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唯一次禁止過春節,所有百姓不放假,說句祝福話語都會被抓

引言

王安石在《元日》中說“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這首詩給我們描繪了在新年一片歡樂、熱鬧的景象。在鞭炮聲中送走舊年,迎來新的一年。每當這一天總會在我們的臉上看到幸福的笑容。

如今的春節對外出的遊子而言,是回家的一次機會,對於老人而言,是對孩子回家的期盼,對小孩而言,是可以拿到壓歲錢,穿新衣的喜悅。自古以來,春節都是作為我國每年第一大的節日,因為這一天的意義非凡。可誰也不曾想到,在千年以來的歷史長河中,“春節”存在的時間僅僅只有百年,是經歷了無數次的演變,甚至一度遭遇過封殺,經歷坎坷,才有著如今的春節格局。而這一切得益於人們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堅守,對闔家團圓的嚮往。

追根溯源

春節對於中華民族而言是寶貴的遺產,追溯春節的根源,我們知道“春節”的前身叫“年歲”,古時候,大多數人信仰天象、曆法這一類的自然文化內容,於是在當時就會選擇一個黃道吉日進行祭祀,來拜謝天地祖先。如今的迎財神,送灶神就是由此演變而來。

歷史上唯一次禁止過春節,所有百姓不放假,說句祝福話語都會被抓

▲過春節

這樣的習俗在中國整整延續了三千年,期間經歷了幾次演變。在元日,人們祭祀在結束後會去走街串巷,到親戚朋友家玩耍,利用新年時機促進人們的關係,家裡的小孩還會拜賀尊長,就相當於我們現在所說的拜年。

明清時期,春節被叫做元日、元旦或新年。但是1914年北京政府提出了“擬定陰曆元旦為春節”,就這樣,“春節”這個名字由此誕生。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我國開始採用公元紀年法,從此舊曆大年就被叫做春節。

慘遭封殺

其實在春節被正式認定之前,發生了一件讓全國都有爭議的事情,這次,“春節”差點被扼殺在了搖籃裡。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就任了臨時大總統,剛上任,他就下令推行新曆,廢除舊曆,以1912年1月1日作為中華民族建年的起始。


歷史上唯一次禁止過春節,所有百姓不放假,說句祝福話語都會被抓

▲孫中山銅像

20世紀推行陽曆原是想“開新”,但是人們之所以不滿,是因為國民政府太過於激進,因為它下令廢除了延續幾千年的舊曆新年,,還禁止了各地百姓沿襲舊曆的一些習俗,不允許百姓賀年、拜年、擺春宴。

雖然有了禁令,但是延續了千年的習俗不可能說改就改,人們依然按照舊曆過新年,只不過比往常低調了一些。但是為了迎合政策,大家還是會在1月1日這一天假裝賀新年,在門口貼上春聯,但是屋內卻並無春節般熱鬧。


歷史上唯一次禁止過春節,所有百姓不放假,說句祝福話語都會被抓

▲春節習俗舞獅

直到農曆臘月,人們才真正的開始為了賀新年忙碌起來,並且百姓偷偷慶賀到正月十五,就和現在一樣。當時的政府為了讓百姓遵守“規定”,還連續頒佈了好幾條禁令,首先是不讓政府官員過節,然後擴大範圍,企圖停止這種過年的現象,當時還設立了一個部門,專門對老百姓進行監視,一旦有人違規,立馬進行逮捕。

政府監管力度大,讓人們苦不堪言,上海有一家人,買了貢品在新年期間迎財神,但是被發現了以後立馬就被逮捕,有一名軍官,在舊曆新年期間,對人說了句“恭喜發財”就被抓到獄中進行反省。


歷史上唯一次禁止過春節,所有百姓不放假,說句祝福話語都會被抓

▲過新年迎財神

這種日子實在不能堅持下去了,於是人們決定起來反抗,人們開始公然的違抗規定,大搖大擺、大張旗鼓的過起農曆新年,國民政府無奈之下只好承認舊曆春節,就此廢除了禁令。

為了順應民意,政府還給春節進行了官方的認證,才有瞭如今的春節,這是我國唯一一次禁止春節,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春節得以沿襲下來,讓我們現在還能感受到春節帶來的歡樂。

文人爭議

其實,當時的“春節”除了遭受到政府的打壓外,也被很多的知識分子所厭棄,當時有一批年輕人還將之稱為“廢歷”甚至將使用廢歷的人視作民國的叛徒。總之他們就是對春節不滿,還對春節習俗進行了種種的批判,以為迎財神這一習俗,當時申報上還刊登了一篇名為《打破迎財神之迷信》的文章,其中認為迎財神是一種低俗的行為,批判百姓的愚昧。


歷史上唯一次禁止過春節,所有百姓不放假,說句祝福話語都會被抓

▲過新年吃團團飯

他們認為紅包容易導致小孩養成揮霍的習慣,形成貪財的陋習,甚至有的小孩還會誤食銅板丟掉性命。總之他們利用種種言論,將傳統的習俗胚盤的體無完膚。

就連陳獨秀也說過新年沒有意義,但是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這些慷慨激昂的知識分子主張廢除春節,但是回家以後依然接過家裡的豬頭臘肉,和家人賀新春。

結語: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優秀的傳統文化正在逝去,源於魯迅《 拿來主義》中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就告訴我們要延續中華民族優秀歷史文化,堅定的維護優秀文化,未來才會有更多的發展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