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 春暖花開季,家政行業盼回溫

觀點 | 春暖花開季,家政行業盼回溫


與春節前的火爆相比,家政市場節後卻出現了冰凍期。“雖然一直‘宅’在家裡,我卻一點也沒感到輕鬆!除了在家辦公,我要照顧兩個娃,還要做家務。”最近,不少市民向記者“吐槽”,因為疫情的原因,原本定好節後就來家上崗的家政人員來不了了,而且即使能來,她也有顧慮,會不會增加家人的健康風險?苦惱的不僅僅是僱主,還有一直苦於無法復工的家政人員,沒有工作就沒有收入。

如今,很多行業都在復工,也有不少在尋求線下轉線上的機會,但對於需要人與人直接接觸的家政行業而言更困難。通過調查,記者瞭解到,目前家政市場的主要供需狀況總體為供大於需,隨著疫情的防控進展順利,全面復工復產有序推進,返崗的家政人員逐漸攀升,但當前的家政用工需求受各方面影響恢復得並不及時。


| 供大於需

返崗家政人員逐漸攀升但用工需求恢復不及時

楊麗梅的老家在瓦房店,從事月嫂工作十多年,是大連市群團組織綜合服務中心家庭工作部(以下簡稱“家庭工作部”)登記服務的家政服務人員,“往年過了年,我很快就會接新的崗,但是年前上的崗下來後,有一兩個用戶聯繫過,但是因為受疫情的影響,也都選擇再考慮考慮。”後來,隨著疫情防控的情況越來越好,用戶也逐漸打消了顧慮,前一陣,在家庭工作部的安排下,楊麗梅通過視頻面試,成功接到了一個3月中旬的崗位,很快又能上崗為產婦和寶寶服務了。上崗之前,她向家庭工作部和用戶報告了自1月下旬起的行動軌跡和接觸人員情況,以及她和家人的健康狀況。楊麗梅之所以相對快的返崗,是因為其工作的特殊性,用戶對月嫂服務的需求屬於剛需,而對於家政業的其他崗位來說就沒那麼容易了。按照往年慣例,春節過後應該很快進入家政服務用工和返崗的高峰期,但2月由於受疫情影響,本應紅火的家政服務業務量大幅縮減,據瞭解,尤其是2月中旬前,家政服務的需求量幾乎為零。

目前,家庭工作部登記服務的家政服務人員返崗的與往年同期相比大幅減少,為30%左右。家庭工作部工作人員孫慶博表示,有需求的用戶主要是常年合作的固定用戶,新用戶需求十分匱乏,一方面,受疫情相關防控措施的影響,小區封閉,嚴控外來人員出入;另一方面,由於疫情影響,用戶的經濟收入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必定對家政服務方面的支出有所節約,儘量減少非必要的支出。

返崗受影響較大的主要是計時工和護老服務崗,計時工返崗率不足20%,計時工需多次上戶不同人家,進進出出頗具危險性,因此這個工種現階段是最難的。而護老服務人員返崗受影響的原因主要是由於該崗位的家政人員主要是外地人,以東北三省的外來務工人員為主力,一方面,受疫情影響外地返連人員需在返連後隔離14天,所以一部分人選擇待疫情緩和後延遲返連;有一部分人還處在隔離期,因此造成返崗率較低;另一方面,一部分用戶會對返崗人員的健康狀況有所顧慮,畢竟老人屬於免疫力較低的易感人群。

孫慶博說,目前家政市場的主要供需狀況總體為供大於需,返崗的家政人員逐漸攀升,但當前的家政用工需求受各方面影響恢復得並不及時。此外,具體不同的崗位有所差別。現在對家政服務的需求主要集中在24小時月嫂和24小時育兒嫂的崗位,這兩種崗位的返崗率基本為往年同期的70%及50%左右。白班育兒嫂和白班家務的返崗情況由於受通勤過程中存在易感風險及小區封閉管理的影響,尚處在緩慢恢復中。“3月以來,隨著國家疫情防控進一步趨於平穩,全面復工復產也在穩步推進之中,相信家政服務行業也將開始逐漸回溫。”孫慶博說。


| 客戶希望

家政人員能拿出沒有感染病毒的證明

一名家政服務公司的經理告訴記者,每年二三月參加公司培訓的學員能有50多人,而現在培訓和服務基本都是“零營業”狀態,除非是些老客戶,他們可以找大連當地的家政人員服務。很多用戶比較謹慎,認為從外地回來直接上崗,存在風險。不少簽約的用戶解約了,甚至有六七月份的訂單也飛走了。之前家政人員上崗需要提供健康證明、專業資格證等,現在他們希望家政人員能拿出一個證明,但現在拿不出這樣的證明。有一些家政服務公司早想出了對策,過年期間給加班費,不讓其離開大連,還在用戶家、崗位上,結束工期後從上一個僱主家到公司,然後再從公司到下一個僱主家,實現“無接觸“上崗,用戶們還比較認可。

