匠谷管家积极响应国家“家政扶贫”号召,采取整县合作模式,助力精准扶贫,解决社会刚需,致力打造国内首家“产教融合、家政服务一体化”综合性服务商。

观点 | 春暖花开季,家政行业盼回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