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介紹這支守護祖國藍天的部隊了

來源:鈞正平工作室·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羅爾文 張浪

祖國的藍天,雲海茫茫、一望無邊。在這廣袤的天空上,潛伏著未知與危險,需要將士守衛。守衛藍天,首先需要一雙銳利的“眼睛”,洞察所有敵人,及時發出警告,震懾外來入侵。而空軍雷達兵,正是守衛祖國藍天的“千里眼”。這個已經成立70年的兵種,從誕生之日起,就面臨歷史賦予的重大任務,如果說在戰火硝煙中誕生的上海雷達隊是一個小點,那麼之後的新中國第一批雷達營就是若干個大點,再往後,由點到線到面,網越來越堅韌、綿密、靈敏,共和國的天空也越來越安寧、透明。


重新打量這段歷史,我們發現,正是一茬茬雷達兵的熱血、智慧、勇敢,混合著現代科技的鐵水,然後一同澆築在大時代的鑄模裡,成就了這堅韌的天網。


“這個達是幹什麼用的?”

1949年歲末,上海虹口區提籃橋附近,一位小夥子發現一輛車上拉著一些結構奇特的機器。他向車上兩個人打聽這些東西是幹什麼用的,但兩人的回答更令小夥子莫名其妙。


這個小夥子,是上海警備司令部防空處處長劉光遠的通信員。回到駐地,通信員向自己的領導劉光遠提及此事。劉光遠問,“那些裝備叫什麼”,“好像叫什麼達”,劉光遠又問,“這個‘什麼達’是幹什麼用的”,“聽說是看飛機用的”。


劉光遠突然對“這個達”有了興趣。因為那時舟山還未解放,國民黨轟炸機經常在舟山的定海機場頻繁起降,一次又一次騷擾上海空域。儘管解放軍在東南沿海設立了地面對空監視哨,儘管哨兵們也用望遠鏡盡力監視東南沿海的國民黨飛機,但目力有限,常常“警報一響飛機也到了上空了。”沒有遠程預警能力,又怎能守護領空?


劉光遠直覺斷定,“這個達”或許是解決城市防空的關鍵。經過多番打聽,他得知那些東西要運到匯三碼頭的舊倉庫。劉光遠和通信員來到碼頭,遇到了看護“這個達”的兩位原國民黨技術人員。這兩人告訴劉光遠,這東西叫——雷達。


雷達是英國物理學家羅伯特·沃森·瓦特在1935年發明的。它既能發射無線電波,又能接收反射波,因而很遠就能探測到飛機。雷達從空間上延伸了人類的感官,進而幫助人們贏得戰爭中最寶貴的資源——情報和預警時間。


是時候介紹這支守護祖國藍天的部隊了

而劉光遠眼前的雷達,是抗戰結束後,國民政府接收的日本的投降物資。隨後,這架雷達被架設到安國路76號上海警備司令部的樓頂,它包括天線、發射機、接收機、顯示器、操縱檯等部分,也包括了人們寄託其上的城市防空的希望。


第一次實戰任務

沒有物質條件的希望是盲目的希望,而盲目的希望往往導致悲劇的發生。


1950年2月6日上午9時,國民黨空軍17架B-24、B-25等型飛機沿著東南沿海直撲上海。60餘枚炸彈把楊樹浦發電廠、閘北自來水廠變成了火海。1400餘人炸死炸傷,2000餘間房屋被毀。上海閘北陷入一片黑暗和恐慌,市區工廠幾乎癱瘓。

是時候介紹這支守護祖國藍天的部隊了


轟炸中,儘管上海警備司令部樓頂上的雷達天線不停地轉動,而顯示器上卻一片茫然。


這是怎麼回事?


上海交通大學的無線電專業的20餘位大學生來到了安國路76號。這群熱情主動的年輕人,釋放出了巨大的能量。他們對照線路圖一一排查、仔細分析檢修、按需更換器材。


似乎所有部件都沒有問題了。他們開動雷達,奇怪的是,雷達還是不管用。3月10號,舊上海國際電臺的總工程師錢尚平被接到安國路76號。幸運女神終於光顧了這裡。錢尚平發現了一個“簡單的”問題,就是發射機的頻率和接收機的頻率並不匹配。頻率經過調整後,雷達示波器對周圍的一些高大建築物有了反應。繼續調試,靈敏度提高了很多。興奮、驚喜甚至迎戰的熱情使整個警備司令部沸騰起來。防空處組織24小時值班,就等敵機了。


3月20日清晨,一架國民黨空軍B-24型轟炸機從臺灣起飛。上午9時許,屏幕上出現了微弱回波,距上海東南方向250千米處。微弱的回波隨著天線轉一圈,就跳閃一次。餘輝顯示,它們正向上海飛來。


B-24萬萬沒有想到這次的行蹤已經暴露。解放軍高炮部隊開火,B-24還未來得及轟炸就倉皇逃竄。


上海雷達隊立了大功!


