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今日立夏

文 | 木易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2020年5月5日,庚子年四月十三,时为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原创】今日立夏


立夏三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写道立夏有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 蝼蝈鸣

立夏之日,“蝼蝈鸣”。蝼蝈,小虫,生穴土中,好夜出,今人谓之土狗是也。蝼蝈,也是蝼蛄,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淮南子》曰:蝼蝈鸣,邱螾出,阴气始而二物应之。随着田中蝼蛄的鸣叫,夏天越来越近了。

  • 蚯蚓出

立夏后五日,“蚯蚓出”。蚯蚓即地龙也,《历解》曰:阴而屈者,乘阳而伸见也。冬季时,蚯蚓还在土层中冬眠,而到了立夏,由于气温上升,水分增加,土壤变得潮湿、松动,蚯蚓开始不耐烦起来,想要出来凑凑热闹。

  • 王瓜生

再五日,“王瓜生”。意思是说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图经》云:王瓜处处有之,生平野、田宅及墙垣,叶似栝楼、乌药,圆无丫缺,有毛如刺,蔓生,五月开黄花,花下结子如弹丸,生青熟赤,根似葛,细而多糁,又名土瓜,一名落鸦瓜,今药中所用也。在六、七月,王瓜会结出红色的果实。

【原创】今日立夏


立夏习俗

  • 迎夏

古人非常重视立夏,这一天,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举行迎夏仪式,祈求丰收和国泰民安。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佩戴朱色玉佩,就连马匹、车旗都必须是朱红色的。

  • 称人

古人在立夏时有“称人”的习俗。如何称呢?一般来说,就是在堂屋的梁柱或院子里的大树上拴上粗绳,绳子下面挂一杆称谷子的大秤,大家轮流坐上去称体重。据说,人们在立夏称重之后,夏天就不再怕热,也不会消瘦了。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肥瘦是身体好坏的标志,人们都希望体重能逐年增加,因此,通过称人这个举动,希望能添福增寿。

  • 尝新

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在常熟,尝新的食物更为丰盛,有“九荤十三素”之说。九荤为鲫、咸蛋、腌鲜、卤虾等;十三素包括樱桃、梅子、笋、蚕豆、豌豆、黄瓜等。

  • 忌坐石阶

立夏日还有忌坐门槛之说。在安徽,道光十年《太湖县志》中记载:“立夏日,取笋苋为羹,相戒毋坐门坎,毋昼寝,谓愁夏多倦病也。”说是这天坐门槛,夏天里会疲倦多病。《宁国县志》中记载:“立夏。以秤秤人体轻重,免除疾病,所谓不怯夏也。俗传立夏坐门坎,则一年精神不振。”

  • 斗蛋

立夏时节,大人们将煮熟的鸡蛋、鸭蛋放在冷水里浸泡,用编织好的丝网袋装好,然后挂在孩子脖子上。孩子们便会相约在一起,进行斗蛋游戏。蛋较尖的部分为蛋头,圆滑的部分为蛋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蛋破的一方便输了,最后分出高低。蛋头胜者为第一,蛋称大王;蛋尾胜者为第二,蛋称小王或二王。

【原创】今日立夏


2020的夏天已然到来,让我们张开双臂,尽情拥抱2020年的夏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