大連市家庭服務業協會輪值會長劉喜福告訴記者,為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對會員單位經營造成的衝擊和影響,協會針對會員單位開展關於疫情衝擊大連市家庭服務行業的調查問卷,調查結果形成專題調研報告上報政府相關部門。調研報告顯示,家政企業復工面臨的最大困難主要是“找不到家政服務員,沒有訂單,客戶提出的家政服務員身體健康的要求無法保證。在回答針對疫情,希望政府出臺哪些措施幫您渡過難關”這一問題上,大部分企業希望提供房租補貼,以及幫助企業為待崗家政服務員安排集中隔離以確保身體健康。


| 家政行業

都在努力使業務走上正軌

記者瞭解到,目前,家庭工作部開啟了雲課堂服務,第一期為大家帶來了《生命基礎和免疫》公益講座,受益人數達1200餘人。下一步,將會根據疫情的發展及家政服務人員的需求不斷推出新內容。建立家政服務員電子化檔案包,以便應對疫情期間線上服務的新需求。要求家政服務人員主動上報在疫情期間個人行程軌跡及身體健康狀況。

大連市家庭服務業協會制定《家庭服務行業疫情復工指南》,要求疫情期間,如有特殊情況需家政服務人員到崗服務,需要提前14天進行預約登記,家政服務人員和客戶方同時隔離14天,14天后雙方無任何症狀則預約有效,正常上崗。若隔離期內家政服務人員或客戶方出現發熱等症狀要及時告知家政公司,預約作廢,並及時到當地指定醫療機構就診。


| 政策扶持

國家發改委:啟動養老托育家政等社會服務領域“雙創”帶動就業

3月2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佈會。在回答媒體關於“養老、托育、家政等潛力大的領域如何更好地發揮“雙創”帶動就業作用”這一問題時,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高杲表示,在養老、托育、家政、鄉村旅遊、家電回收等社會服務領域,將探索推廣“互聯網平臺+創業單元”這樣的新模式,對接供給和需求,推動傳統服務領域的轉型升級。

高杲表示,這些服務業領域的許多需求隨著數字化、網絡化技術的深度滲透,推動了整個社會服務領域專業化和信息化水平的迅速提升。

此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1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也指出要培育壯大新動能,促進穩就業。會議明確,穩就業的措施之一是要對“互聯網+”、平臺經濟等加大支持力度,要聚焦養老、托育、家政等就業潛力大的領域,發展線上線下融合的生活服務業。

具體而言,在家政服務領域,國家發改委等多部門支持一些平臺企業探索利用互聯網平臺的信息優勢,為家政領域的小微企業,甚至一些個體,提供精準對接,同時制定和提升相關的服務標準,促進整個家政服務領域服務水平的提高。

暖春行動,疫後復甦!匠谷管家,不忘初心,率先實現“互聯網+家政”新業態的發展,化危為機,將線下家政培訓業務部分轉移到線上,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匠谷管家負責人聲稱,2019年底,匠谷管家依據專屬管家、普惠養老、智慧育兒、科學母嬰相融合的工作理念,搭建起O2O智能全方位定製化家庭服務體系,探索打造“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融合養老”的新模式,旨在為廣大人民提供全方位、系統化的健康家政服務。匠谷管家認為“健康安全”將會成為服務人員和僱主雙方的基本需求,這將意味家政服務健康體檢制度可能會加快落地,同時有助於推動家政信用體系建設。匠谷管家積極響應國家“家政扶貧”號召,採取整縣合作模式,助力精準扶貧,解決社會剛需,致力打造國內首家“產教融合、家政服務一體化”綜合性服務商。

觀點 | 春暖花開季,家政行業盼回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