雷達的啟用似乎將一個沉重的砝碼放在歷史天平上解放軍的一端,並放大了雙方實力的消長。能夠遠距離預警,探測到遠在250千米外的飛機,這意味著至少有30分鐘的準備時間。


國民黨方面似乎並沒有意識到解放軍雷達的存在。這一次,他們決心在夜色中行動。又一架B-24直飛上海。5月11日晚上9點多鐘,安國路雷達再次捕獲目標。這次,解放軍不會再給它逃竄的機會了。


當B-24進入浦東的夜空時,無數支探照燈光柱鉚住了它。迎接它的是地面高炮群的洗禮和米格-15的攻擊。最終,B-24墜落於浦東塘橋鎮,變成一團火球和煙塵。


自此,國民黨飛機再沒敢騷擾上海。


奔赴東北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不到一週,美國宣佈參戰干涉。


那時,我軍第一個雷達情報保障的營級單位——南京雷達營,剛剛成立兩個月。這個原本面向要地和沿海一線防空的隊伍迅速作出改變:縮短訓練計劃,8月8日,“迅即調赴東北執行任務”。因保密的需要,直到於火車站集結時,營長孟繼萃才宣佈命令講明去向。這群雷達兵,就這樣帶著營裡的看家寶貝,即刻上車出發。

是時候介紹這支守護祖國藍天的部隊了

8月16日到達東北後,他們奉命將雷達拉到安東城外100米高的鎮江山上。汽車無法進山,就動員當地老鄉用牛車運。特別險峻的地方,就由人力肩抬背扛。


山上的遮蔽角小些,四式雷達—開機就看到幾十批敵機在朝鮮上空,而且看得很遠,200至300 千米的平壤、漢城上空的飛機看得很多,操縱員立刻忙於掌握這些情況向上報,大家還以為情況不錯,但第二天一批敵機入侵安東,距120千米時熒光屏上的回波突然消失了!


安東受到敵機轟炸,卻沒有雷達預警。這種情況必須要火速解決,經過檢查研究,原來部署前的想法是錯的:大家都想當然地以為架得高、看得遠,卻沒有研究山區對米波雷達的影響和限制。一開機,顯示器上全是固定目標的回波,根本無法判別出飛機的回波。


為此,所有人都背起方位儀、望遠鏡和地圖,帶上乾糧,翻山越嶺尋找陣地。最終,雷達能連續掌握南起漢城、平壤,北到瀋陽的中高空情況,美軍仁川登陸以後空情異常繁忙。


美機對朝鮮狂轟濫炸,只一個營擔負防空警戒任務遠遠不夠。東北防空司令部開辦了機務訓練隊,吸收高中畢業生強化訓練兩個月。


隨著裝備和人員的到位,一個覆蓋面積達43萬平方千米的中、高空目標雷達探測網組建完畢。1951年1月21日,我雷達兵多次發現數批敵機在平壤以北鐵路線活動,企圖炸燬大動脈。我殲擊航空兵在雷達兵的引導下,起飛迎敵,擊傷敵機一架,取得了首次空戰勝利。


整個抗美援朝,雷達兵保障作戰部隊擊落敵機數百架,擊傷一千多架。志願軍曾俘獲一名美軍少校雷達官。他說,戰爭開始時沒有想到志願軍會用雷達,“在沒有外國人教的情況下,要迅速學會使用好雷達並不容易。”


而這群年輕的雷達兵們,又一次讓敵人刮目相看了。這一次,雷達兵掙來了屬於自己的榮譽,更捍衛了共和國的尊嚴。


國土防空

抗美援朝結束後,雷達兵尚未抖去身上的征塵,又投入了國土防空的戰場。


20天,組建21個雷達站,這是開赴閩粵前線的雷達兵的速度。官兵們迎著強勁的颱風,頂著肆虐的暴雨,踏著沒膝的泥潭,將一部部幾十噸重的雷達拉上了山頭。


1957年2月,中央軍委作出了“防空軍和空軍合併”的決定。同年9月,空軍將對空情報兵指揮部改為“空軍雷達兵部”。


1958年7月29日,4架國民黨飛機採取低空飛行,企圖偷襲解放軍沿海機場,航空兵僅用3分鐘就擊落敵機2架、擊傷敵機1架。帶隊迎敵的空18師師長林虎飛行服未脫,就來到了雷達兵中間,他深知這場3∶0的勝利,凝聚著他們的辛勞。


上世紀50年代末,戰備偵察與反偵察的鬥爭躍升到了20000米以上的高空。美國唆使蔣介石把戰略偵察的觸角伸向大陸縱深地帶,毛主席一言九鼎,“全力以赴,務殲入侵之敵。”


雷達兵繪成U-2飛機入侵的航跡圖,一站又一站的情報接力,為空軍領導機關安排導彈部隊設伏南昌,誘殲U-2飛機的作戰計劃提供了依據。


養兵千日,用兵千日。隨著地面、空中,海洋戰場煙雲消退,雷達兵每時每刻都在熒光屏上運籌著千里天際的變換風雲,雷達站構成了飛行安全最堅固最可靠的支撐點。

是時候介紹這支守護祖國藍天的部隊了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雷達兵部隊無論從裝備、人才,以及面對的戰場環境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近年來,雷達兵部隊提供空情情報,作為戰場信息鏈條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已成為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所在。信息優勢,成為激烈爭奪的制高點。


站在時代桅杆上,英雄的空軍雷達兵將始終以箭在弦上、枕戈待旦的戰鬥姿態,在邁向世界一流空軍新徵程上砥礪奮進。

(鈞正平工作室·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