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事业单位数据中心拓扑

数据中心的概念本是舶来词汇,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很多企业开始有了自己的网站和OA系统,传媒方式也从以往的报纸和杂志逐渐向网站过渡。在这个时期,作为支撑载体的服务器开始被大规模应用,机房的概念由此出现。不过此时的机房,还都是以满足企业自身需求而建立,市场也完全是呈散点分布,全不成规模。很多时候只是一间几十平米的办公室,摆放上一两个机架而已。直到2005年以后,随着电商和各种互联网应用的火爆,数据中心的概念才逐渐从国外传入我国。

随着后来云计算的兴起,数据中心的概念被再次改变。传统上满足企业自身需求的EDC,以及提供企业服务器托管,机架租赁等服务的IDC市场,逐步被云计算蚕食。各种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大行其道。到现在,则逐渐出现了云化IDC的概念。这一阶段,我国IDC产业也藉由国内IT市场的发展迎来了持续高速增长。从建国前的一无所有,到去年我国IDC业务市场总规模达1228亿元,增速29.8%。(数据来源:科智咨询发布的《2018-2019年中国IDC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数据中心一方面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巨大动能。另一方面,其能耗问题也开始被注意到,用绿色技术搭建数据中心逐渐成为一种趋势。除此之外,随着5G、AI和边缘计算的落地,数据中心的形态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模块化数据中心、液冷、刀片服务器、高密度机柜、超大型数据中心、绿色数据中心、边缘数据中心等概念纷纷出现。在运维方面,也越来越智能化,VR、AI等技术被应用到数据中心中。


技术变化:

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三要素:计算、存储、网络。相对于计算和网络,存储的发展速度要缓慢得多,诸如磁盘、RAID阵列、文件系统等技术已经多年没有突破性发展,俨然已经成为IT最大的瓶颈。近年来,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新兴技术蓬勃发展推动下,软件定义存储SDS、超融合系统HCI、全闪存阵列AFA等新存储应运而生,并且不断发展成为了存储市场主流和新热点趋势。

时下企事业单位主流以FC-SAN以“块”的级别进行存储,读写速度更快,可用性和可靠性更高,延迟更低,更容易扩展。根据光纤通道行业协会(FCIA)发布的市场报告,目前数据中心市场上基于光纤通道的存储网占了80%的市场份额。

企事业单位数据中心拓扑

内陆主流的10G.40G数据中心网络

25G、40G、56G… FC说我能比你们都快,而且还只是单个lane。现在主流数据中心网络接入层的速率,以太网还在从10Gb/s向25Gb/s过渡中,FC多是16Gb和32Gb,InfiniBand则以56Gb(FDR)和100Gb(EDR)为主。需要注意的是,56Gb和100Gb IB都是4个lane(4对信号线),40Gb和100Gb以太网(多用于汇聚/核心层)也是如此。

有需要了解询价的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